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27694149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某网站有一篇文章:“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今天我们只是为了纪念这些最可爱的人。”以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A . 董存瑞、刘胡兰B . 黄继光、邱少云C . 佟麟阁、赵登禹D . 邓世昌、丁汝昌2. (2分)2014年3月,437位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烈士陵园,“战机护回程,忠魂归故里”,他们将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同眠。与此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甲午战争B . 抗美援朝战争C . 解放战争D . 抗日战争3. (2分)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顺序是( )西藏和平

2、解放 抗美援朝胜利 土地改革完成A . B . C . D . 4. (2分)下列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 土地改革的完成C . 西藏和平解放D . 抗日战争胜利5. (2分)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村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 A . 召开第一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C .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D . 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6. (2分)下面表格是某时期我国粮食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粮食产量

3、比上一年减少1958年20000万吨1959年17000万吨3000万吨1960年14350万吨1650万吨1961年14750万吨A . 自然灾害B . 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挫C .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泛滥D . 农业生产合作社效率低下7. (2分)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实行公私合营,这一行为有利于( ) A . 社会主义改造实施B . 优先发展重工业C .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D . 改革开放的实施8. (2分)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你认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是在(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B

4、 . 新中国的成立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 . 中共诞生9. (2分)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人民历史伟大事业的会议,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中的“会议”应该是(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中共一大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 中共七大10. (2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是下列哪一事件后( ) A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 . 土地革命兴起C . 颁布土地改革法D . 土地改革完成11. (2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5、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文革”中,基本权利被肆意践踏,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是( )A . 刘少奇B . 彭德怀C . 贺龙D . 朱德12. (2分)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_完成后。( ) A . 一五计划B . 土地改革C . 三大改造D . 新中国成立13. (2分)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

6、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B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C .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D . 三大改造完成后的欢乐14. (2分)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主要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 . 土地所有制的变革B . 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C . 国家经济发展的停滞D . 集体主义精神丧失15. (2分)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可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指武汉

7、长江大桥,“四厂”指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 A . 农业B . 商业C . 轻工业D . 重工业16. (2分)电视剧金婚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把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喊着:“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A . 建国初期B . 探索时期C . 文革时期D . 改革开放新时期17. (2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

8、间是( )A . 1954年B . 1955年C . 1956年D . 1957年18. (2分)习近平新书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已经出版发行。下列哪位人物与这位县委书记处于同一时期,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且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 ) A . 王进喜B . 邓稼先C . 雷锋D . 孔繁森19. (2分)“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公私合营B . 第一个五年计划C . 大跃进运动D . 人民公社化运动20. (2分)李华同学拿出收藏的一些1969年发行的和1971年发行的毛主义像章给同学们观赏。请你判断这些旧物是哪一时期的( )

9、A . 建国时期B . 抗美援朝时期C . 文化大革命时期D . 改革开放以后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82分)21.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请回答:(1)这是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文中的“陪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3)类似的电报他发过几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2. (15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抗美援朝爆发后,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成立。11月4

10、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材料三:中朝人民军队在敌机狂轰滥炸、后方供给不足和气候严寒的困难中,英勇作战,粉碎了敌人的进攻。(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何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克拉克所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于何时在何地签订的? (3)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说说“

11、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及其具体代表人物。 23.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毛泽东材料二: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2)材料三选自建国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法令,这部法令是什么?它颁布于何时? (3)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级获得了解放?何时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这次改革? 24. (25分)中

12、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材料一材料二 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岳麓版八年级下册(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4)图三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5)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

13、尝试,实行包产到户? 25. (12分)判断题。以下是一组题为新中国、新希望的邮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邮票一选用毛泽东头像突显了他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2)邮票二体现了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 (3)邮票三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邮票二和邮票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5)邮票四中的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6)这组邮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断发展壮大。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82分)21-1、21-2、21-3、22-1、22-2、22-3、23-1、23-2、23-3、24-1、24-2、24-3、24-4、24-5、25-1、25-2、25-3、25-4、25-5、2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