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农村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788968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农村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农村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农村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农村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农村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农村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农村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 业 论 文 课题:农村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乡镇企业管理班级: 08春 指导教师: 2009 年 12 月写作提纲1. 集约化养猪生态学的概念及方法2. 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集约化养猪的环境生态3.集约化养猪的营养生态 3.1 品种 3.2 生长水平的提高 3.3 密集饲养环境的要求 3.4 仔猪早期断奶的需要 3.5 饲料加工的影响 4. 集约化养猪的疫病生态 4.1 集约化猪场猪病流行的特点 4.2 集约化猪场兽医防疫的新观点 4.3 控制工厂化猪场疫病流行的措施5. 集约化养猪的粪便生态6. 参考文献 目 录摘要1 1. 集约化养

2、猪生态系统的特点 1 2. 集约化养猪的环境生态。 1 3. 集约化养猪的营养生态 3 3.1 品种 3 3.2 生长水平的提高 3 3.3 密集饲养环境的要求4 3.4 仔猪早期断奶的需要 4 3.5 饲料加工的影响 4 4. 集约化养猪的疫病生态 4 4.1 集约化猪场猪病流行的特点 5 4.2 集约化猪场兽医防疫的新观点 5 4.3 控制工厂化猪场疫病流行的措施 6 5. 集约化养猪的粪便生态 7 6. 参考文献 9摘要:本文从环境、营养、疫病、粪便等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农村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厂化养猪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指导意义,从而使集约化养

3、猪在农村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 我国对家畜生态的研究是近半个世纪的事,它的形成是以普通生态学和畜牧学的迅速发展为基础的。集约化养猪是指猪群高度集中和密集饲养以达到节省建筑面积、节省环境控制的能源和节省人工的一种现代化、工厂化养猪方法。近二、三十年,工厂化养猪在我国崛起,目前,仅年出栏一万头商品猪的猪场就有2000多家,这使得我们不能不重视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的生态学问题,本文提出集约化养猪生态学的概念及方法以更好的使集约化养猪在农村更好的发展1.集约化养猪生态系统的特点。集约化养猪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它是家禽生态学的重要内容。集约化养猪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经营的

4、方式是专业化、商业化;它的生产规模大,通常以年产一万头商品猪为一条生产线;它需要依靠畜牧服务行业的支持;饲养的是瘦肉型猪;饲养标准化,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操作。特别是由于采用人工控制环境使之与传统养猪生态系统截然不同。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研究与环境、猪与猪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性,用以指导养猪生产。2. 集约化养猪的环境生态。 动物与其赖以生存的内外环境协调一致,才能正常的生产发育和繁殖后代。集约化养猪由于人工控制环境并实行“全进全出”式的流水式的生产方式,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影响下,其生产效率定比传统养猪有很大的提高,从而取得最佳的生态平衡。 集约化养猪根据养猪生产的

5、配种、怀孕、分娩、哺乳、育成和育肥等六大环节组成一条生产线进行流水式的生产。“全进全出”使一栋猪舍内上一批家禽与下一批家禽间没有接触,也使得上一批家禽所有的相关微生物,因为家禽的移出,在禽舍经过消毒后而减到最少,下一批家禽不一易感染上一批家禽的疾病,提高了动物饲养效益及减少使用药物过多而造成体内药物的残留问题。 在集约化猪场中,生产母猪一般采用单体限位饲养,限位栏为金属结构,每头所占猪栏面积约为1.26平方米。这种猪栏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少;便于观察母猪发情和及时进行配种;母猪按配种时间集中在一区内饲养。便于根据怀孕期长短合理饲喂,方便操作;母猪不争食。不打架,减少机械性流产。这种猪栏的缺点是:

6、建造成本高;母猪缺乏运动,会影响延迟发情和利用年限;需要有周密的生产计划和细致的管理相配合。 工厂化猪场一般将临产母猪集中在分娩舍内分娩和哺乳,集中分娩有利于做好接产工作和哺乳仔猪的护理,而且可以节约劳动力。分娩栏为金属结构,中间部分为哺乳母猪限位区,两侧为仔猪活动区,分娩栏一般设计每头占3.74平方米(含仔猪活动区)。仔猪活动区一侧常设保温箱,下铺电热保温板和上挂红外线灯泡或在仔猪休息的地下安装水管,由锅炉或电热水器提供的热水(一般为60 )在管道中循环流动,以达到保温的目的。母猪和仔猪要求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母猪适宜的温度为15-20。为了防止热应激。但是,初生仔猪的保温则很重要,1-7日龄

7、保温箱的适宜温度为32-28,8-30日龄为28-25 。寒冷是仔猪的大敌,尤其最初几天最为重要。 小猪断奶后转入保育猪舍,常见为全金属结构高床(距地面约20-30厘米 )全漏缝地板的保育栏,保育栏的育成猪每头占有猪栏0.30平方米。体重达20千克时转入生长猪舍,此时每头占用猪栏面积为0.50平方米。体重达60千克时转入肥育猪舍。养至95-100千克时出售,育肥猪每头占用猪栏面积为0.70-0.90平方米。3-5周龄早期短奶仔猪猪舍温度最好保持20-25,相对湿度50%-80%,低温高湿不但生长缓慢,而且易引起腹泻,造成损失。中猪及育肥猪的 适宜温度为 18-20,相对温度为75%-80%,温

8、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猪的肥育效果。相对湿度达90%以上,猪增重减慢,饲料利用率降低。公猪舍应保持13-22,适宜相对温度为60%-80%。集约化养猪由于饲养密度大,一栋猪舍通常养猪500-1000头,因此预防夏季热应激就很重要。猪的一生所需的温度是由高到低的,从出生时的30左右降至成年时13 左右,传统养猪是无法满足猪对温度的要求的。气流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力也有很大影响。 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咬尾现象比较普遍,引起猪咬尾的原因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如饲养密度大,环境卫生差,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贼风侵袭,光照过强都会引发咬尾。 此外日粮营养不良,采食不均,同一栏的猪体重相差悬殊,猪患贫血,寄生

9、虫也会发生攻击别的猪,发生咬尾现象。这就是在密集饲养的生态条件下,猪与猪挤在一起所出现的不良现象。为此,一般在出生当天就给仔猪断尾。 根据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在密集的饲养条件下,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发挥猪的生产力,是集约化养猪环境生态的一大优点。 3.集约化养猪的营养生态集约化养猪生态营养学是以最小的饲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多质好的猪肉为目的,研究环境(饲料库)一猪(基因库)-肉产品(产品库)三因素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和平衡,满足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生态环境。 集约化养猪与传统养猪不同,除了栏舍建筑的高投入以外,还表现在饲养的利用上,集约化养猪的饲料开支

10、往往占总的80%左右。 出于追求生产快,出栏率高,以减轻每生产一头商品猪所负担的栏舍折旧费,它在饲料利用上,主要以玉米、豆粕、小麦麸等精料为主,不再使用粗粮,由于饲养头数多,一般也不用青饲料。因此就要由添加剂预混料其营养不足,除了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及油和蛋白质及含氮营养物质等营养类饲料添加剂外,通常还要加入生产促进剂、饲料保藏剂和驱虫保健剂等非营养类的饲料添加剂,用以完善饲料营养全价性,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保健防病,促进生产和减少饲料加工及贮藏中养分损失,这就大大增加了猪的饲养成本,而集约化养猪营养需要量提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品种 优良品种其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

11、,需要优质全价饲料。集约化猪场饲养的猪品种瘦肉率高、生长快、体型大,它比地方猪种及其杂种的营养需要就要增加。 3.2 生长水平的提高 现代养猪力图以最少的饲料投入换取最多的猪肉。动物营养科学的进步,有可能使料肉比大大提高。深圳光明农场合营猪场105头30-90千克杜洛克、斯格商品猪委托广东省种猪测定中心测定,平均日增重882克,饲料转化率2.55。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高营养的预备混合剂是分不开的。在广东,一些工厂化猪场,出栏一头商品猪,所用添加剂预备混合料的价值约在30元左右,这相当于30千克玉米的价值。 3.3 密集饲养环境的要求 由于猪群密集,热应激和通风不良的影响和临床疾病发病率增加,使猪对

12、诸如维生素c等具有抗应激作用的维生素需要量增加。为了提高猪的免疫力,也要增加维生素a、e的供给。同时,由于采用金属或水泥制的漏缝地板、猪断绝了来自土壤的某些营养物质,而必需从饲料中得到补充,很多工厂化猪舍不见阳光,缺乏紫外线照射,皮肤含成维生素d的能力减弱,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影响骨骼发育,因此工厂化猪场对维生素d和钙、磷的需要也增加。 3.4仔猪早期断奶的需要 由于提早断奶能提高母猪繁殖力,提高分娩猪舍及设备的利用率,可降低生产一头育成猪的产栏设备的分摊成本。一般集约化猪场多实行21-28天断奶,从而提高了仔猪对营养的需求,日粮中常添加乳清粉,喷雾血浆蛋白粉,卵磷脂棕榈油及菌体蛋白粉等。 3

13、.5 饲料加工的影响 饲料加工调制的工艺常影响维生素的活性。在混合粉料制颗粒过程中,加热就会破坏维生素的活性;维生素a、b1、b6、k3和叶酸与微量元素添加剂直接混合时,其效价将会降低;氯化胆碱与多种维生素之间都有被碱性较强的胆碱所破坏的可能,饲料贮存也可使维生素损失,因此,在预混中往往比饲养标准成倍增加维生素的用量,以补充在饲料加工、贮藏时损失的部分。近年,西欧国家推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液态喂猪设备,在喂猪时,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等准确称量后。通过不同的管道与基本饲料混合,拌匀加水混喂,就要避免维生素活性被破坏的缺点。 由于集约化养猪广泛使用饲料添加剂,生产环保肉产品就极为重要,以免为了促

14、进猪的生长和提高瘦肉率而使用一些禁用的药物或激素,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饲料-家禽-人类的三元生态关系将是未来家蓄生态学和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4. 集约化养猪的疫病生态 研究集约化养猪的疫病生态,目的在于了解在密集饲养条件下,猪的疫病的发生,发展、发病率和发病强度的关键因子,以便根据工厂化猪场的环境条件和疫病流行的规律设法消除或控制这些因子,达到预测疾病的发生和控制疫病的发展的目的。 工厂化养猪利润的有无,兽医起着决定性作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养猪业以户养为主,品种以地方品种为主,集体养猪不多,猪的疾病主要是三大传染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常见病还有猪喘气病、仔猪白痢、蛔虫病、肝片吸虫病、食盐中毒、亚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