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设计任务书V1.0精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2769223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化设计任务书V1.0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智能化设计任务书V1.0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智能化设计任务书V1.0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智能化设计任务书V1.0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智能化设计任务书V1.0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化设计任务书V1.0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设计任务书V1.0精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项目智能化设计任务书编制审核日期审批日期XX置业公司2018年06月目 录一、 项目概况2二、 总体要求2三、 设计依据2四、 设计范围4五、 具体要求41. 宽带网络(数据语音)系统42. 有线电视系统43. 周界防护系统54. 电子巡更系统55. 入侵报警系统56. 视频监控系统67. 访客对讲及门禁系统68. 小区出入智能管理系统89. 公共车库停车导航系统910.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911. 公共WIFI系统912. 无线信号系统1013. 电梯智能控制系统1014. 智能家居系统1015. 公共信息发布系统1116. 一卡通系统1117. 弱电管网1118. 消防监控中心

2、1219. 自动抄表系统1220. 物业管理系统12六、 其他要求13智能化设计任务书一、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 XXX小区 项目地点: XX路与XX街 该小区由24栋住宅楼(27F、18F、8F)、1栋配套用房(26# 2F)、1栋独立商业(17# 2F)、1栋幼儿园(1# 3F)及2栋变电站(1F)共29栋建筑和地下车库(-1F)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二、 总体要求 满足任务书要求;l 各系统应采用当前主流方案、产品进行设计; 各系统即独立又可协调运行;l 满足未来社会发展要求; l 操作简便、突出人性化;三、 设计依据G

3、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43-2004建筑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T50311-2007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7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6510-19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规范;&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0-19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52

4、08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GB15210通过式金属探测门通用技术条件&GB20815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DBJ 14-S5-2004 智能建筑工程建设标准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

5、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72-2005 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GB 50339-2003 弱电系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 50339-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42-20

6、11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上规范的现行版,并不限于所列规范。甲方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四、 设计范围该项目地块红线以内的智能化系统,详见具体要求。五、 具体要求 消防监控中心位于26#楼配套用房一层西南角处。 弱电总机房位于地下车23#楼东边。 每户户内均设置一个弱电箱(数据、语音、电视共用)。1. 宽带网络(数据语音)系统(1) 要求光纤入户,入户一根2芯光纤(一备一用),户内实现千兆网。(2) 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户外采用光缆传输信息,户内采用非屏蔽六类网线传输数据、双绞线传输语音。(3) 户内点位以设计院图纸为基础点位,进行优化设计;室外以设计院图纸弱电路由为基础进行优化设计。(4) 设计范

7、围:红线内市政弱电井至户内弱电点位。2. 有线电视系统(1) 传输网络及设备采用双向式,干线沿道路作管加井及地下车库的桥架向其他楼敷 设,分支线贯穿保护钢管在地板内及墙内暗敷至每户的综合配线箱,采用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组网。(2) 户内点位以设计院图纸为基础点位,进行优化设计;室外以设计院图纸弱电路由为基础进行优化设计。(3) 设计范围:红线内市政弱电井至户内弱电点位。3. 周界防护系统(1) 小区周界围墙设置电子围栏(4道防护线)系统。(2) 报警信号上传至系统主机(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3) 在安防中心电子地图显示报警地点,报警系统能显示和记录报警位置、时间等记录。(4) 视频

8、监控应配合电子围栏设置,能通过报警点位监控大屏自动切换到报警点的视频。4. 电子巡更系统(1) 采用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2) 信息识读器采用防破坏型,安装在墙上,底距地1.3m。(3) 电子巡查主机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5. 入侵报警系统(1) 防盗报警系统由控制主机和各种类型的前端探测器组成,其中前端探测器是安装 在重要部位的红外探测器、紧急按钮、燃气泄漏报警等设备。(2) 别墅、洋房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一、 二层及三层对外的窗户安装幕帘红外探测器、住户门入口处安装吸顶红外探测器、主要房间安装紧急按钮。(3) 另外在配电房、水泵房、电信机房等重要机房位置安装红外探测器。6. 视频监控系统6.

9、1 功能要求(1) 采用全数字监控录像系统,录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并能清晰的回放存储的录像。(2) 高清摄像机不应不低于200万像素,夜视不低于50米,采用光纤或网线传输。(3) 在监控中心(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可手动、自动切换系统图像,可对摄像头和云台进行控制。6.2 设计要求(1) 要求系统采用全数字系统设计,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次之。(2) 视频传输采用全光纤或网线转光纤的传输方式。(3) 小区重点景观区域、重要交通十字口、小区居民活动频率比较大的区域设置监控。(4) 地下车库、电动车库均设摄像机,监控车辆防盗、防破坏等。(5) 小区车辆出入口双向设置摄像机,对进出人、车进行监控。(

10、6) 地上和地下车库单元出入口、门厅及电梯轿厢设置摄像机,对进出人员进行监控。(7) 小区出入口(大门)、消防监控室、物业中心、变电站、水泵房等处对出入人员进行监控。(8) 别墅、洋房户外门口设置监控。7. 访客对讲及门禁系统7.1 功能要求(1) 中心管理主机放置在消防监控中心内;具有编辑信息并群发、对点发送功能,能与户内分机、单元主机、小区门口机(区口机)等设备实现一对一对讲;接收报警信息并提醒值班人员注意的功能。(2) 区口机具有与管理主机、单元主机、户内分机对讲的功能,能接收信息并查看的功能;与管理主机、户内分机内实现可视对讲。(3) 单元主机具有与管理主机、区口机、户内分机对讲的功能

11、,能与管理主机、户内分机实现可视对讲。同一单元多个单元主机并联运行,互不影响,能独立响应户内分机、管理主机的监控。(4) 户内机具有信息接收查看功能,能够保存访客图像,具有能响应报警按钮、燃气报警器传来的信号并上传管理主机报警求助的功能。能与单元多个主机,选择性的通讯及控制。(5) 单元门控制系统(单元主机、门禁主机)具有消防或失电门锁解锁功能。(6) 对讲系统采用高清彩色可视对讲,室内机可视屏尺寸应不小于7寸,单元门口机具有夜间人体接近面板唤醒功能。(7) 住户在室内可获得访客在小区入口及单元门口的声音;通话保密,确保住户稳私权;通话清晰不失真;视频图像清晰、流畅。(8) 各用户之间完全隔离

12、,当一户出现问题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9) 区口机、单元主机、门禁主机采用一卡通、指纹、密码等进出系统。7.2 设计要求(1) 系统采用数字、网络型,干线采用光纤、光缆,支线采用网线或光纤。(2) 一层、车库单元门均设置可视对讲单元主机,安装在进入单元方向右侧墙上。(3) 地上一层、车库能进出单元的其他次入口单元门设置门禁刷卡机,安装在进入单元方向右侧墙上。(4) 在出单元方向右侧墙上安装出门开关。(5) 单元门采用电磁锁,门上方安装。(6) 小区出入口设置区口机。8. 小区出入智能管理系统8.1 人行、非机动车管理系统(1) 小区出入口的人行通道设置自动挡闸,非机动车通道设置自动摆闸系统

13、。(2) 挡闸和摆闸进出双向均具有通过刷卡、指纹、密码打开通道的功能。(3) 挡闸和摆闸具有防夹功能、具有防止人或动物从上方或下方轻松进出的能力。8.2 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系统(1) 小区出入口的机动车通道设置自动道闸系统。(2) 自动道闸系统采用车牌识别(图像识别,无车牌识别)进行收费管理、道闸自动控制。多出入口道闸系统联网,确保车辆能通过任一出入口自由出入。(3) 车牌/图像识别距离2-6米,识别速度小于1s,可实现车辆进场不停车。(4) 系统应满足夜间无灯光车牌识别/图像识别能力。(5) 汉语提示及LED中文电子显示屏:进场显示车牌、进场时间、收费标准、空余车位等信息;出场显示车牌、进出

14、场时间、收费信息、收费标准等信息。(6) 系统有防抬杆、防砸车等安全保障功能。(7) 收费管理系统能实现免费车辆、充值车辆、社会车辆等多种收费管理模式,能自动完成免费车辆、充值车辆的进出控制收费管理功能;具有按权限不同分别以时间、日期、区域、值班员等信息的检索和查询功能;有收费标准的设定,自动计费、收费记录,产生收费报表;能提供车辆管理的各种统计资料及报表;具有定期生成数据文件,且与小区控制中心联网、上传数据功能;停车场收费系统具有按权限不同分别以时间、日期、区域、值班员等信息的检索和查询功能;系统具有定期自动生成数据文件,或手动生成数据备份文件功能。(8) 网络故障时,控制机能脱离收费管理主机正常工作,且数据不会丢失,恢复通讯后数据上传收费管理主机。(9) 收费管理主机放置在物业中心,停车场收费系统数据存储时间为30天,软件具备按要求生成报表功能,并能按需要打印。注:出入挡闸、摆闸和道闸设置应结合景观设计。9. 公共车库停车导航系统(1) 系统组成:车位数量显示系统、进出导航光电指示系统、车位状态监视系统等。(2) 系统能实现车位、空余车位数量显示,能结合停车收费管理道闸系统控制车辆进出。(3) 系统具有手机APP导航推送功能,通过APP可以实现车库停车、取车导航功能。10.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4) 广播主机放置在消防监控中心,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