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14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428436988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1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1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1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1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1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1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部编人教版2024年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传说图中供奉的人物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该人物是( ) A.黄帝B.炎帝C.大禹D.蚩尤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其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以法治国”D.“仁”“为政以德”3.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

2、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推恩令”的实行( )A.增强了地方的权力B.开创了地方行政基本模式C.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D.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A.海外贸易繁盛B.水稻产量增加C.经济重心南移D.都市经济繁荣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3、,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辛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是( )A.豪迈的报国之情B.浓郁的思乡之情C.飘逸的山水之情D.凄婉的惜别之情6.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其科技成就主要集中在农学、天文学、医学、数学等领域。这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A.开放性B.实用性C.理论性D.实验性7.民间曾流传过这样一段歌谣:“中国若是古希腊,湖南就是斯巴达;中国若是德意志,湖南就是普鲁士。若要中国真灭亡,除非湖南人全死光。”这首歌谣充分反映了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和作用。下列人物与歌谣相符的是( )黄兴 曾国藩 左宗棠 康有为 谭嗣同 孙中山A.B.C.D.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

4、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与下图对应的是( ) A.中共一大会址B.古田会议会址C.遵义会议会址D.中共七大会场9.“睡到了半夜过,门口嘛在过兵大家都不要怕,这是嘛贺龙军”这是反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军民鱼水情深的一首民歌。1935年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领导这支军队开始长征,其出发地是( )A.永定区B.武陵源区C.慈利县D.桑植县10.某校学生暑期去西安研学旅行,导游在介绍华清池时说道:“1936年12月12日,曾在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事件”该事件和平解决的重要影响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5、开端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解放B.挺进大别山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1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抗美援朝 十一届三中全会 香港回归 中共十八大A.B.C.D.13.他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

6、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下图中的( ) A 焦裕禄B.王进喜C.钱学森D.屠呦呦1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A.基督教B.佛教C.道教D.伊斯兰教15.欧洲中世纪常常被认为是最黑暗的时代,但在这黑暗之中也盛开了“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A.城市的自治B.庄园法庭的建立C.大学的兴起D.工商业的繁荣16.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指出:中阿互相欣赏,互学互鉴,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下

7、列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是( )A.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B.医典、天方夜谭、阿拉伯数字C.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D.荷马史诗、十二铜表法、帕特农神庙17.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始于如图所示的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线是图中的( ) A.B.C.D.18.“一壶开水使瓦特认识了蒸汽的伟大,一只苹果使牛顿悟出了地心引力。”牛顿在天文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下列属于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是( )A.物种起源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19.19世纪初,拉美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由从前专制王权殖民统治下的一个个辖区,创建了一系列民族国

8、家,成为了现代化的发展实体。下列领导拉美获得民族独立的人物是( )A.圣马丁、玻利瓦尔B.章西女王、甘地C.扎格鲁尔、曼德拉D.卡德纳斯、卡斯特罗20.19世纪60年代,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它们的共同影响是(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C.彻底废除了农奴制D.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1.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71年3月,法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A.巴黎公社B.第一国际C.苏维埃政府D.共产国际2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亚洲到欧洲,由北非到地中海再到太平洋,由局部战争再到全

9、球战争的过程。其转折点是(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23.二战后的40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被称为“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B.马歇尔计划实施C.“北约”成立D.“华约”成立24.当今世界的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但美国却逆潮流而动,成为世界最大的“乱源”,其表现有( )发动伊拉克战争 轰炸“南联盟” 发动“贸易战”打压华为和TikTok(抖音) 发动“911”事件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个小题,25题12分,26题12分,27题1

10、2分,共36分。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名称。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哪两个?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利于民族交

11、融的重大改革名称。其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措施有哪些?唐朝“在民族关系上有很大的建树”,其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材料三 图1 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 图2 台湾光复(3)图1中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图2是哪场战争胜利的重大成果?(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的认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列表(部分)不平等条约名称主要内容(节选)对中国的重要影响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两,分39年还清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

12、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九国公约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材料二 建国以来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变化柱状图(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变化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推动七十年代我国出现建交高潮的重大外交事件有哪些?材料 2023年4月6日,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这对中东宿敌正式复交。摘编自新华网(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建立公正、和平、包容、发展的国际新秩序,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请举两例子以说明)(4)综上所述,谈谈中国近现代史上外

13、交地位发生了怎样变化?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近代化(也指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摘编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法、美为实现“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分别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它们实现“经济工业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围绕“近代化(现代化)”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字数在2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B解析:据所学可知,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B项正确;传说中,黄帝教人们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排除A项;传说中,大禹用疏导的方法解决了黄河的水患,排除C项;蚩尤,是传说中制造兵器的人,排除D项。故选B项。2.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