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宣教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28294799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宣教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健康教育宣教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健康教育宣教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健康教育宣教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健康教育宣教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宣教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宣教册(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概要: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边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为重要症状,冬季易发作,严重时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以中老年人为多见,男性比女性多见。治疗原则:祛痰、止咳、抗感染健康教育处方:1、应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定期定量,避免因身体肥胖而影响呼吸功能。多饮开水,使痰液稀释,呼吸道畅通。2、绝对规定戒烟。避免吸入煤烟、油烟等刺激性气体。3、结合一般性全身运动,进行专门的腹式呼吸练习,目的是使痰液容易咳出,增进炎症消散。腹式呼吸练习措施:初练时取坐位,放松肩背,先呼后吸。用口呼气,呼气时轻轻收腹;用鼻吸气,

2、吸气时胸、腹部放松,让腹部自然隆起。要轻松自如,不可屏气。开始时每次练习35分钟,一日练习多次。纯熟后可在站立位和卧床进行,也可在行走中进行,逐渐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4、避免感冒。寒冷季节应注意防寒保暖,出门带口罩,尽量避免到公共场合。一旦被感染,应及时治疗。5、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原则,在发病季节前,服用某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中成药“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或注射卡介苗、核酪等。(二)支气管哮喘疾病概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肺部过敏性疾病。易发于秋冬季。典型的哮喘发作前常有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发作时,患者被迫取坐位,呼吸困难,双肩上耸,大汗淋漓,咳嗽多

3、痰,严重时周身发绀。半数以上患者容易在夜间忽然发作。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易并发肺气肿,严重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治疗原则:1、急性发作期重要为控制哮喘。2、脱敏疗法。3、避免复发。健康教育处方:1、避免食用鱼、虾等易过敏的食物,平时不适宜饮食过饱、过咸、过甜,应忌烟酒,以避免激发支气管哮喘。2、应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去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合活动。缓和期应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减少感染发生率。3、避免受寒、避免呼吸道感染。4、寻找过敏因素,避免接触过敏原,室内忌插鲜花。5、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的哮喘病患者,不适宜用麻黄碱(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免引起心脏

4、供血局限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脑血管意外等。6、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普萘洛尔之类的药物。(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疾病概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是最常用的肿瘤之一,病人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目前较明确的致病因素中,吸烟为首要,另一方面是大气污染和理化致癌因素。肺癌初期最常用的症状是刺激性干咳,随着肿瘤的增大而加重,常伴咳痰,痰中带血、胸闷、胸痛、气急、发热、消瘦等症状。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状况、病变的分期和病理分型等因素,采用外科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化学药物等综合性治疗。健康教育处方:1、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酒。2、避免到人

5、多的集市、公共场合,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及感冒。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疲劳,合适参与社会活动和工作。3、保持良好的情绪,注意心理保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坚持按医生规定完毕放疗和化疗。密切观测和解决治疗期间的多种反映,注意保护照射区皮肤干燥,避免摩擦、热敷、理疗、涂刺激性药物和肥皂水擦洗。5、出院后半年内,每月复查1次,半年后每三个月复查1次,次年后每年复查一次,直至终身。如果浮现咳嗽、胸痛、气急、食欲减退、乏力、进行性消瘦等异常不适,应随时来医院复查。(四)高血压病疾病概要:高血压病是指发生因素不很清晰的“原发性高血压”,一般觉得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许多因素有关。焦急、紧张、愤怒以及压

6、抑情绪常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高血压最新原则是:成年人收缩压140Hg或舒张压90Hg为高血压。根据临床体征,高血压病分为三期。一期无心脑肾损害;二期有心脑肾损害,但功能在代偿状态;三期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原则:1、以血压的高下作为重要根据制定降压药物使用的原则。高血压病初期,一般可以用非药物疗法,合适应用镇定剂、中药,合理安排生活,劳逸得当,进行心理行为治疗,同步密切观测血压。2、根据血压、症状、合并症,调节和选用药物。健康教育处方:1、心胸开朗,保持乐观、稳定、平和的情绪。2、定期定量,少吃多餐,肥胖者要限制进食量,合适增长活动量以减轻体重。少食动物脂肪和胆

7、固醇高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杂粮。吃低盐膳食,食盐每天不超过510克。不抽烟,少饮酒,晚饭后不适宜饮浓茶和咖啡。3、生活要有规律,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保持充足睡眠,合适参与体育锻炼。4、避免受寒。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畅通,排便时下蹲和立起时勿过猛过快,最佳用坐式马桶。6、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注意观测降压药的多种副作用。7、当血压减少后不可立即停药,应减到维持量(最小有效量),并坚持长期服用。(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疾病概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肌损害,简称冠心病。根据病变部位、范畴、限度及

8、症状,一般分为五型:1、隐匿型冠心病亦称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死;4、心肌纤维化;5、猝死。治疗原则:1、控制高血压、高血脂、超重、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2、药物治疗:硝酸酯制剂、-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三类药物,增进心肌血流的供应平衡。中药活血化瘀、芳香开窍。3、控制室性心律失常。4、防治并发症。健康教育处方:1、低脂低盐饮食,限制食糖,多食蔬菜水果,讲究进餐方式,进餐速度要慢,一次不要吃得过饱,戒烟戒酒,多饮淡茶。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饭后不应立即就寝,睡觉右侧卧位,双腿稍屈曲。在病情稳定的基本上进行康复锻炼,运动强度以不浮现胸闷气短、不增长心率和血压,不

9、浮现新的心律失常为原则。3、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避免过悲、过喜和过度劳累。4、注意季节、气候变化,合适调节生活。5、随身携带常用药物,必要时紧急自救,家属应掌握心脏复苏的急救知识。6、生活有规律,坚持按医嘱治疗,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的畅通。(六)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疾病概要: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风湿热后所遗留下来的心脏病变,以心脏瓣膜病变最为明显,简称风心病。从初次风湿热感染到心脏瓣膜病损浮现,其时间不一致,一般形成左房室瓣膜狭窄病例自觉症状浮现较早,但生长期较长,而瓣膜关闭不全病例初期常无自觉症状,一旦浮现症状,常提示心功能受到明显损害。风心病如未能及时合理治疗,容易并发充血性心力衰

10、竭、心房颤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急性肺水肿、肺部感染。治疗原则:1、避免风湿热。2、治疗心功能不全和心房颤抖。3、避免脑栓塞。4、若心脏瓣膜损害严重,可根据病变决定手术治疗。健康教育处方:1、吃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限制体重,减轻心脏承当,避免饮酒和吸烟。2、风湿活动阶段或并发心力衰竭时,应限制活动或合适卧床休息。对病变已无活动性,且全身及心功能代偿良好的患者,可照常工作,合适参与体育锻炼。对于合并有积极脉瓣病变者,应限制体育活动,谨防发生猝死。3当皮肤破损、拔牙、手术等状况时,应避免性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4抗风湿治疗应在医生指引下合理使用和停药。

11、(七)、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概要:病毒性心肌炎常由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多种病毒感染所引起,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某些国家中已跃居心肌炎的首位。治疗原则:目前尚缺少特效疗法,治疗重要针对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的两方面,如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应作相应的治疗。健康教育处方:1、吃易消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限制钠盐的摄入,戒烟酒,避免饮咖啡和浓茶。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心律及心功能正常时,可逐渐增长活动量,合适参与体育锻炼。3、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在寒冷季节应注意防寒保暖。4、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映。(八)慢性胃炎疾病概要:慢

12、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一般可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体现为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慢性胃炎重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健康教育处方:1、饮食应节制有规律,定期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食物宜选富营养、新鲜、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避免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度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和浓茶、咖啡等饮料。对胃酸缺少者,宜选酸性食品及水果。萎缩性胃炎者不适宜多食脂肪。用餐时及用餐后2-3小时应尽量少饮水,少食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胃酸过多者应避免进食能刺激胃酸

13、分泌的食物。不吸烟、少饮酒。2、生活规律化,注意合适的休息及锻炼。3、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急、愤怒、忧郁。4、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四环素、红霉素、泼尼松等药物,特别在慢性胃炎活动期。5、对萎缩性胃炎要追踪观测。定期做纤维胃镜检查,轻度萎缩性胃炎1-1.5年复检1次,重度者3-6月复查1次。(九)消化性溃疡疾病概要:消化性溃疡重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确诊消化性溃疡需做X线胃肠钡餐检查或纤维胃镜检查。溃疡病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其中大量出血和急性穿孔是重要死亡因素。治疗原则

14、:消化性溃疡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综合疗法往往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健康教育处方:1、注重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情绪。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互相调剂。2、有规律的进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急食,饮食要注意营养、易消化、低糖、低脂肪,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过酸的水果及辛辣食品;饮食不适宜过多过饱;少食或不吃煎炸食品;忌食烟酒。3、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4、消化性溃疡伴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解决无效或急性穿孔等要立即手术治疗。(十)肝硬化疾病概要: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长期酗酒等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而引起的慢

15、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初期无症状,晚期预后不佳。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用的并发症,肝昏迷是晚期肝硬化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原则:对肝硬化的治疗目前无特效药,药物不适宜滥用。一般原则为保肝,对症,中西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处方:1、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可以同正常人同样生产、劳动、工作和学习,但应劳逸结合,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肝功能失代偿期或有并发症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2、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适量脂肪且易消化饮食。如果肝功能明显减退或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有腹水者饮食应少盐或无盐饮食。限制进水量,一般每天不超过1000ml。如有明显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ml。有食道静脉曲张时,要食细软食物。对有出血的患者禁食。严禁饮酒。3、肝硬化患者忽然浮现大量呕血、黑便、头昏、心悸、出汗、口渴、黑矇或晕厥等体现时,阐明并发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如浮现性格、行为异常及意识障碍、双手扑动样震颤等,应考虑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