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中政治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823198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中政治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中政治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中政治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中政治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中政治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中政治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中政治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届高中政治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2题;共48分)1. (2分) (2016高三上大连期中) 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现象折射出( )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有先进与落后、高尚与庸俗之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A . B . C . D . 2. (2分) (2017高二

2、上桃江开学考)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下列做法符合上述主张的是( )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借助文化渗透方式,推销本国价值观防止经济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A . B . C . D . 3. (2分) (2016高二上铅山期中) 联合国发起“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将教育作为全球的最优先事项,中国积极响应该倡议。之所以倡议“教育第一”,是因为( )发展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教育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教育在文

3、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 . B . C . D . 4. (2分) (2016高二下中山期中) 2014年国庆黄金周,海南旅游市场做足“功课”迎接黄金周热潮。各地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与当地自然景观进行产品组合,游客来琼度假的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撬动了海南旅游假日市场。这表明( )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人们在旅游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世界文化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黄金周让人们领悟了传统节日的韵味A . B . C . D . 5. (2分) (2015高二上广东期中) 伴随着移动终端和4G网络的普及自媒体行业

4、的迅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全民在线”传播时代,移动阅读已逐渐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手段。这说明(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带来可喜变化科学技术进步影响文化发展A . B . C . D . 6. (2分) 2012年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浙江全省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活那些散落在我们身边的宝贵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 )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保护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文化的民族性,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A . B . C . D . 7. (2分) (201

5、7高二上清流期中)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国人熟悉的“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巩固和强化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一致认同推广和传播了中华文化,彰显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助推了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完善和丰富了国民认知,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 . B . C . D . 8. (2分)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提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

6、市场上受到欢迎”。这说明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做到雅俗共赏、有口皆碑A . B . C . D . 9. (2分)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与这一论断相一致的是( )A .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B . 德者,才之帅也C . 注重理论学习从而坚定理想信念D . 才者,德之资10. (2分) (2017高二上集宁期末) 从哲学上看,“万事如意”与“成事在天”的区别在于( ) A . 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B . 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

7、是不可违抗的C . 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 . 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11. (4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书皋陶谟中有“智人则哲”之句,孔氏传释“哲”为“智”也。这共同说明( )哲学产生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掌握了哲学,就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 . B . C . D . 12. (2分)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一观点 ( )割裂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承认事物“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相对论和诡辩论是只承

8、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不变论A . B . C . D . 13. (2分) (2016高二下盐城期末) 下列选项与右侧漫画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一切事物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矛盾双方是对立又统一的对立与统一可以相互转化量变可以引起质变A . B . C . D . 14. (2分) (2017高三上鹤山期中) 2017年5月19日,人类历史上首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涉足人类最引以为豪的文化艺术领域。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人工智能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工智能的胜利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9、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可以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可以独立思维A . B . C . D . 15.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主要说明( ) A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 . 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C . 认识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16. (4分) (2017高二上姜堰期中) 放开“单独二孩”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孩”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

10、,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 A . 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B . 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 .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霈要创造联系D .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17. (2分) (2017高二上双鸭山期末) 近年来,中央每年年末都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但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都有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这表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抓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核心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实际的基础A . B . C . D . 18. (2分) (2017南通模拟) 下图漫画讽刺少数上级领导不懂得( )A .

11、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B .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 . 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D .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19. (2分)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上指出: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州人民的心而跳动。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发展的源泉优秀的文艺作品源于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A . B . C . D . 20. (2分) (2017高二上翁牛特旗期

12、末) 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 . B . C . D . 21. (2分) (2017湖南模拟) 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

13、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今天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这告诉我们( )观念创新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在实践中认识并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事物对人类的价值虽是客观的,但也是变化发展的A . B . C . D . 22. (2分) (2016阳高模拟) 徐立平被人们誉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1989年,一台即将试车的火箭发动机火药出现裂纹,徐立平和师傅们一起钻到火箭里挖出火药,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这次意外事故让徐立平发明设计了二十多种发动机药面整形刀具,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挖药效率。这一事例说明(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自强不息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事物发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