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26909430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加快_市服务业发展,依据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市城市总体规划(20_3-2021)和_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_3-2021),编制_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本规划旨在指导“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规范服务业行业秩序等,充分提高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达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本规划是_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服务业相关各级各类规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

2、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创第三产业新优势,突出了_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对_市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十五”期间,_市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快。增加值由20_1年的681.0亿元稳步增加到20_5年的1181.0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9%。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_1年的9.145.345.6调整为20_5年的7.742.549.8,20

3、_5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9%,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二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服务业体系。“十五”期间,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主要支撑,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_1-20_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52.80%、52.20%、51.90%、51.24%、47.2%。与20_1年相比,房地产业的比重由5.5%上升到1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由1.6%上升到3.1%,其他行业也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特色突

4、出,逐步形成了一批优势品牌。三是就业吸附力增强。“十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比重由20_1年的34.1%上升到20_5年的36.9%,就业结构逐步与产业结构发展同步,20_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742.549.8,就业结构32.330.836.9,服务业的发展正在带动从业人员的同步增长,成为_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但是,_市服务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总体发展水平相对偏低。从增加值总量来看,_市服务业增加值虽然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与直辖市和其他14个副省级城市相比,显得偏低,20_5年排名第八位,其增加值只相当于上海的25.7%,北京的25.6%,广州的40.6%。同时,服务

5、业占GDP的比重是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而20_1-20_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5.6%、45.9%、46.1%、45.5%、49.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城市60-70%的比重,也低于20_0年全球平均水平61.0%。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_市服务业结构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服务业虽然正在兴起,但在服务业中占的比重都不大,经济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20_5年服务业内部构成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三大传统服务业占据了整个第三产业的37.6%,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总体看来偏小,尚未形成规模,同时,_服务业知识

6、密集程度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服务业知识密集程度可用服务业投资中信息与通讯技术设备投资比重来衡量。1980-1990年,加拿大和美国的信息与通讯技术设备投资占服务业总投资的比重从13%上升到15%,而_市20_2年这项投资的比重才达到5.2%,大大低于加拿大和美国1990年的水平。三是区域产业缺乏较强的关联度,服务企业总体竞争力较弱。各行业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没有形成区域分工、协作发展的合理模式,各城区错位发展态势不够明显,城区与郊县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补发展局面。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较少,平均规模较小,在组织规模、服务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

7、存在很大差距,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内著名的企业集团。而且,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低,海外资本对服务业规模化投入仅限于零售、酒店、房地产,其他服务行业仍未形成海外投资热点。(二)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_市加快发展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是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十一五”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服务业领域正在按照“入世”承诺逐步扩大开放,服务贸易承诺将逐步兑现,因此,在“十一五”期间,_在服务业领域吸引外资力度将增强。对外开放将引进竞争机制,促使国内及本地服务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也为_提供了一个吸取发达国家先进

8、技术的便利途径,开辟了一条引进资金、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成熟的管理制度和建设经验的道路,为本地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提高_市服务业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旅游、外贸、中介服务机构等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使这些领域的竞争国际化,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二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_市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_建设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将加快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的服务型经济将得到全面发展。特

9、别是随着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全面启动、总部经济的打造、城区危旧房改造步伐的加快,将为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商业餐饮、房地产开发、邮政电信、社区服务、文化体育业等服务业创造出更广阔的空间。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汽车、住房、教育、旅游、信息等消费需求将加速增长,成为消费的新热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而且在“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将会加快,将增强人们消费的愿望和能力。四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迅猛发展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十一五”期间,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

10、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将得到改造和升级,焕发新的活力。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各行业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应用水平大为提高,新的服务方式将出现,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潮流。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主动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和服务市场开放的新形势,把握国际上现代服务业业态扩张的态势,积极吸引服务业向_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

11、和空间布局,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提高服务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巩固和增强_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二)基本原则。1.优化结构,提升档次。整合现有服务业资源,保持既有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实行增量推动和存量调整,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提升_市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2。统筹城乡,强化就业。在_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下,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致力于能够提供大量满足城乡就业的工作岗位,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渠道,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城市化质量稳步提高。3。政府导向,市场运作。服务业的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并重。政府应致力于为服务业的发展营

12、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并在政策框架下自主发展。4.发挥优势,联动发展。进一步扶持壮大服务业内的优势产业,强化和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增强聚合辐射功能;充分发挥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流通、融通、智力支持等功能,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联动的发展机制,增强产业渗透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5。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根据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在_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的功能分区基础上,对服务业进行合理布局,引导不同功能区域重点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服务业,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相对集中的服务

13、业空间组织体系。(三)发展目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到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_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到2021年,会展、金融、信息、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运行环境逐步完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到2021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业发展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运行环境。三、空间布局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禀赋条件和服务业发展的不同程度,结合城市总

14、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依据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全市服务业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配套发展区、特色发展区3个功能区。(一)优化发展区。指发展基础好、服务业比重大、辐射带动范围广且土地开发密度已经很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城南、城东副中心。该区域作为服务业优化发展的重点区域,要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和竞争能力。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大力发展投资型和决策型总部经济,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发展绿色休闲产业。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研发机构聚集,提高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水平。形成中央商务区(CBD)、休闲商务区(RBD

15、)、科技商务区(SBD)、文化旅游休闲中心、会展中心、商贸中心和信息服务基地。着力发展以大型百货和大型超级市场为主的商贸流通业,打造西南的商贸中心。发展现代化品牌化的餐饮业,成为“美食之都”的核心区。发展以金融业、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商务,巩固和提升金融中心地位,打造“会展之都”。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发展城市文化旅游。合理设置市域性专业型的物流服务站,建设城市商贸配送中心。注重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并行发展。(二)配套发展区。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聚集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与中心城区形成走廊式组团发展格局的区域。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高

16、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域重点发展与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公共交通、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等服务业。本区域的房地产业以特色鲜明、环境优雅的中高档休闲住宅房地产项目为主,在温江、双流、龙泉等条件具备的区县优先发展。作为物流业的重点区域,将在具备多式联运的航空、铁路枢纽附近规划建设三个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在公路货运主干道与绕城高速公路交汇的东、南、西、北方向建立四个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发挥温江花博会场馆的会展载体作用,承办以花卉、花木为主的特色会展。发展依托生态环境、结合第一产业的绿色观光休闲业。积极发展与工业和当地居民生活配套的商贸业。(三)特色发展区。指优化发展区和配套发展区以外、区位优势不明显、但具有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的区域。包括崇州市、邛崃市、都江堰市、彭州市和新津县、蒲江县、大邑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