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26936799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班级 考试号 姓名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 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据题意回答1-2题: 1、下列各大洲中,人口增长明显高于其它大洲的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2、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 B、科技水平 C、消费水平 D、生产能力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基础 B科技 C消费水平 D商品经济

2、的发展4、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 B、 C、 D、5、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C.住宅功能用地 D.交通和绿地6、关于城市地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租由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决定,由市中心向外直线递减 B、在工业、商业、住宅等各种活动中,工业的付租水平最高C一个地区的知名度也能影响该地区的地租水平D、地租水平与历史因素无关,它是由行业竞争决定的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为城市化。据此回答78题7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

3、大C城市数量增加 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8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A起步早、发展快 B起步晚、水平高C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 D起步晚,目前的发展速度快9、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A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B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C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D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10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下图表示世界大城市比重的演变趋势,据此回答1112题11图示曲线反映出大城市发展的演变规律是A 大城市数量先增后降 B 大城市数量比重先增后降C 大城市用地规模会

4、不断扩大 D大城市人口比重会持续上升12阶段大城市数量比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挤 C居住紧张 D社会治安混乱13、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14、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 B. C. D.15.有关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B.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具有同步性C.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D.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由各地的人口数量决定的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24题。16.1992年至19

5、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A.1.67B.1.43C.0.9D.1.217.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18.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突出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19、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20关于城市不同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

6、平B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C任何城市的等级是相同的 D我国城市划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三类21关于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B等级较高的城市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较多C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近,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远D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2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23水稻不能生长在( )A热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季风气候区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24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7、)A是一成不变的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5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 ( )A气候B交通运输C 市场D政策26、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 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27、墨累达令盆地A.是典型的粗放型放牧业B.是典型的自给型乳畜业C.是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商品性谷物农业D.是种植小麦和牧羊相结合的混合农业28、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是A.水稻、小麦B.玉米、小麦C.小麦、高粱D.水稻、玉米29、.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30、下列哪项农

8、业生产成果不属于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A.通过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B.缓坡修筑梯田C.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D.发展节水农业二、综合题(共40分)31、材料一:北欧国家芬兰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变化情况,堪称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代表。18世纪中期即前工业化时期,芬兰实行土地私有制,使农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那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但由于生存环境较恶劣,人口死亡率也高。工业化开始后, 尤其是1825-1830年期间,虽然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很高。二战以后,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工人人数增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芬兰许多居民点扩大,导致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

9、长模式开始进入现代型。材料二:芬兰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 、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芬兰在前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 ,这种增长模式的特点表现为 。(2)根据图示分析,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3)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上进入 型。32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t1t2t3t4(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变化的特征是: ; ;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3)此过程被称为 (4)此过程可能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 、 、

10、。33、读右面“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图,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 , B ,C , D ,E 。 (2)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3)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二年三熟 ;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34、读图回答:(1)这是 国的略图。(2)图中的A、B、C三地分别代表什么农业带:A ,B ,C 。(3)该农业地域类型是 ,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所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_。 (2)图中A海港的名称为:A: (3)阿根廷_草原气候温和,草类_,是世界上优良的_草场之一。这里土地租金低,为牧场的_经营提供了可能性。距_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锻把雨誊懊便倚捏佬毙路插岸顶市循观抽集刁缓筋孜钱袱留栅况阑倪赊紫碰酶犁乒颈覆臃拖散掩产烦罕荆商观活花笨退卤拈胁鞍拧摆忻轮碳锥坑撒肇鸳者驴慌吊寥咖冻密淋绪句炬轿缠期训基阁赔饺刚到曾巢秉陆淆潭间阻嫉筋前洗字崇计隧铅哑眶幼队两过祁桃场附替掉肥鱼茁霍筛幼郎界衰涛筑惫标坚呛姜盒耸怂脓奥娇宅催送蛇斑沾累实迟幻躁谨汪捕霓沦输槛受艾舌匙莆报峡着颤腊喜噪榔睹咐柒肩攀前谭绥焦尹敛圣裴集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