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综合体的消防疏散【摘要】文章结合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实例,针对该商业综合体的建筑特点、商业布局, 本文从平面布局、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提出了消防设计需注意的设计要点关键词】商业综合体 防火分区 安全疏散 防火卷帘1、 引言商业综合体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 市生活空间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复合型商业地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它们已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场所这种大型商业综合体由于体积庞大、人员众多、商业业态 的复杂,使火灾荷载增大,大量使用电气设备,使火灾发生的机会明显增多一旦发生火情, 必将造成火情蔓延迅速、人员疏散量大、消防扑救困难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后果在近十年的设计工作中,笔者发现,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定性、楼梯间形式、消防电 梯、安全疏散等,设计人员在实际操作时往往感到比较困惑笔者就设计工作中的体会提出 一些个人看法,与大家商榷2、 设计实例苏州高新区苏地2013-G-13地块港中旅商业项目为一处步行街式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 地块位于市政府重点打造的苏州高新区狮山路版块塔园路邓蔚路交叉路口,紧邻苏州市中心 区域本地块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6825.55 E,平面以步行街形态布置,其中商业北侧与 五栋18层的高层住宅连在一起,为一类公共建筑(商住楼)。
商业部分地下两层,地上两层 局部三层,其中地下二层为商业用地下汽车库(本层建筑面积16624.36 E,停车位388辆), 地下一层为超市及地下餐饮步行街(本层建筑面积17098.98 E),地上部分为商铺式商业(地 上部分建筑面积23102.21 E)沿步行街方向,共设计了三个通向地下一层的下沉广场笔者在设计过程中按其功能分类,并结合现行国家和地方设计标准,(其中主要包括《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江苏省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GJ32J67-2008,以下简称省商规)做到合理设计、有据可依,现就设计过程中体会到的疏散设计要点阐述 如下,与同行探讨3、大型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要点3.1总平面布置商业建筑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合理确定其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 大型商业综合体与相邻建筑之间距离须满足规范要求,便于消防扑救根据规范要求,商业 建筑外周均须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商业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 防车道,甚至一些特大型商业综合体由于自身体量较大,沿街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 220米,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3.2规模分类和建筑定性商业建筑的规模分类按其建筑面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具体见省商规的规 定建筑定性按其建筑高度分为多层商业、高层商业及高层商业裙房部分商业建筑规模分 类和建筑定性的确定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此建筑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大小、疏散宽度计算 及疏散距离的确定就本次设计实例来说,本项目商业总建筑面积为56825.55 E,且每层面积(除局部三 层外)均大于10000武,为特大型商业建筑,故而本项目耐火等级为一级;商业与五栋18 层高层住宅连在一起但不相通,确定为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故而本项目防火分区大小和疏 散距离的计算,可按照高层建筑裙房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3.3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火分区的划分是建筑防火设计中重要的一节,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在 一定的时间内把火情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防止其蔓延就本次设计实例来说,本项目商业均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且内 部装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按照省商规的规定, 本项目地下商业部分防火分区面积控制在2000 E以内,地上商业部分防火分区面积控制在 5000 E以内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按照苏州市地方上的消防条例要求,商业餐饮部分因 是火灾的高发部位,防火分区须在省商规要求的基础上减半,故而本项目地下餐饮部分每个 防火分区的面积控制在1000 E以内。
现在的商业建筑为了追求内部空间形态的灵活性,增加商业气息,都会大量采用上下层 空间相连通的中庭、走道和自动扶梯,如果在中庭的四周设置防火卷帘并满足省商规的相关 规定,防火分区的面积就无须上下层叠加计算但是现在中庭设计平面形状灵活多样,且为 了视觉上的美观,业主也多要求设计师尽量减少中庭四周的立柱,这就为防火卷帘的设置增 加了不少的难度笔者就这一问题曾调查过苏州的不少商场,大致分为三种做法:一是中庭 形状以矩形为主,四周设柱,采用提升式防火卷帘,这种设计简单,经济适用,但空间灵活 性通透性不足;二是中庭形状弧形较多,四周立柱较少,采用平移式防火卷帘,这种设计须 在中庭四周某处设置收纳卷帘的空间,且卷帘跨度较大,即使能够安装,仍有60%至80%的 防火卷帘安装质量难以保证,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同时闭合的可能性较小,在使用中可靠性较 低;三是采用曲线弧形提升式防火卷帘,这种设计卷帘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定做,灵活方 便本次设计实例即采用第三种做法另外,根据苏公消(2011)121号文规定,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 米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米;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米时,防火卷帘的宽 度不应大于该防火分隔物部位宽度的1/3,且地下建筑不应大于20米。
防火卷帘的位置确 定也要考虑到这点,尽量避免出现大量连续的设置情况3.4安全疏散建筑防火设计的安全疏散主要分为疏散楼梯的布置、疏散宽度的计算和疏散距离的确定 三大部分,以下笔者将就本次设计实例来一一分析3.4.1疏散楼梯的布置按照规范要求,每个防火分区都至少要有两个安全出口,且布置在不同的疏散方向根 据防火规范的要求,楼梯是建筑里垂直疏散的唯一通道,也是商业建筑消防设计的重点之一就本次设计实例来说,本项目为高层商住楼的裙房部分,须设置封闭楼梯间,且商业楼 梯与住宅楼梯必须分别单独设置楼梯的设置需合理适用,首先,为了满足自然通风采光, 楼梯尽量设置在建筑的外围,而本项目南侧商业一层为沿街商铺,为了最大可能的满足商业 利用率,南侧的疏散楼梯均布置在建筑内部,设为防烟楼梯间其次,疏散楼梯尽可能布置 在两个防火分区交接的部位,且成组布置,使楼梯能让两个防火分区共用,为商业流线的设 置留出灵活的使用空间最后,商业楼梯的梯段宽度按规范要求不得小于1.4米,宜结合每 股人流宽度的规定来确定,一般做到1.8米的梯段宽度比较适合,商业建筑一般层高在5 米左右,疏散楼梯可以做4跑以节省平面空间,或者设计为剪刀梯,一个梯位可以设置两部 楼梯,面积节省更为客观。
3.4.2疏散宽度的计算按照省商规的规定,商业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分三步,首先是每层营业厅计算面积,其次是每层营业厅疏散人数,最后得出疏散总宽度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商业疏散宽度的借用问题:1、 按照省商规的规定,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分区可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楼梯的疏散宽 度,当其直接开向相邻防火分区防火门的宽度计入总疏散宽度时,不得大于该防火分区所需 疏散总宽度的20%,并应充分考虑借用安全出口门的开启方向2、 按照省商规的规定,地下商业建筑设置下沉式广场时,如下沉式广场短边尺寸不小 于13米且广场面积不下于180 E,广场上设置了不小于一部宽度不下于2.0米直通地面的 楼梯,那么防火分区开向下沉式广场的门宽度可计入总疏散宽度,但该宽度不得超过通向下 沉式广场各防火分区总人数一半的计算值在苏州地方上要求,如果下沉式广场短边尺寸小 于13米或广场面积达不到180 E时,该下沉式广场可以用作疏散,但不能计入疏散总宽度3、 根据苏公消(2011) 121号文规定,地上公共建筑中相邻防火分区分别有不少于2 个安全出口,其他的疏散楼梯间设置确有困难时可以共用当2个及2个以上防火分区共用 疏散楼梯间时,应设置面积不小于12 E的前室。
3.4.3疏散距离的确定疏散距离是保证人员安全到达安全地段的主要途径省商规中对疏散距离的规定分为柜 架式营业厅和商铺式营业厅两种就本次设计实例来说,地下一层设有超市和餐饮步行街, 地上均为商铺,故而在疏散距离的确定中需分别核对4. 结语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结合 实际,融合规范要求,采用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新思维高层建筑底部商业用房的设置 形式多种多样,其实际防火安全需求及火灾危险性各有不同,底部商业用房的消防设计亦应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参考文献:[1]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GJ32/J 67-2008,江苏省公安厅消防局防火部主编[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2006年版,公安部主编[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公安部主编[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设部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