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28260859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质量检测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南海一号”的打捞工作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的自然风光 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A、 B、 C、 D、2、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造型融人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这说明 A文学、艺术源于灵感 B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C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3、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上述观点A、承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没有看到文化有其自

2、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C、肯定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D、否定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4、“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6、阿凡达是

3、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来源:Zxxk.Com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B. C.D.7、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 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

4、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9、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5、 D.10、青海省玉树地政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A. B. C. D. 11、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实现人生价值要发

6、挥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A.B.C.D.12、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3、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

7、.14、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15、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A. B. C. D.16、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文化在

8、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A.B.C.D.17、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18、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

9、的全面发展A.B.C.D.19、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A.B.C.D.20、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 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知识是前人经验的传承 能力的提高仅仅来自于书本知识A.B.C.D.2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

10、济、政治的发展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22、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B.自然科学素养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24、盆景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美化人的生活,

11、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感受。盆景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株株形态各异的树木,在人的精心雕琢下,或雄奇遒劲,或苍茫蓊蔚,或空灵娟逸,或潇闲秀雅这说明制作盆景重在 A.野趣天成,崇尚自然B.直中求曲,师法造化C.削繁就简,动静和谐D.顺势而为,因材施艺25、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2009年底基本完成,旧貌换新颜的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A B C D二、非选择

12、题26、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我们兴奋、激动的心情却还没有降温,“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已深入人心,开幕式上的恢宏让人荡气回肠,赛场上令人激动的场景铭刻于心,外媒称赞:这是一届超越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盛会。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也必将会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10分)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奥运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27.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表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农业科技贡献率(%)每万人农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数(人)中国发达国家中国发达国家4870801.740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1)针对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