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27644754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 摘要:作为根底学科,小学语文有义务培养学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汉字教学、古诗文教学、学习环境创设以及开设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实践策略小学教育,是中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而语文学科,作为每一个孩子走上求学路上的奠基石,更应该担负起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责任,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快速开展的同時,也遭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致使新

2、世纪的儿童越来越盲目崇拜欧美文化,反而丢掉了自己的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已经受到威胁。面对这种现状,我国在教育政策方面已经提出相关意见:要在小学教育中参加传统文化的教育。根据总方针,教师在小学日常教学中也已经逐步开展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例如将传统技艺传承人邀请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宣传,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等,异彩纷呈。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而是较为生硬地参加课堂,这让很多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我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关的实践策略。一、汉字与汉字文化的融合小学生最根底的就是识字、写字。很多教师在苦恼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

3、堂的同时,却也忘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教师可以在低段教学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每节课的识字练习中,这样不仅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能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汉字、记住汉字、写好汉字。汉字文化从古代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简体中国汉字,历经朝代更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每个字都是从祖先的生活中演变而来。比方象形字“火,最初就是原始人将火焰的样子刻画下来,后来才演变成了今天的“火字。举一个实例,一年级上册中的?日月明?,这三个字都是典型的象形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日和月的汉字演变过程展示在课件中,或是做成动画的形式,这样更直观一些,讲完当堂知识之后可以延伸,将我国的汉字文化演变过程向学生

4、展示。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到达发扬传统文化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双重效果;另外教师在教学也要做到以身作那么,将板书写好,写标准的汉字,让孩子在教师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二、古诗与各朝代文化的结合小学语文课本中最能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就是课本中的古诗文,小学语文课程中每个阶段均设置有不同难度的古诗文,这些正是我国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达,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些课本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三、学习环境创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小学生的大局部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教室中的气氛对学生影响也较大。如果课间教室里大局部学生都在玩耍打闹,那么其余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但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教室空间,为学

5、生创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氛,势必会提升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每月以一样传统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对教室进行布置,可以是剪纸、象棋、传统服饰;也可以是前面提到过的汉字文化,引导学生课余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小报、创意插画等等,将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好的作品、小报在中进行展示,张贴在的墙面上,定期进行更换。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在中的主人翁意识,更能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文化中。以传统节日为例,教师可以将重阳节定为文化主体,鼓励学生查找资料: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特殊含义;重阳节要进行哪些传统活动;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将这些知识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中进行分享,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氛,

6、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会将这些知识融入自己的思想。四、在实践中爱上传统文化有这样一句话: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适用的。小学生爱动手,喜欢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活动搬进课堂。如二年级上册中的口语交际有一局部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手工品带到学校,和其他同学沟通自己是如何制作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都是回家由父母帮助制作完成的,所以在进行沟通交流时出现很多问题,一时间很多学生感到课堂较为无趣。反思之后,我利用另一种方式:通知学生将做手工用的工具带到学校:儿童剪刀,手工纸,让学生在课堂上剪纸。通过实际的

7、动手操作,学生都得到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在进行沟通时也变得表述流畅。课堂的最后,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我将中国各种各样的剪纸展示给学生,学生纷纷发出赞叹,产生浓厚的兴趣。两个课堂、两种方式、两种效果,正是因为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手工艺剪纸的参加,让这节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课堂气氛也变得活泼起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国的传统技艺,例如吹糖人、糖画、刺绣、泥塑等,其成品都是较为精美的艺术品,格外吸睛,教师可以运用这一特性在学生心中埋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五、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我们要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它。作为一个师者,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达给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我们要通过积极探索与学习,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沐浴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一缕缕阳光。参考文献:【1】王秀芳.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125.【2】姚本忠.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学周刊,202116.责编侯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