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论文:美在昙花一现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27162969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论文:美在昙花一现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科学论文:美在昙花一现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科学论文:美在昙花一现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科学论文:美在昙花一现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论文:美在昙花一现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论文:美在昙花一现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美在昙花一现时摘要:新教师成长是教师学会教学,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在“成长指引”的基础上,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充分关注”和“有效指导”,是新教师健康成长的有效保证。本文记录了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及一些心得体会。关键词:新教师成长;课堂实例;心得体会新教师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困难,是从学生转换为专业的具备管理学习环境能力的人。然而,我们所接受的新教师培训教育中,几乎没有提到转换角色,特别缺少课堂调控能力的训练。因此,我在走向教学工作岗位后,面对课堂偶发事件和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常常手足无措,缺乏灵活而有效的处理技术,甚至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对课

2、堂上出现的矛盾难以化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以应答。这些使我对自己的胜任能力产生怀疑。我在两年的教学实践里,通过平时的悉心观察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总会有那些小插曲发生,若能应变合理,小插曲也能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特别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从中让我认识到可以通过我自身的努力逐步提高对课堂调控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几个实例:一、“撞”出来的引入有一次上课铃响后,我刚走进教室,猛然被一位从厕所匆匆赶回的同学从后面撞了一下,手中的书撒了一地,捡起书后我拍拍他的背让他做坐回去,上课后我就请该同学描述其体验,导入力的概念,并进一步通过演示实验,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物体间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等。由于没责怪他,在讲述力作用相互性时,又告诉他们其实我也撞了这位同学时,全班同学都发出会心的微笑,这堂课的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想。心得体会:学生的失误有多种原因,若一味地批评与指责,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该同学在整堂课的不愉快,对教学也无益。但相反,如果能在不伤害学生心理的前提下巧妙地加以利用,不仅能激发该学生的积极性,对其他同学而言,整个课堂的顺利引入,教学效果会非常好。二、“意外”的收获在给新初一学生上第一堂课时,我准备一些小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是用玻璃管向澄清石灰水吹气,正当我面向同学提醒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时,吹气的同学已把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又变澄清

4、完成了,而我恰好没看到,但从其他同学的惊讶声中听出了变化,于是就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跟我们小学科学课里看到的不一样,小学里只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而现在变浑浊后却又变澄清了。”学生抢着回答。“是吗?那现在我们让它也变回浑浊好不好?”“好!”回答响亮又整齐。于是,在惊奇而又兴奋的眼光中我点燃了酒精灯 心得体会:演示试验失败是常有的事,如马德堡半球被拉开、托里拆利实验漏气等等,问题是如何面对失败和失败后怎么办?有的老师置之不理,有的敷衍搪塞,有的默不作声重做一遍,有的如果教师处理不当,会引起学生怀疑教材的结论、教师的能力,甚至使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很危险,产生恐惧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但是相

5、反若能利用好,处理得当,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均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展示从失败到成功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在失败时怎样泰然处之,学会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学会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不经意的“火花”我在对氢气的性质教学后,提了一个问题:现在氢气和氧气各一瓶,请利用学过的有关这二种气体的性质的知识,将它们区别开来。在得到预料回答后,正准备让学生做下一道练习时,我发现同学小王在举手示意,就让他站起来回答,“老师,我觉得区别氢气和氧气还可以用充入气球的方法,因为它们的密度不相同!”“对!”我觉得眼前一亮,“看来你的思维很活跃,思路很开

6、阔,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方法吗?”我顺势又问道。不一会儿,各种答案接而来,现在介绍其中几种:(1) 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的特点,模仿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来加以区别。(2) 利用两者的液化温度不同的特点,将它们液化,分别测定液化时的温度,进行区别。(3) 利用两者液态颜色不同的特点,观察液化后的颜色加以区别。心得体会:教师提问以后,学生的回答经常会超出教师的预想,如果一定要指定答案的对与错,一定要把学生圈定在固定的答案中,学生学起来往往是死的;但若能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利用起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这样的引导还能培养学生上课积极动脑的积极性。四、“逼”

7、出来的尖子生在一次习题课教学中,我正引导分析小黑板中的题目时,从后排传来响亮的声音:“第一题的答案是XX,第二题是”,竟一口气把所有题目的答案全报了出来。我一看是平时较聪明调皮且学习不努力的XXX同学,正愁找不到合理机会“修理”他,于是我睁大眼睛“惊奇”地望着他,竖起大拇指满意的说:“不错,真厉害,解题速度比我要快得多了,而且答案也非常正确。”然后用商量的语气说:“正好今天我有点不舒服,干脆你就帮我把解题思路及过程讲解给大家听,好吗?”不容他回答,“大家欢迎”,在一片掌声中该同学也很爽快地走上了讲台。经过这件事后,该同学居然脱胎换骨,从一名“问题生”突变为先进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均有上佳表现。

8、心得体会:聪明调皮不爱学的学生非常多,有很大一部分是想获得别人对他的更多关注。教师在引导这类学生的时候比较被动和吃力,但如果使用一定的、符合他胃口的方法,就可以有所收获。这个学生的讲解虽然不甚到位,但颇有见地,让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可以培养他的能力,再通过一定的引导,更能加深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讲解这样的表现机会,能使他获得满足感,激起他对学习的兴趣。五、“玩”出来的发现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节课时,我事先通知学生准备了各种东西,诸如小瓶盖、小木块、小石头、萝卜、螺钉、回形针、牙签、绿豆等东西。一上课,学生看见我端着的水槽及写出的课题就按捺不住了,情不自禁地想玩。此时我抓住了学

9、生爱玩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说:“我这儿有很多物品,今天你们想不想玩一玩,看看它们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我希望大家先试一试小瓶盖、纸片、木块和小石头,看它们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玩起来了,每个学生用这四样东西尽情地做实验,教师也加入到学生中间来,再不失时机地点拨。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更多的物体在水是沉的还是浮的?我们先来推测一下,把沉的东西放在一起,把浮的东西放在一起,然后再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验证一下我们的推测,看和我们的想法一样不一样。”我刚说完学生就开始分组做实验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眼睛紧紧地盯着水槽,还时不时地发出“噢,耶!”这样的喊声和拍手的声音。

10、那是学生们在尽情地投入地玩时才会做出的举动。当学生安静下来,我又用疑惑的口气一步一步地提问:“那为什么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呢?”“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有关系吗?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验证它们的关系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争论开了,经过我的进一步引导,他们很快找到了答案。“那我们怎样才能方便地找到符合这些要求的物体呢?那就要同学们课下去想一想,找一找,看谁最先能证明出这些关系。” 心得体会:让学生在尽情“玩”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在快乐中学习,能加深他们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对他们轻松掌握课堂内容有较大的帮助,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学生能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也便于学生的课下思考和课题兴趣的进一步延伸,更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老师也喜欢。这与现今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的精神不谋而合。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既然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作为教师,则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来引导学生,在遇到课堂小插曲的情况下也应该如此。课堂中的小插曲多种多样,如果教师能善加利用,昙花一定绽开得更加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