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的分类及土建计量知识点讲解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2699587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的分类及土建计量知识点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涵洞的分类及土建计量知识点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涵洞的分类及土建计量知识点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涵洞的分类及土建计量知识点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涵洞的分类及土建计量知识点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涵洞的分类及土建计量知识点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的分类及土建计量知识点讲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涵洞的分类及土建计量知识点讲解1、分类 按建筑材料分: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木涵.陶瓷管涵.缸瓦管涵.按构造形式分:圆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按断面形状分:圆形涵.卵形涵.拱形涵.梯形涵.矩形涵 按孔数可分:单孔.双孔.多孔.按有无履土可分:明涵.暗涵.2、涵洞设计的一般规定: 涵洞长度与净高的关系h = 1.25m,涵洞长度不宜超过25mh=1.5m,长度不受限制对 0.75m 盖板涵,hlt;1.0m,长度不宜超过10mh=1.0m,长度不宜超过15m涵洞最小孔径的规定0.75m 盖板涵仅适用于无淤积的灌溉涵排洪涵孔径不应小于1.25m。板顶填土高度不应小于 1.2m3、涵

2、洞设计一般步骤:外业测绘:收集涵洞的勘测资料,包括涵洞轴向断面(必要时有 辅助断面和 1:500 地形图)、涵洞设计资料调查表、有沟或路的应测 绘沟(或路)与线路的平面关系。根据汇水面积确定涵洞的设计流量 (p=1/100)。相关资料的准备:线路平剖面资料、填挖高度表、地质资料等。路基设计资料:路基断面的形式(路基宽度、路基边坡、坡面防 护等)、出入口排水侧沟的沟底标高资料。涵洞孔径式样、出入口铺砌类型的拟定。根据涵洞功能、相关资 料合理确定。孔径宜大不宜小,宜宽矮不宜高窄。出入口泄水面标高的拟定(排洪涵主要系为排除汇区内汇水而设 涵洞出入口标高均应较路基排水沟低。入口低,可以接引侧沟汇水,

3、出口低,是因为涵洞一般均设置在汇区内地势最低洼处,出口侧路基 侧沟均汇至涵洞出口处,并通过出口铺砌,排至下游。因此当遇到地 势相对平坦,出口太低无条件排水时,应提请路基合理调整排水系统 设计。涵身坡度一般不小于4%。以利排水。)涵洞长度的计算、涵身分节与涵长调整(后面单独介绍)涵洞基础的设计(当涵洞基地应力不满足要求时,基底应进行加 固处理,常见的有换填、碎石桩、旋喷桩等。)工程数量计算及汇总出图4、进出水口沟床加固及防护1)在涵洞上、下游河沟和路基边坡一定范围内,宜采取冲刷防护 措施。当沟底纵坡小于或等于15%时,可铺砌到上、下游翼墙端部,并应在上、下游铺砌端部 设置截水墙,其埋置深度不小于

4、台身或翼墙基础深度。2)进水口沟床加固及防护 当河沟纵坡小于 10%,河沟顺直,且土质和流速许可时,可对 进口采用干砌片石铺砌加固。 当河沟纵坡为 10%50%时,除岩石沟槽外,沟底和沟槽侧向边 坡以及路基边沟均须采取人工铺砌加固。加固类型由水流流速确定。 当采用缓坡涵进口时,涵前沟底纵坡较陡,涵身纵坡较缓,应在进口 段设置缓坡段,其长度为 12 倍的涵洞孔径。当采用陡坡涵进口时, 涵身纵坡较大,水流呈急流状态,涵底坡度与涵前沟底纵坡基本平顺 衔接,可不设缓坡段,只做人工铺砌加固。 当河沟纵坡大于 50%时,流速很大,进口处宜设置跌水井,可采用急流槽与天然河沟连接。急流槽底每隔1.52.0m宜

5、设一防滑墙。为减缓槽内流速,可在槽底增设人工加糙设施。 为便于检查、养护、清淤,涵洞可设置养护阶梯。3)出水洞口沟床加固及防护 在河沟纵坡小于 3%的缓坡涵洞中,当出水流速小于土壤的允 许冲刷流速时,下游洞口河床可不作处理。当出水口流速大于或等于 土壤的允许冲刷流速时,下游洞口沟床应铺砌片石加固或设置挑坎防护。 在河沟纵坡小于或等于 15%的缓坡涵洞中,出水口流速较小时 可对下游河床进行一般的铺砌加固,并在铺砌末端设置截水墙。其埋置深度不小于洞身或翼 墙基础深度。截水墙外作干砌片石加固。出口流速较大时,采用延长铺砌石块或混凝土块,同时 设深埋的截水墙。其深度应大于铺砌末端冲刷深度 0.10.2

6、5m。 在河沟纵坡大于 15%的陡坡涵洞中,其洞口末端应视河沟的地 质、地形和水力条件,可采用出口阶梯、急流槽、导流槽、跌水、消 力池、消力槛、人工加糙等特殊加固消能设施。1. 按构造形式不同分类涵洞可分为圆管涵、拱涵、盖板涵、箱涵(1) 圆管涵。圆管涵的直径一般为0.51.5m,圆管涵受力情况 和适应基础的性能较好,两端仅需设置端墙,不需设置墩台,故圬工 数量少,造价低,但低路堤使用受到限制。( 2)盖板涵。盖板涵在结构形式方面有利于在低路堤上使用, 当填土较小时可做成明涵。( 3)拱涵。一般超载潜力较大,砌筑技术容易掌握,便于群众 修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涵洞形式。( 4)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但因施工困难且造价较高,一般 较少采用。2. 按洞顶填土情况不同分类涵洞可分为明涵和暗涵。( 1)明涵。洞顶无填土,适用于低路堤及浅沟渠处。(2) 暗涵。洞顶有填土,且最小填土厚度应大于50cm,适用于 高路堤及深沟渠处。3. 按建筑材料不同分类涵洞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及钢筋 混凝土涵等。4. 按水力性能不同分类涵洞可分为无压力式涵洞、半压力式涵洞 压力式涵洞。( 1)无压力式涵洞。水流在涵洞全部长度上保持自由水面。( 2)半压力式涵洞。涵洞进口被水淹没,洞内水全部或一部分为自由水面。(3)压力式涵洞。涵洞进出口被水淹没,涵洞全长范围内以全部断面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