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课堂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2773218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课堂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课堂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课堂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课堂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课堂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课堂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基本逻辑联结词课堂导学1 / 4三点剖析 一、逻辑联结词“或” “且” “非”【例1】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 p或q” “ p且q” “非p”形式的新命题,并判断真 假. 2(1) P: 1是质数;q: 1是万程x+2x-3=0的根;(2) 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3) p: N dZ; q: 0C Nl思路分析:每一道题都要写出三种形式的新命题,本题考查逻辑联结词 “或” “且” “非”的应用 .解:(1)因为p假q真,所以p或q: 1是质数或是方程 x2+2x-3=0的根,为真;p且q: 1 是质数且是方程x2+2x-3=0的根,为假;非p:

2、 1不是质数,为真.(2)因为p假q假,所以p或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或互相垂直,为假; p且 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为假;非 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 为真.(3)因为p真q真,所以p或q: NjjZ或0CN,为真;p且q: NZ且0C N,为真; 非p: N Z,为假.温馨提示为了正确判断命题的真假,首先要确定命题的构成形式,然后指出其中命题p、q的真假,再根据已有结论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二、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例2】 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存在性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1) p:对任意的xCR, x2+x+1=0都成立;2(2) p: xC R,

3、 x +2x+5 0.解析:(1)由于命题中含有全称量词“任意的”,因而是全称命题;又由于“任意的”的否 定为“至少存在一个,因此, 一I p:至少存在一个 xC R,使x2+x+1wo成立;即一1 p: mxCR,使 x2+x+1wo 成立.(2)由于“ mxCR”表示至少存在实数中的一个x,即命题中含有存在量词“至少存在一个”,因而是存在性命题;又由于“存在一个”的否定为“任意一个”,因此,p:对任意一个 x 者B有 x2+2x+5W0,即xCR, x2+2x+54,即p: m4若方程 4x2+4(m2) x+1=0 无实根,则 A =16( m2) 2-16=16(伟4叶3)0,解得 1

4、 v m3,即q: 1 4或1Vm 3.温馨提示由p、q的真假可以判断pVq、pAq, |1 p的真假.反过来,由 pVq、pA q,p的真假也应能准确断定 p、q的真假情况.如“ pA q”为假,应包括“ p真q假” p假 q真” “p假q假”这三种情况.类题演练1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其构成,并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1)10 10; (2)方程x2-6x-1=0没有实数根;(3)有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解:是“ pV q”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 p: 10=10; q: 1010;(2)是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 p:方程x2-6x+1=0有实根为真,则非 p为假命题;(

5、3)是“pAq”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 p:有两个角为 45。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q:有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为真命题 变式提升1用逻辑联结词“且”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真假 (1)5和7都是素数;(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既互相垂直,又互相平分解:(1) “5和7都是素数”可以改写成“5是素数且7也是素数”.“5是素数”与“7是素数”都是真命题.这个命题是真命题.(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既互相垂直,又互相平分”可以改写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 相垂直且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是假命题.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类题演练2命题 p: Vx e r,s 0bTxC R1 w

6、 xW3dx C R xv 1 或 x3dTx C R x3解析:事实上,求一个命题的“非p”形式,首先应把该命题化为最简形式.求命题p:3r区I 0的“非p”形式,由于该命题不是最简形式,所以首先应把它化为最简形式1x0, aw1,设 p:函数 y=loga(x+1)在 xC (0,+8)内单调递减;q:曲线 y=x2+(2a-3)x+1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如果P和Q有且只有一个正确,求 a的取值范围.解:当0a1时,y=log a(x+1)在(0,+8)内不是单调递减.曲线y=x2+(2 a-3) x+1与x轴交于两点等价于 (2 a-3) 2-40 ,即0a .(1)若P正确,且 Q不

7、正确,即函数 y=log a(x+1)在(0,+ 0)内单调递减,曲线y=x2+(2 a-3)x+1与x轴不交于两点,因此 aC (0,1) n(q,1) U(1,m),即aC ,1).(2)若P不正确,且 Q正确,即函数y=log a(x+1)在(0,+8)内不是单调递减,曲线y=x2+(2 a-3) x+1 与 x轴交于两点,因此ae (1,+ 8)n(0, ) U( ,+ ),即 ae(:,+ oo).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1,1) U(m,+8).变式提升3设p: | x-a| v2, q:| m | ,若p则q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由|x-a|2得p: a-2xa+2由习1得习-10,即区0解得q: -2x3. .,若p则q为真命题(如图),X 解得 0W a 1,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 a1.q l I 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