彻悟“向内”修行的道理才有明心见性的人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2843796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彻悟“向内”修行的道理才有明心见性的人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彻悟“向内”修行的道理才有明心见性的人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彻悟“向内”修行的道理才有明心见性的人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彻悟“向内”修行的道理才有明心见性的人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彻悟“向内”修行的道理才有明心见性的人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彻悟“向内”修行的道理,才有明心见性的人生尽快犯错,尽快觉醒,尽快回头。很多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肯定特别诧异,因为世上很多道理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就是 “人生不要犯错,因为犯错需要自己付出代价”,这句话本身是对的,但是对于人生这一个 多变而又复杂的状态来说,这句话却并不是完全适用。因为没有不犯错的人生,而且犯错本身也并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只要能够控制犯错的损失 最后一定可以因为错误而获得福报。换一种角度来说:不要总要求自己的人生不犯错,世间也不存在不犯错的人生,犯错之后的 觉醒也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新生,这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就像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在错误之中锤炼和觉醒以及升华的,在福祸相依的

2、规则之下,错 误带来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损失,还有背后看不见的惊喜,所以不要总告诉自己不犯错,而 是将犯错当作人生觉醒的契机。因为一个人在觉醒时一定会转换一种思路,这种转换能够让自己更好的成长,获得更好的人 生,就是由“向外寻找”转换为“向内修行”。道德经:彻悟“向内”修行的道理,才有明心见性的人生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叫: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能查见细微的叫做“明”,能持守柔弱的反而叫做“强”。运用智慧的 光,返照内在的明,不给自己带来灾祸,这就叫永续不绝的“道”。一个人在觉悟之前一定是不断的向外寻找,就像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常犯的一个错误,想

3、要达 到某种目的,都是在忽略自身修养的基础上,一味的向外追求,但是这样的错误方式给自己 带来的必然是错误的结果。只有吃了亏,走了弯路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从而转变自己的态度,向内在探寻感悟,古人 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因为自己的心就是人生的根本, 如果不解决心的问题,那么世间所有问题你都改变不了,所有的事情你都没有能力去驾驭所以人生只有在走了弯路,吃了亏之后,学会反观本心,才能找到一个真正正确的道路。在大禹时代,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去抵抗,谁知道伯启虽 然兵多将广,最后反而被打败了,他的部下都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思索一番就说

4、道:“不必了,我们兵比他多,地方也比他的大,没想到却被他打败, 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的方法也不如他,从今天起,我要努力改正过错。”从此之后,伯启每天很早起床,从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将心思用在照顾百姓,勤于政事, 开始从修身心养德做起,后来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之后,不但没有进范,反而主动投降了。道德经:彻悟“向内”修行的道理,才有明心见性的人生二、佛家有一句话,叫: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个人看到事物的表象之后,不要执着于表象之中,而是看到表象背后的本源规律。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主宰,而事情本原也有一个规律所在,能找到这个规律,向内在探寻,复 归外在之光,才能塑造人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是一味

5、向外奔逐,那么终究会在外在的事物中 迷失自我。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淹没了。学者须扫 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部真正的好文章,可惜却被一些残片断简所封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曲真 正美妙的音乐,可惜被眼前的妖歌艳舞所迷惑。所以研究学问的人必须扫除一切外来的引诱, 直接去寻找原来的本性,才能真正受用不尽。每个人心中都有明心见性的本性,但是都被世俗之欲以及外界的纷扰遮盖了本心。道德经之中为什么说“复归于婴儿”这句话,就是因为婴儿内心是纯粹的,无杂念的, 这样的状态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外界规律,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 状态。但是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会接触各种世俗的偏见,以及外界事物对主观意识产生的杂念 等等一系列纷扰,也会由此扰乱了自己看待问题及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手段。只有放下这些纷纷扰扰,找寻自己心性之中原来的本性,这样的人生才能受之不尽,无论做 学问和做事都是一样的道理。道德经:彻悟“向内”修行的道理,才有明心见性的人生 一切返璞归真,明心见性,不管一个人是在犯错之后通达这种境界,还是一个人天赋极高, 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就能通达这一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状态。然而世上没有几个人在不犯错误,不经历痛苦的情况下能够开悟,所以“早点犯错,早点觉 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