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析棉花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23KB
约2页
文档ID:428392051
探析棉花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1/2

探析棉花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摘要: 总结棉花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特点,针对引起棉花斜纹夜蛾爆发原因,提出农业和化学防治技术措施论文关键词: 棉花斜纹夜蛾;发生;防治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莲纹夜蛾,全国均有分布斜纹夜蛾历史上只作为蔬菜害虫,数量不大,但极具爆发潜能,一旦生态控制因子丧失,幼虫生存率大幅提高,60多种作物受到掳掠,为害棉田,棉株被洗劫成光杆1发生规律及特点斜纹夜蛾1年发生5代,各代发生期几乎与棉铃虫和甜菜夜蛾同步,但对环境的要求却大相径庭斜纹夜蛾要求适温25~28℃、高湿90%左右,最高温度超过38℃时卵不孵化,幼虫及蛹出现反常兴奋,代谢失调,发育出现短暂中断;土壤含水量低于20%,幼虫不能正常化蛹,成虫将无法展翅由于怕旱怕热的习性,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卵的孵化以早晚为多,幼虫取食以早晚为盛,成虫选择生长茂密、植株高大的荫蔽棉田产卵,以逃避烈日烘烤2爆发原因斜纹夜蛾虽然要求适温、高湿,但爆发为害均在长期干旱、骄阳似火的年份,历史上“梅天不霉〞,高温季节提前,即梅季〔6月11日至7月10日〕30d时间,平均气温高于或接近28℃〔常年低于26℃〕,雨量少于100mm〔常年300mm以上〕,伏秋连续干旱的反常气候,才在沿江广阔地域内爆发成灾。

原因是这种气候使天敌数量锐减,斜纹夜蛾得到解脱,幼虫存活率大幅提高而猖獗危害斜纹夜蛾的“食客〞众多,捕食性天敌较为直观,梅雨明显的沿江棉区捕食性蜘蛛占绝对优势,蟾蜍和青蛙也是大张挞伐的英雄,它们对猎物具有特殊的搜索能力,繁殖力强,正常年份种群波动小,是棉田生态中稳定的“卫戌〞部队据研究,寄生性天敌种类更多,攻击反应敏捷,围歼奉献更大6月中旬至7月上旬,正值各类蜘蛛大量产卵扩充战斗力的阶段,假设28℃高温提前到梅雨季节,相对湿度低于78%,除沟边和土面的豹蛛外,棉蛛上的各类蜘蛛都停止产卵,已孵出的假设蛛生存率大幅下降;伏秋连续干旱,将进一步加速蜘蛛减员长期干旱,蟾蜍和蛙类的后代的生存基地减少,种群数量降低寄生蜂在低温环境中也会出现羽化不全的现象天敌“兵源〞骤减,战斗力低下,这是斜纹夜蛾在并不喜欢的干旱气候年能够猖獗的原因常规年份,不恰当地使用农药,也易引起斜纹夜蛾爆发成灾1998年,出现两度梅雨,蜘蛛种群丰富,由于受到1997年棉铃虫爆发阴影的笼罩,我市周边棉区的全程用药,至8月17日,已用药8次以上,致使天敌荡然无存,不仅造成棉铃虫人为猖獗,连最易招引天敌的斜纹夜蛾,也在吃光黄豆、山芋叶片后,爬满田埂、大道,集体大逃亡。

多年经验积累,预测棉田斜纹夜蛾爆发指标:①当年出现空梅;②在蔬菜等前作物上斜纹夜蛾幼虫体色由黄绿色转变为黑褐色,特别是纯黑色;③7月中旬后,发现池塘荷叶被初孵幼虫群取食残留的白色下表皮即预示着将在棉田爆发3防治技术〔1〕在棉田管理过程中,发现卵块及时摘除,必要时把有初孵幼虫的叶片集中烧毁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3〕在幼虫3龄以前,午后或黄昏喷洒5%锐劲特悬浮剂1 500倍液〔4〕使用“断前绝后〞的病毒制剂由安徽绩溪生产可致瘟疫流行的1%奥绿1号悬浮剂,是优选夜蛾杆状核多角体病毒,辅以高活性组织,能使34种鳞翅目害虫感染瘟疫瘟虫相互传染,循环往复,祸及子孙,起到持续控害的作用,是生产AA级绿色食品的微生物制剂使用500~1 000倍1~10d的药效由79%上升至94%〔5〕害虫脱皮抑制剂害虫取食24%虫酰肼〔米满〕悬浮剂后很快产生脱皮反应,提前不正常脱皮,造成“蜕〞和头壳无法脱掉,套在头部和口器上,不能取食尽管死亡时间不一,但对棉花的保护效果与速效性杀虫剂一样好,持效期15d以上,可使当代各虫态受到控制对哺乳动物、鸟、鱼、虾、蚌、藻类、蜜蜂等天敌及作物、土壤、水体等生物与环境均高度平安。

用药量600mL/hm2,对水成1 000~1 500倍喷雾为保证药液在水中均匀分布,应分2次稀释,先用1/10的清水配成母液,并洗净瓶或包装袋,再加全量水搅拌均匀,喷于叶片正反两面〔6〕2.5%黄药师〔氟铃脲、阿维菌素〕乳油江苏东宝农药筛选的最正确配伍混剂,效果优于各单剂,使杀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还使珍贵的新药资源利用率提高1倍以上稀释1 000~1 500倍液于黄昏喷施,持效期15d以上〔7〕0.3%阿维苯甲酸盐微乳剂以水为溶剂的绿色剂型,高效、低剂量,药液呈高度均质分散状态,湿润、展布性好,对环境、天敌相对平安1 500倍液于黄昏喷施,经过一夜,渗透到作物表皮下被贮存,2周内药效保持在87%左右并注意要防止光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