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8201510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复习提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第一章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概论一、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容1、 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个案2、 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共性3、 游客的心理趋势二、 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原则:1、 客观性2、 系统性3、 开展性三、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访问法第二章 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理论根底一、 心理过程一认识1、感知:感觉: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事物的整体属性2、记忆:识记、保持、再现3、想象:再创造和组织4、思维:分析和综合二情感:个人对人、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三意志: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的心理。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兴奋型胆汁质 快活泼型多血质 慢安静型黏液质

2、 弱抑制型抑郁质2、能力:认知能力、组织能力、专门能力3、性格: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 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三、 心理实质1、脑是心理活动的根底物质2、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3、实践是心理发生开展的必要条件例如: 脑实践客观现实三旅游第二节 行为一、关于行为的理论行为是表现; 心理是依据。行为是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经由部经历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响活动。德国心理学家列温提出:B=f(PE)注:behaviour:行为,personality: 个性;environment:环境二、旅游行为的两个要素:旅游心理、旅游环境四、旅游消费的决策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第三章 知觉与

3、旅游消费第一节:知觉的根本原理一、知觉的选择性1、知觉对象的特性:绝对感觉限阈2、主体本身的特性:主体的生理条件、主体的意识倾向二、知觉的组织性: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连续原则三、知觉的解释性:依赖于刺激本身的清晰度、个体的经历、当时的动机和兴趣等。注: 背景律图形场地原理知觉可以理解为个体选择、组织、解释外界刺激,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错觉: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比照错觉、线条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局部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等。研究错觉规律在商业企业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联觉:本来是一种通道的刺激能引起

4、该通道的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准备状态,即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心理定势是导致知觉歪曲的影响因素。一、首次效应时间上延续近因效应 时间上延续 二、晕轮效应空间上泛化三、经历效应四、投射效应五、刻板印象英国人 傲慢、保守、绅士风度、淑女风采; 法国人 浪漫、热情、乐观;德国人 严谨、勤勉、遵纪守法、爱音乐; 美国人 自由、开朗、重实例;俄国人 民族自尊心强、粗暴、日本人 讲礼节、争强好胜;第三节 旅游消费中的社会知觉一、对个人的知觉1、对情绪的认知1表情例:愁眉苦脸、目瞪口呆、2声音例:大吵大闹、窃窃私语3动作例:手

5、舞足蹈、捶胸顿足、成人搓手、小孩挫脚2、对性格的认知3、对角色的认知:个人围绕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职业的身份叫做角色。角色规、角色行为、角色特征、角色期待旅游角色:旅游者的行为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截然不同,常常有较大的冲动性、随意性和知觉围的广泛性,常常表现出一些放纵的行为,有些旅游者甚至可能做出有悖于常理的事情。二、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是复杂的,既有认知成分,也有情绪和行为成分。1、空间因素2、交往频率3、相似因素注意:需要的互补也是一个因素三、 自我知觉1、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2、人的自我知觉经历的三个阶段:1生理阶段:注重身体、衣着、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等30岁前2社会阶

6、段:注重名誉、地位、社会对自己的态度以及自己的财产等60岁前3心理阶段:注重智慧、才干、道德水平等60岁后3、自我评价的两个参照1与理想的我做比拟,产生满足与不满足感2与他人做比拟,产生自豪与自卑感第四节旅游条件知觉一、旅游时间:旅途快、游览慢、要准时二、旅游距离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阻止或鼓励作用旅游距离越远,意味着文化的异质性越鲜明,鼓励作用越大。三、旅游交通:有飞机、火车、游轮、汽车等等游客考虑的因素依次为:1、平安 2、经济 3、准时 4、方便 5、舒适五、旅游设施:1、 视觉方面:2、 听觉方面:3、 嗅觉方面:第四章旅游消费动因第一节旅游需要一、需要的概念(一)需要:人在生理和心理或者

7、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意向和愿望。(二需要的特征:1、 社会性2、 差异性 3、 周期性4、开展性二、需要的层次1、亚伯拉罕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观点:低级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得到满足; 高级需要通过部心理得到满足。2、需要的三梯度:依次为生存、享受和开展3、需要的两维体力和智力三、需要的两个类别一单一性需要:复杂性生活产生单一性需要。二复杂性需要:单一性生活产生复杂性需要。三旅游是单一性生活和复杂性生活取得平衡的最正确手段。第二节旅游目标一、旅游目标是重要的旅游诱因二、旅游目标的诱发因素:旅游目标的价值、旅游目标的魅力、旅游目标的适宜性第三节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推动人们旅游的动力。动机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

8、旅游需要部条件旅游刺激外在条件动机的种类: 心理类 目标类 推力 拉力二、动机的分类一外国学者的分类见下一页第五章 旅游消费学习第一节 学习一、学习的概念狭义:人以语言为媒介,有方案、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的活动。广义:个体为了适应环境,经由练习,获得生活经历,逐渐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三个根本环节:S O R刺激定向行动二、学习理论一行为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二认知学习理论:第一、意识到问题第二、观察学习第二节 风险1、功能风险:产品和效劳的性能方面2、心理风险:产品和效劳的社会价值方面三、旅游广告的心理定位:强势定位、独特定位、市场细分定位四、旅游广告诉求方

9、法1、比拟2、幽默广告3、性诉求4、恐惧诉求5、重复诉求第二节 人格类型与旅游二、外国学者的分类英国卡伦霍尼的分类1温顺型2进攻型3孤独型4平和型四、 斯坦利帕洛格的人格分类安乐小康型近安乐小康型中间型近追新猎奇型追新猎奇型图略安乐小康型1选择熟悉的旅游目的地2喜欢旅游目的地的一般活动选择日光浴和游乐场所,包括相当程度无拘无束的休息3活动量小4喜欢正规的旅游设备,例如设备齐全的旅馆、家庭式的饭店以及旅游商店6喜欢家庭的气氛、熟悉的娱乐活动,不喜欢外国的气氛7要准备齐全的旅行行装,全部日程都要事前安排妥当8对旅行社有较大依赖追新猎奇型1选择非旅游地2喜欢在别人来到该地区前享受新鲜经历和发现的喜悦

10、3喜欢新奇的、不寻常的旅游场所4活动量大5旅游设备只要一般或较好旅馆和伙食,不一定要现代化的大型旅馆,不喜欢专门吸引旅游者的商店6愿意会见和接触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文化或外国文化的居民7旅游的安排只包括最根本的工程,留有较大的余地和灵活性8对旅行社根本没有依赖第二节、个性构造与旅游一、弗洛伊德的个性构造论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指引超我:受道德原则支配指引 自我:受理智原则支配指引二、 托马斯的自我形态论儿童自我形态:任性服 从 父母自我形态:慈祥威 严 成人自我形态:理智 客 观 三、 个性构造与旅游旅游动机来源于人的个性构造中的本我局部和儿童自我形态局部。第七章群体与旅游一、群体影响个体的原因:

11、从众心理、风险转移二、 参考群体影响个体的原因:西方:偶像 中国:模家庭形态:核心式家庭、延续式家庭一、社会阶层评价依据评价依据:权力职业财富收入 声望教育二、社会阶层的划分从经济财富角度1、富有阶层2、富裕阶层3、小康阶层4、温饱阶层三、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消费的差异1、 同一阶层消费心理的相似性2、 不同阶层消费心理的差异性3、 不同阶层消费心理的相似性4、 同一阶层消费心理的差异性第四节 文化与旅游一、文化与文化的特征一文化是:人类创造、传承、享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文化:饮食、服饰、建筑、交通、产品等精神文化:信仰、道德规等社会文化:民俗、时尚、人生仪礼、岁时节日等二文化的特征:1.

12、无形性与习得性2.稳定性与动态性3.共有性与独特性三、亚文化:地域亚文化、民族亚文化、亚文化四、消费文化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的两大特征: 循例从众、克己节欲例:敛 扬第八章旅游审美心理第一节审美理论一、奥地利 弗洛伊德 的审美理论二、德 国 格式塔学派的审美理论同质同构与异质同构三、瑞 士 布洛的审美理论心理距离,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第二节 旅游审美的心理要素一、审美中的感知二、审美中的想象一激发审美想象的策略:1、 利用原型2、增加涵:历史传说和神秘感二审美想象的形式:1、 相似想象:外形相似想象、性质相似想象2、 比照想象3、 拟人想象三、审美中的情感1、 移情说2、 客观性质说四、审美中的理解

13、理解审美对象涵第二节 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开展趋势一、向综合性旅游资源的需求开展 ; 二、向特色旅游工程的需求开展三、向自然与本色旅游资源的需求开展;四、向积极参与旅游工程的需求开展旅游效劳总论第一章旅游效劳的概念第一节 旅游效劳的性质第二节 旅游效劳的先决条件一、客我交往一客我交往的类型照应型和穿插型说服、提示和诱导是常见的三种影响。二旅游效劳中的客我交往的特点1、 不稳定性2、 个体与群体的兼顾性3、 主观性4、 交往时间短暂5、 不对等6、 容的限制第二章 旅游整体化效劳心理第一节效劳态度一、良好的效劳态度1、 效劳态度的心理功能感召感化与逐客激化功能2、良好效劳态度确实立1自我尊重2自我提高3完善效劳行为4改善效劳环境二、对旅客行为的积极诱导1、 诱导要适应旅客需要2、 在创造环境的根底上提供活动3、 诱导是发挥效劳员个性的活动旅游效劳管理第十章职工个体心理与行为第一节 职工个体差异与管理一、认知差异与管理一知觉差异主动型知觉、精细型知觉、解释型知觉被动型知觉、粗略型知觉、描述型知觉二记忆差异1、记忆类型差异:记得快忘得快、记得慢忘得慢、记得快忘得慢、记得慢忘得快2、记忆品质差异: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三想象差异丰富、贫乏四思维差异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三、 能力差异与管理四、 一能力差异:类型差异: 形象的、文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