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新馆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27644720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新馆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图书馆新馆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图书馆新馆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图书馆新馆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图书馆新馆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新馆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新馆施工组织设计(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书馆新馆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设计概况 第一节工程设计概况 xx省图书馆_工程位于xx内,为xx省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工程占地面积为xx公顷。图书馆一期工程主体(图书馆主楼)建筑面积为xxxm2,局部设有人防地下室,地上x_层、局部x_层,一层、顶层层高为x_m,其余各层标高为xm,建筑总高度为306_m。主要建筑做法:内墙喷涂,外墙面砖,楼地面为地板砖、彩色水磨石,台阶为花岗石地面,顶棚为轻钢龙骨吊顶、喷涂,门有木门、防火门、铝合金门、铝合金窗、卷材防水屋面。 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为1000_mm,桩最长达1213_m,单桩承载力4800_KN/m2,共196_根,桩顶标高-5_m,桩承台

2、及地梁顶标高-4.25_m。BA区段设人防地下室,底板厚500_mm,墙板厚300mm,250_mm,顶板厚250_mm(0.000,现浇板为100_mm厚)。主体结构为钢筋砼框架结构,标准柱网为72007200_,主要柱截面为600600_,框架梁高为600-1700_,现浇板厚主要为100_mm。砼强度0000以下为C35_,抗渗S8_,0000以上为C30_。工程抗震按7_度设防,抗震等级为三_级。工程特点 第三节工程特点 1、工程体积大,单层建筑面积大,达xxm2,一次投入的三大工具量大。 2、质量要求高,该工程是xx_省内最大的图书馆,属一级建筑,对施工质量要求高。 3、结构造型新颖

3、,室内装饰装修及设备档次较高,技术性强。 4、由于消防设备安装、防盗报警设备安装、广播系统设备安装、电梯安装、电脑网络安装、室外构筑物及建筑小品等多道工序,在后期施工时可能有多家施工队现场同时施工,对现场管理、文明施工管理、成品保护等造成一定难度。劳动力组织表.xls 主要机具计划表.xls 分部工程创优计划表建筑采暖卫生工程主要工程量预留孔洞尺寸如表建筑电气主要工程量表建筑电气安装-劳动需用计划建筑电气安装-材料设备计划建筑电气安装-主要机具需用计划建筑通风与空调-主要工程量安装配电箱用电动力配备表东配电箱用电动力配备表西配电箱用电动力配备表人工挖孔灌注桩-机械需用量表. 施工现场特征-气候

4、条件 二、气候条件 根据气象介绍,xx地区最底月平均气温-14_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7.6_度极端最高温度40.5_度,极端最低温度-167_度,年降水量为7237m_m,日最大降水量为2989_mm。最大冻土深度44_cm,最大积雪深度19_c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_风和西南_风,其频率分别为14_%和15_%。施工现场特征-现场施工条件 三、现场施工条件 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施工用水已有50_mm水管接至工地,施工用电已安装315_KVA变压器。施工段划分 第一节施工段划分 本工程平面占地面积大,MG轴911轴双柱温度伸缩将整个平面划分成A(6层)、B(3层)、C(2层)、D(6层)、CA

5、(6层)、AA(6层)、BA(4层)七_个区,另西侧南北两端分别有新书陈列、报告厅为一层。根据工程本身有利条件,每层工作面大,有利于组织流水施工。现浇砼框架主要分项工程为模板、钢筋、砼三项,故将平面分为三个施工段: 第段:A区+B区+报告厅 第段:C区+D区+CA区_ 第段:AA区+BA区_+新书陈列室模板、钢筋、砼三大分项在上述三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施工程序施工进度控制点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第二节施工程序、施工进度控制点、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此工程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的原则进行,本工程设九个控制点,即: 第一控制点:2xxx年xx月xx日土方完 第二控制点:2xxx年xx月xx日灌注

6、桩完 第三控制点:2xxx年xx月xx日地下部分结构完 第四控制点:2xxx年xx月xx日主体结构完 第五控制点:2xxx年xx月xx日屋面及内抹灰完,吊顶龙骨完一半,门窗安装完。 第六控制点:2xxx年xx月xx日吊顶完 第七控制点:2xxx年xx月xx日楼地面完 第八控制点:2xxx年xx月xx日外装饰完 第九控制点:2xxx年xx月xx日工程完工,准备验收 各过程的时间分配,详见附施工进度控制网络图。施工组织管理劳动力计划 第三节施工组织管理、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由xxx对该工程进行全项目管理机构: 2.劳动力组织(见表) 土建:本工程劳动力投入为:基础阶段xx人,主体阶段

7、xx人,装饰阶段xx人。 施工平面计划-临时供水第 页 共 页施工平面计划-临时设施规划第 页 共 页施工平面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 3、施工平面布置图: 土方开挖阶段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装饰装修阶段地基与基础工程-土方开挖 第一节地基与基础工程 一、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前,用x_台xx型_推土机整平场地,除去杂草,以利放线。 2、土方开挖2xxx年xx月_开始,雨季已过,土方开挖深度为-5.00_m。根据土质情况和场地条件基坑不需支护。适当放坡,坡度l:0.33_。 3、为人工挖孔灌筑桩施工提供必要的工作面,采用2_台W100_反铲挖掘机进行大开挖。8_台自卸汽车运土,人工清底。现场周围除留

8、足回填土量,多余土方由甲方指定地点运走。 土方开挖方法及顺序详见土方开挖平、剖面图。地基与基础工程-降水措施第 页 共 页地基与基础工程-人工挖孔桩桩基施工第 页 共 页地基与基础工程-桩的检测 四、桩的检测 桩基检测必须由取得建设部和省市资质并在济注册的桩基检测单位检测。桩基检测包括小应变和大应变检测两种。 (1)小应变检测桩身结构的完整性。本工程为人工挖孔灌筑桩,属一桩一柱,全部应进小应变检测。 (2)大应变检测测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10,且不应少于6根。地基与基础工程-地下室防水 五地下室防水 地下室防水设三道防线: 1合理确定砼的配合比

9、,确保防水砼的抗渗性能和方便施工,内渗12%UEA膨胀剂及早强减水剂。 2、地下室外用防水卷材整个包起来,侧墙防水层外砌120厚转墙保护。 3、基槽回填3:7灰土,采取此三道设防措施,在施工中严格进行各工序的技术交底,过程检查,质量检查,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此外,按规范要求留设墙体水平施工缝,如下图所示: 主体工程-模板工程 第二节主体工程 1.模板工程 (1)、标准柱网7200*7200_或(7200_柱网)梁板支模法采用常规支模法或早拆体系支模法。详见模板图。 (2)、特殊部2_轴8.95_标高的大梁支模法。详见附件二大梁支模方案 (3)、地下室墙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根据墙的厚度,

10、对拉螺栓纵横间距不过600_mm,采用止水环撑头做法: (4)、模板的拆除应严格执行国标GB50204-92的有关规定。结合规范要求及以往施工经验,做如下规定:标准柱距7200_跨的粱板底模强度85_%。拆模强度以同条件养护试块为依据、柱距超过8_mm的梁板拆模强度100%,拆模强度以同条件养护试块为依据。主体工程-钢筋工程 2、钢筋工程: 钢筋采用集中下料成型,现场绑扎的方法,加工过程中要按配料单编号挂牌堆放,绑扎前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 竖向钢筋接头采用电压力焊,水平钢筋采用钢筋窄间隙焊。所有钢筋的焊接必须由具有焊工合格证的人员施焊,且施

11、焊前必须做试焊试验,合格后方大批量焊接。直径12_以下钢筋可采用绑扎接头。 基础及框架柱筋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铁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浇筑砼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校正后再浇筑砼。地下室底板及部分承台上、下两层钢筋之间均加设马凳,间距1000_,底板部分采用梅花形布置。 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按规范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2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位区不宜超过50。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的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总截面

12、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主体工程-砼工程 3、砼工程: (一)原材料 (1)、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色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当对其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2)、骨料:砂、石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砂易用中砂,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骨料应每200_m3取样送检一次。 (3)、砼拌合用水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砼拌合用水的规定。 (4)、砼用外加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其用量应严格依照试验室的配合比的报告使用。 (5)、砼中掺用的混合材料,如粉煤灰等,应

13、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6)、各种砼的原料必须严格计量,其计量允许偏差,见GBJ50204-92第4、3、1的规定,砼原料严禁目估计量。 (二)搅拌: 现场采用两_台JS500_强制搅拌机,砼搅拌的时间不应少于90_秒。 (三)砼的泵送。 (1)、砼的供应必须保证砼泵连续工作。 (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易缓,接头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时,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堵塞。 (3)、泵送前应先送水,再送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以润湿管道,预计泵送间隔超过45分钟或当砼出现离析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砼。 (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砼以防止吸入空气防止堵塞。

14、 (四)砼的浇筑 (1)、在砼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或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砼。 (2)、在浇筑柱、墙等竖向结构砼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l00mm厚以砼内砂浆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3)、在雨雪天气不宜露天浇注砼,当必须浇筑时,应采取及时措施,确保砼的质量。 (4)、砼的浇筑厚度不应大于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使用表面振捣器时,浇筑厚度不宜大于200mm. (5)、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易短,并应在前层砼凝结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 (6)、振捣砼时每一点的振捣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振捣插入下层的砼内的深度小于50mm。当采用表面振捣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的平板应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7)、在砼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