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课标解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2693632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课标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课标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课标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课标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课标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课标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课标解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优秀案例姓名:汪彩云 学校:新郑市实验中学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 课题:谈生命 时间:2010年12月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案例设计科目:语文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章节或单元:第三单元 课题:谈生命一、课程标准描述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

2、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7、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解读:本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属于文学作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感受”能力主要是指“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

3、初步“感受”作品的“情境”以及语言特点和风格。“理解”能力主要是指通过“理清思路”、分析“作品中感人的情境”,“理解主要内容”、“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和主旨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能力主要是指通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抒情性语言的表达特点;通过分析运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以及象征手法的作用,领悟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学生这几种阅读能力是在阅读过程中循序渐进地逐步培养起来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篇课文的反复阅读训练逐步得到提高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4、,教师要依据课文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能力训练项目。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二:教材分析:谈生命的核心内容及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分析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在仙逝前不久发表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带有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宏阔形象,鲜明生动,而且文字精练、老到,像一篇精美的散文诗。全文一气呵成,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开篇引出话题,接下来描写“一江春水”“一棵绿树”的生命历程。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理,说出了作者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文章

5、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前提下。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欣赏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解读:本文是一篇散文,语言优美,充满激情,非常适合感情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文的一个核心价值。在朗读训练中,要指导学生“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在诵读过程中,要读准停顿、节奏,读好语气、语调和感情,在诵读中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优美,充满激情。作品兼用对比、反复、比喻、拟

6、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形象的立体感,品味抒情性语言的表达特点也是本文的核心价值。三:单元目标 1、本单元主题是“对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认识,每篇文章都堪称散文中的精品,应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要加强朗读,熟读成诵,朗读中,要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读出节奏、语气、语调和感情。所谓读出“感情”,是指要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都落实到语气的变化上,即读准语气。2、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注意课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理

7、解“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4、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领悟作品的内涵”,感悟、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学习抒情性语言的表达特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四:学情分析联系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分析九年级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的认知水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80%的学生能达到课标提出的朗读要求。在“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方面,有70%的学生具有这种能力。“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50%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才能达到。对第三条要求大部分学生达不到。本篇课文是“散文”,所以,课标中“欣赏

8、文学作品”所提出的要求是教学目标的重点。“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一要求,有40%的学生能够达到。“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有70%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能够达到。基于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散文和基本能力和方法,本篇课文又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对散文表达方式、写作手法、语言表达的特点等,已经有了初步的领悟和感受。因此,在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散文浓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诵读,深入体会作品

9、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分析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分析作品运用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领悟抒情与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和写作技巧;通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感悟抒情性语言的表达特点与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五、分解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文本核心内容和学情分析,特分解谈生命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要读准停顿、节奏,读好语气、语调和感情,在诵读中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10、析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作用与技巧。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对比、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学习赏析抒情性语言及其表达特点。六:目标叙写1、 反复诵读课文,通过范读、录音读、自读、领读等,结合工具书,疏通字词,理清作者独特的行文思路。2、 用心揣摩重点语句,说出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3、 积累精彩的哲理句,感受冰心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七、评价设计(一)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2、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

11、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二)评价任务与设计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提出:“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精读评价“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这就从“宏观”和“具体”两个方面提出了阅读评价的任务,既是“建议”,也是“要求”。根据课标的“评价建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制订本课的评价任务与设计如下:1、评价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目标提出的教学

12、任务和要求,并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目标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任务。2、评价设计: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渗透在教学过程的相关环节,并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八、教学流程预设科目:语文 设计者:汪彩云 单位:新郑市实验中学授课班级:九八班 学生人数:65人课题:谈生命课型:新授 授课日期:2010年11月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理清作者独特的行文思路。2、用心揣摩重点语句,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3、感受作者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二:评价设计:1、学生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先在组内展示,再选典型代表在班上范读,要求要逐渐严格,要能使听众产生一定的感染

13、力。2、通过学习,要对生命本质有一定高度的认识,可以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可以在组内竞赛,能准确地为生命打几个形象的比喻。3、学完后,要能意识到生命来之不易,更加珍爱生命,努力学习,打造美妙人生。布置小练笔来检测。三: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把握文章思路,领会文章主旨。解决措施:找出相关句子不算太难,学生对散文中的抒情议论句还是比较敏感的,要注意发挥同桌、小组优势,通过交流分享,学生对生命本质将有较深认识,这时老师要顺势诱导,及时拓展延伸,学生对生命认识将达到新的高度。四:教学难点:加强语言运用的积累与训练,体悟优美语言所营构的意境。解决措施一直以来,初中学生在语言的敏感方

14、面都有欠缺,或者认识肤浅,领会不到位。老师要多发挥优秀学生优势,通过这些学生的展示来带动更多同学来走近语言、关注语言、体悟语言并学以致用。当然老师还要多创设环境来锻炼学生。五: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新课(1分钟)教师:“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古诗中含有我国一位现代女作家的名字你知道是谁吗?教师:你能知道她名字的深刻用意吗?教师:冰心的确是一位冰清玉洁的作家。谁还了解更多?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介绍。出示课件资料下载2、学生读课文注释和导读,了解题目的含义。(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学生读后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理清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脉络,明白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3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随后检测预习:(5分钟)1、走近“世纪老人”冰心,其原名 ,诗集代表作 ,她的诗集大致包括三个主题 、赞颂大自然 、 。 2、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绯红”“挟卷”“芳馨”“荫庇”“云翳”“一泻千里”等的音形义。3、 速读课文,试着理出文章写作思路。(提示:划出明显的标志性语句,并认真学习其脉络清晰的构思方法。)(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感情。(10分钟)1、老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感知文意和朗读基调。(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朗读指导:朗读的语调应是明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