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礼仪修养内部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2826430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礼仪修养内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务员礼仪修养内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务员礼仪修养内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务员礼仪修养内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务员礼仪修养内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礼仪修养内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礼仪修养内部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礼仪修养目录1同事之间的礼仪2下属对领导的礼仪4领导对下属的礼仪4接持来访的礼仪5见面礼仪6自我介绍礼仪6他人介绍8集体介绍9握手礼仪11称呼礼仪11电报礼仪12电话礼仪13书信礼仪13请柬礼仪15拜访礼仪15会议礼仪16同事之间的礼仪同事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人们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反之,同事关系紧张,相互拆台,经常发生磨擦,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阻碍事业的正常发展。处理好同事关系,在礼仪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尊重同事相互尊重是处理好任何一种人际关系的基

2、础,同事关系也不例外,同事关系不同于亲友关系,它不是以亲情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亲友之间一时的失礼,可以用亲情来弥补,而同事之间的关系是以工作为纽带的,一旦失礼,创伤难以愈合。所以,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尊重对方。(二)物质上的往来应一清二楚同事之间可能有相互借钱、借物或馈赠礼品等物质上的往来,但切忌马虎,每一项都应记得清楚明白,即使是小的款项,也应记在备忘录上,以提醒自己及时归还,以免遗忘,引起误会。向同事借钱、借物,应主动给对方打张借条,以增进同事对自己的信任。有时,出借者也可主动要求借入者打借条,这也并不过分,借入者应予以理解,如果所借钱物不能及时归还,应每隔一段时间向对方说明一下

3、情况。在物质利益方面无论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占对方的便宜,都会在对方的心理上引起不快,从而降低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人格。(三)对同事的困难表示关心同事的困难,通常首先会选择亲朋帮助,但作为同事,应主动问讯。对力所能及的事应尽力帮忙,这样,会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使关系更加融洽。(四)不在背后议论同事的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与个人的名誉密切相关,背后议论他人的隐私,会损害他人的名誉,引起双方关系的紧张甚至恶化,因而是一种不光彩的、有害的行为。(五)对自己的失误或同事间的误会,应主动道歉说明同事之间经常相处,一时的失误在所难免。如果出现失误,应主动向对方道歉,征得对方的谅解;对双方的误会应主动向对方

4、说明,不可小肚鸡肠,耿耿于怀。下属对领导的礼仪1尊重领导。单位的领导,一般具有较高的威望、资历和能力,有很强的自尊心。作为下属,应当维护领导的威望和自尊。在领导面前,应有谦虚的态度,不能顶撞领导,特别是在公开场合,尤其应注意,即使与领导的意见相左,也应在私下与领导说明。2听从领导指挥。领导对下属有工作方面的指挥权,对领导在工作方面的安排,指挥必须服从,即便有意见或不同想法,也应执行,对领导指挥中的错误可事后提出意见,或者执行中提出建议。3对领导的工作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多出主意,帮助领导干好工作,不要在同事之间随便议论领导、指责领导。当然,对个别品德很差、违法乱纪的领导,另当别论。4提建议要讲究

5、方法,在工作中给领导提建议时,一定要考虑场合,注意维护领导的威信。提建议一般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要急于否定原来的想法,而应先肯定领导的大部分想法,然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见解;二是要根据领导的个性特点确定具体的方法。如对严肃的领导可用正面建议法,对开朗的领导可用幽默建议法,对年轻的领导可直言建议法,对老领导可用委婉建议法。领导对下属的礼仪1尊重下属的人格,下属具有独立的人格,领导不能因为在工作中与其具有领导与服从的关系而损害下属的人格,这是领导最基本的修养和对下属的最基本的礼仪。2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领导者应当采取公开的、私下的、集体的、个别的等多种方式听取下属的意见,了解下属的愿望,

6、这样既可提高领导的威信,又可防止干群关系的紧张。3宽待下属。领导应心胸开阔,对下属的失礼、失误应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尽力帮助下属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打击、处罚、更不能记恨在心,挟私报复。4培养领导的人格魅力。作为领导,除权力外,还应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如良好的形象、丰富的知识、优秀的口才、平易近人的作风等,这些都是与领导的权力没有必须联系的自然影响力。5尊崇有才干的下属。领导不可能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出类拔萃,而下属在某些方面也必然会有某些过人之处。作为领导,对下属的长处应及时地给以肯定和赞扬。如接待客人时,将本单位的业务骨干介绍给客人;在一些集体活动中,有意地突出一下某位有才能的下属的地位;节日期间

7、到为单位作出重大贡献的下属家里走访慰问等,都是尊重下属的表现。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干。相反,如果领导嫉贤妒能,压制人才,就会造成领导和下属的关系紧张,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接持来访的礼仪接待或拜访是公务人员在公务活动中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公务人员在接待中和拜访中的礼仪表现,不仅关系到他本人的形象,而且还涉及到他所代表的组织形象。因此,接待礼仪和拜访礼仪历来受到重视。1接待人员对来访者,一般应起身握手相迎,对上级、长者、客户来访,应起身上前迎候。对于同事、员工、除第一次见面外,可不起身。2不能让来访者坐冷板凳。如果自己有事暂不能接待来访者,应安排秘书或其他人

8、员接待客人。不能冷落了来访者。3要认真倾听来访者的叙述。公务往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访者都是为了谈某些事情而来,因此应尽量让来访者把话说完,并认真倾听。4对来访者的意见和观点不要轻率表态,应思考后再作答复。对一时不能作答的,要约定一个时间再联系。5对能够马上答复的或立即可办理的事,应当场答复,迅速办理,不要让来访者无谓地等待,或再次来访。6正在接待来访者时,有电话打来或有新的来访者,应尽量让秘书或他人接待,以避免中断正在进行的接待。7对来访者的无理要求或错误意见,应有礼貌地拒绝,不要刺激来访者,使其尴尬。8如果要结束接待,可以婉言提出借口,如“对不起,我要参加一个会,今天先谈到这儿,好吗?

9、”等,也可用起身的体态语言告诉对方就此结束谈话。见面礼仪见面礼仪包括握手礼、名片礼、脱帽礼、拥抱礼、亲吻礼等。名片礼:初次相识,往往要互呈名片。呈名片可在交流前或交流结束、临别之际,可视具体情况而定。递接名片时最好用双手,名片的正面应朝着对方;接过对方的名片后应致谢。一般不要伸手向别人讨名片,必须讨名片时应以请求的口气,如“您方便的话,请给我一张名片,以便日后联系。”脱帽礼:见面时男士应摘下帽子或举一举帽子,并向对方致意或问好;若与同一人在同一场合前后多次相遇,则不必反复脱帽。进入主人房间时,客人必须脱帽。在庄重、正规的场合应自觉脱帽。拥抱礼和亲吻礼流行于欧美国家。拥抱礼多用于官方、民间的迎送

10、宾客或祝贺致谢等社交场合。两人相对而立,上身稍稍前倾,各自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环拥对方左肩部位,左手环拥对方右腰部位,彼此头部及上身向右相互拥抱,最后再向左拥抱一次。亲吻礼:行亲吻礼时,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拥抱,不同关系、不同身份的人,相互亲吻的部位不尽相同。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场合,关系亲近的女子之间可以吻脸,男子之间是拥肩相抱,男女之间一般是贴面颊;晚辈对尊长是吻额头;男子对尊贵的女宾可以吻手指或手背。在许多国家的迎宾场合,宾主往往以握手、拥抱、左右吻脸、贴面颊的连续动作,表示最真诚的热情和敬意。自我介绍礼仪现代人要生存、发展,就需要与他人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寻求理解、帮助和支持。介绍是人际交

11、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是人与人进行相互沟通的出发点。在社交场合,如能正确地利用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在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自我介绍:在社交活动中,如欲结识某些人或某个人,而又无人引见,如有可能,即可向对方自报家门,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对方。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不礼貌的。自我介绍的时机:应当何时进行自我介绍?这是最关键而往往被人忽视的问题。在下面场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自我介绍。1、应聘求职时。2、应试求学时。3、在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相处时。4、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时。

12、5、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要求自己作自我介绍时。6、在公共聚会上,与身边的陌生人组成的交际圈时。7、在公共聚会上,打算介入陌生人组成的交际圈时。8、交往对象因为健忘而记不清自己,或担心这种情况可能出现时。9、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10、拜访熟人遇到不相识者挡驾,或是对方不在,而需要请不相识者代为转告时。11、前往陌生单位,进行业务联系时。12、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13、因业务需要,在公共场合进行业务推广时。14、初次利用大众传媒向社会公众进行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自我介绍时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

13、身份、单位等。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1、应酬式:适用于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这种自我介绍最为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即可。“你好,我叫张强。”“你好,我是李波。”2、工作式:适用于工作场合,它包括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其部门、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你好,我叫张强,是金洪恩电脑公司的销售经理。”“我叫李波,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外国文学。”3、交流式:适用于社交活动中,希望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它大体应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你好,我叫张强,我在金洪恩电脑公司上班。我是李波的老乡,都是北京人。”“我叫王朝,是李波的同事,也在北京大学中

14、文系,我教中国古代汉语。”4、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辞。 “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张强,我是金洪恩电脑公司的销售经理。我代表本公司热烈欢迎大家光临我们的展览会,希望大家。”5、问答式: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问答式的自我介绍,应该是有问必答,问什么就答什么。“先生,你好!请问您怎么称呼?(请问您贵姓?)”“先生您好!我叫张强。”主考官问:“请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应聘者:“各位好!我叫李波,现年26岁,河北石家庄市人,汉族,。”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1、注意时间: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自

15、我介绍,对方有空闲,而且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这样就不会打扰对方。自我介绍时还要简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为了节省时间,作自我介绍时,还可利用名片、介绍信加以辅助。2、讲究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态度一定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能委委懦懦,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语气要自然增长率,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3、真实诚恳:进行自我介绍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不可自吹自擂,夸大其辞。他人介绍他人介绍: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他人介绍通常是双向的,即将被介绍者双方各自均作一番介绍。他人介绍的时机:遇到下列情况,有必要进行他人介绍。1、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2、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3、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5、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6、陪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