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所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2693523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资源所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土资源所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土资源所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土资源所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土资源所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土资源所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资源所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上半年来,我所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党工委、办事处的关心支持下,以市局提出的2010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建勤廉队伍,让人民满意”为主题,以创建省“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双保”新思路、新举措,始终把“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方针,高举“旗帜鲜明执法、全力以赴服务”的大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齐心协力,精细管理、集约利用,坚守“双保”,较好地完成了各级交给的任务。一、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促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推动科学发展,

2、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有新招。一月份,根据市局的布置,我所组织专门力量首先对街道范围内的工程建设和土地闲置现状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对照土地出让合同和用地批文,逐个逐宗核实过堂,分类处置,不留死角。二是对区域内今年急需用地项目进行了了解和摸底,对街道招商中已确定并已立项的项目全程参与,对用地规模进行科学论证,对不合理的用地进行限制,从而摸清了用地需求的真实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供领导决策。对于闲置土地和未充分利用土地,敢于动真碰硬,要求企业作出动工建设承诺,落实项目尽快开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能。对于在建项目,严格要求用地单位在

3、批准的用地范围内施工,节约集约用地,严禁异地建设和少批多用。对于已批未供项目,督促相关部门抓紧办理手续,完善材料,早日供地。上半年供地共计8宗,面积34.3273公顷(合514.02亩)。2、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有提高。街道开发土地需求量大,我所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大力倡导合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对闲置土地,由政府依法收回或出面协调后,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市场调节方式,调整给用地急需的项目或用地单位。在去年收回5.7亩国有土地的基础上,今年又收回闲置集体建设土地45.34亩,其中20.34亩已成功转让给我市天和气体有限公司,并已建成投产,另25亩正在报批之中,待批

4、准后,将进入市进行公开挂牌出让。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3、土地市场运作规范。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供地的以外,其他用地一律以出让方式实行有偿使用,上半年街道共公开挂牌出让土地7宗,总面积为20.0593公顷(300.89亩)。成交价4.0566万元。四、规划修编规范科学。新一轮规划修编是否规范科学,关系着我辖区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用地空间的大小,以及基本农田质、数的确保。为此,我们一方面按照市局的要求,科学合理,成片规划;另一方面,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多次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三是基本农田中耕地保护率高,我辖区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759亩,其中耕地面积为742亩,其它农用地面积为17亩,耕地保护率

5、为98%,从而确保了我辖区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高质量,使“二保”工作落到了实处。二、依法保护资源,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随着保障与发展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处理好“双保”责任重大。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我所做到严格土地执法监管,预防和查处并重,严格执法和优质服务并举。1、创新执法工作机制。坚持“防范在前,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土地执法监察长效机制。我所坚持每季度对全街道村主任、村土管员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培训,每次均有较好的村进行经验交流,规范并检查有关台帐的登记,强化所员和村土管员的守土责任,建立村级土管员的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入开展“土地管理模范村”活动。强化信息报告制度,执法动态巡

6、查制度到位,每星期不少于3次,上半年共计巡查129次,做到巡查有记录,处理有结果。对于违法用地决不心慈手软,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办事,该停工的立即停工,该处理的处理,该拆除的拆除,使绝大部分违法用地被遏制在萌芽之时,处理于动土之初。在执法过程中注重横向联合, 主动和市局执法中队、城管执法局联合执法, 并建立了国土、村镇办、村委、城管、派出所、村联防队联动机制,提高了执法效率。同时主动与街道办事处领导加强联系,每月由所主要领导向街道办党政一把手汇报土地管理现状,重大违法用地及时汇报。今年共查处违法用地3宗,拆除违章建筑20多平方米,制止非法占用耕地种树一宗,做到处理一起,震慑一方。2、严格落

7、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大土地法律法规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形成镇村立体监督保护管理网络,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聘请基本农田保护信息员,对基本农田保护进行动态巡查,有计划,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制止,2009年上半年进行动态巡查72次,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少,质量不变。3、营造法制宣传声势。我们利用街道办召开企业投入产出会议之际,积极主动向有关部门宣传国土管理新的动态;利用闲置土地和未充分利用土地调查处置之际,深入厂、村宣传土地利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制作宣传板报、悬挂横幅,有线电视节目播出宣传标语等形式,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格局,增强干群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

8、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依法依规用地,提升人民群众依法用地的素质,营造了良好的管地、用地氛围。4、信访办理及时高效。信访工作着重从管理规范、网络建设、现场处理入手,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设立举报箱,镇、村、所领导及时到现场处理来信来访。接待群众来访时,全面落实“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认真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对来信来访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并做好对上访者、来电者、来信者的保密工作,实现上级部门基本满意和人民群众基本满意。切实化解矛盾,杜绝越级上访、重复上访,保持社会稳定。上半年共处理来信3起,结案率达100,无群众来访,基本达到了国土资源信访“四无”镇的要求。三、热情服务,创人民满意

9、所,形象好1、热情服务,工作到位。土地登记工作的好坏、能否及时准确交付用地单位和个人,直接关系到国土形象的好坏。为此我们一是坚持微笑服务;二是坚持按程序办事,严把初审关,保证登记质量;三是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四是坚持承诺到位。上半年共登记办证1204本,分割登记2667本。2、档案完善,管理规范。在保持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省特二级标准的基础上,对档案进一步整理完善,使之分类科学,组卷合理,编目齐全、准确、规范,排架科学,上半年归档89卷。查档35人次,查阅档案78卷。3、剩余土地,精确管理。我所对全镇75个已撤销建制的村民小组的剩余土地及时与村委会签订撤组后剩余国有土地委托管理协议书,并进

10、行全面核对清理上图,实现撤组剩余土地的数字化、规范化、精确化管理。积极做好剩余土地的督促巡查工作,杜绝违法用地的发生。新征地使用剩余土地,严格按程序报批。4、强化学习,提高素质。我所坚持每周召开所务会,布置工作与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相结合,提高所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学习政治理论,广泛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认真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全所人员坚决克服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决克服畏首畏尾的思想,增强攻坚克难的决心;坚决克服狭窄视野的局限,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观念,脚踏实地做好国土资源管理的每一项工作。 6、作风转变,效能提升。我所确立“尽责、高效、

11、阳光”的服务理念,勤政廉政,对土地抵押、项目供地等急事,实行专人负责制,全程跟踪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公示办事程序和要求,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及时处置各项问题,提高群众满意率。虽然2010年上半年我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如何进一步提高执法力度、杜绝违法用地的发生;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等等。我们将在今后加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在争先创优、优质服务、执法联动等方面下功夫,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巩固成果,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严格落实问责制。进一步加强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各级基层领导的依法用地意识,建立问责、联合

12、办案机制,依法管地用地,严肃查处各种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把违法用地遏制在萌芽状态。基本农田务必做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严格落实问责制,对发生重大违法占地的单位和主要责任人追究党、政责任,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二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下半年要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加强建设用地全程管理,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同时,对内挖掘潜力、盘活存量土地。第三进一步提升国土形象。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理念,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树立良好形象。第四争创先进满意所。加强学习,广泛开展“读好书,做模范”主题活动,上及组织种类政治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注重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创新工作,努力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年内争取被评为无锡市局人民满意国土所。总之,2010年我们将继续高举“旗帜鲜明执法、全力以赴服务”的大旗,认真履行职能,加强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开拓思路,务实创新,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谐国地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市国土资源所二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