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燃烧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28266411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燃烧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3燃烧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3燃烧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3燃烧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燃烧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与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燃烧条件的同时,能应用到探讨灭火的方法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难点 燃烧与缓慢氧化、爆炸及自燃的区别。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物质燃烧条件的探

2、究过程与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燃烧条件的同时,能应用到探讨灭火的方法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过程引 入我们对火已有一定的了解。火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火,但火有时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来学习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燃烧现象,如火柴、煤炭或煤气的燃烧。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做了木炭、蜡烛等的燃烧实验。下面我们共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板 书一.物质燃烧的条件(三个缺一不可)探究活动【实验3-6】物质需要具

3、备什么条件才会燃烧?指导学生完成表中观察、分析和推断,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板 书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3.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燃烧的起码温度)。阅 读课本80页几种常见物质的着火点。阅 读课本80页内容,了解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等有关知识。板 书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 (1)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共同特征:发光、发热,且为氧化反应(剧烈)。 (2)缓慢进行的氧化称为缓慢氧化。 (3)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叫做自燃。讲 述某些燃烧会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认识了燃烧的条件后,会自然的联想到如果控制燃烧

4、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够灭火了。那么,有哪些燃烧的条件可以人为的控制甚至消除呢?讨论交流完成课本81页讨论与交流板 书二.灭火的原理 1.燃烧物质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2.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思 考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还是只要具备一项便可灭火呢?为什么?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爆炸。教学难点 燃烧与缓慢氧化、爆炸及自燃的区别。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燃烧?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灭火的原理是什么?讲 解课本82页检查站1.(1)煤燃烧除了与空气接触外,温度必须达到煤的着火点。由于煤的着火点比较高,短时间的引燃或

5、加热不能使温度上升到煤的着火点,所以需要用小木条凳引燃物引燃。 (2)用扇子扇燃着的煤炉,由于善尽了大量的空气,使煤燃烧过程中补充了氧气,所以会越山越旺。但用扇子扇蜡烛火焰时,由于扇子带去的空气在室温下会使蜡烛芯周围的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的火焰一扇就灭。 2.(1)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2)在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关闭石油气瓶阀门,小心地把石油气瓶移离火源。(3)用水把棉被上的火浇灭,同时移开其他可燃物。(4)用水把火浇灭,同时移开其他可燃物。(5)一方面抓紧拨打119,另一方面如果有条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从安全通道迅速撤离。引入新课为什么爆竹一引燃就会爆炸?为什么面粉厂、纺

6、织厂、汽油仓库要悬挂“严禁烟火”的警示牌?我们来观察一个面粉爆炸的实验。探究活动【实验3-7】 面粉爆炸 现象:面粉在罐内爆炸,将罐子掀起。讲 解为什么面粉会在罐内发生爆炸?原因是细小的面粉与空气接触很充分,当它被引燃时,会急速燃烧,从而在短暂的时间里聚集大量的热,在封闭的罐内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发爆炸。板 书三.爆炸与防爆安全 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间急速燃烧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和热所发生的现象。 爆炸的利用:定向爆破拆除楼房,开山采矿等。阅 读课本80页“注意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 课本81页“危险品安全警示图标” 禁止吸烟 禁止烟火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带火种 禁止用水灭火 当心火灾 当心爆炸 火警电话 灭火器 消防水带 消防梯 禁止阻塞 禁止锁闭 腐蚀品小 结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氧化反应类型热量聚积达到着火点物质本身是可燃物条件 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现象发光发热剧烈氧化燃烧 影响因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及氧气的浓度平静燃烧爆炸缓慢氧化 自燃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