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B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2716145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B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在自然杂志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中科院研究员高星等专家,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北京猿人的生存时间推向了更久远的77万年前。该成果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下列属于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河姆渡居民2. (2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 有无语言B . 会不会制造工具C . 会不会使用火D . 能否直立行走3. (2分)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是在( )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

2、遗址C . 山顶洞人遗址D . 河姆渡遗址4. (2分)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大米饭是( )A . 北京原始居民B . 半坡原始居民C . 大汶口原始居民D . 河姆渡原始居民5. (2分)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 粟、小麦B . 水稻、玉米C . 水稻、粟D . 水稻、小麦6. (2分)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7. (2分)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称颂的是秦始皇( )A . 统一中国B . 推行郡县制C . 修筑长城D

3、. 抵御匈奴8. (2分)我国疆域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观察下面四幅疆域图,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括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秦朝疆域图 西汉疆域图 元朝疆域图 清朝疆域图A . 集权统治面临危机B . 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C . 中外交往不断扩大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9. (2分)在夏商西周时期,王和大小贵族拥有很多奴隶。奴隶的主要来源是( )A . 战俘和罪徒B . 平民C . 没落的贵族D . 士10. (2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一朝代?(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秦朝11. (2分)西周的都城是( )A . 阳城B . 镐京C

4、. 洛邑D . 殷12. (2分)齐桓公称霸的有利条件有( )齐国是东方大国,拥有山海渔盐之利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壮大自己的势力A . B . C . D . 13. (2分)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所示位置分别是( ) A . 秦、楚、齐、燕B . 齐、楚、秦、燕C . 燕、齐、秦、楚D . 燕、齐、楚、秦14. (2分)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根据这一制度,选出下列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有( )交纳贡品交纳田租朝觐、服役服从命令A . B . C . D . 15. (2分)下列四个历史人物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5、. 李悝B . 商鞅C . 申不害D . 张仪16. (2分)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这是因为李冰( )A . 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B . 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C . 治理了黄河,杜绝了水患D . 兴修灵渠,沟通两大水系17. (2分)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出现开始于( )A . 夏朝B . 西周C . 战国D . 秦朝18. (2分)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秦朝的徭役繁重 秦朝的赋税很重 秦朝统一度量衡 秦朝的刑法残酷A . B . C . D .

6、 19. (2分)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 )A . 墨子兼爱、非攻B . 孟子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C . 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D . 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20. (2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我国王位世袭制的典型特点,标志着我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 禹传位给伯益B . 禹传子,家天下C . 舜传位给禹D . 启打败有扈氏21. (2分)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 秦隋宋B . 秦隋元C . 秦元明D . 隋元明22.

7、 (2分)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最主要是指( )A . 统一度量衡、货币B . 统一文字C . 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D .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23. (2分)秦朝修筑“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 )A . 羌族的进攻B . 氐族的进攻C . 匈奴的进攻D . 鲜卑族的进攻24. (2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嬴政( )A . 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 . 自称皇帝,君临天下C . 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 . 焚书坑儒,思想专制25. (2分)秦汉时期为了加强监察制度,设置的监察官员有( )御史大夫太

8、尉司隶校尉丞相刺史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26. (15分)下面两图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1)比较一下,两者居住房屋有什么区别?(2)说一说上图中两种居住房屋的区别产生的原因?(3)想一想,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他们是怎样考虑的?三、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0分)27. (15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个朝代

9、的什么事件有关?该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8.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三: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

10、始皇本纪(1)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年?这个事件有什么历史作用?(2)请回答,你认为“秦王扫六合”的基础条件是什么?“扫六合”的完成是在哪一年?(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4)请回答,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29. (15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这是谁说的话?(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3)这三句话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26-1、26-2、26-3、三、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0分)27-1、27-2、27-3、28-1、28-2、28-3、28-4、29-1、29-2、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