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26900337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 一、激发朗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激发学习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儿童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对朗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朗读之中。1创设情境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挂图、录音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采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例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同学们被优美的情境所感染,好像自己就是小壁虎,在爬呀爬。2表演读。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模仿小动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教要下雨了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我让学生戴上小燕子、小白兔、小鱼、小蚂蚁的头饰,边朗读边体会这些小

2、动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表情,再把它们表演出来,这样,学生越读越有动力,越表演越有劲头。3比赛读。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进入最佳读书状态,展示朗读的最高水平。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竞赛的心里特点,我在班级中进行朗读比赛,形式有小组赛读、男女赛读、挑战读等,比谁的声音好听,谁读得美。二、教给读书方法,使学生“会读”当大多数学生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时,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这时,教师要趁势交给学生读书的“金钥匙”,变“我要读”为“我会读”。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我采用更多的是范读引领法,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老师的范读和录音带,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朗读“模式”,迅速捕捉到朗读的基调和

3、语气。特别是教师动之以情的范读,定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的念头。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想想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一个角色,就会有恰当的表情,就能读出抑扬顿挫。如胖乎乎的小手一文,妈妈下班回来,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读这句话时,想一想,你自己帮妈妈干完了活,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是不是眼睛笑眯眯的,嘴巴合不拢;听了妈妈表扬你的话,心里是不是美滋滋的?想好以后,再来读这句话,就会笑容满面地读出夸奖、喜爱的语气来。三、多 用个别朗读,少用齐读。在朗读教学中,为了渲染气氛或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刚接触词篇的朗读,会遇到各种障碍,所以往往较多采用

4、“齐读”,使这种形式占压倒优势。叶圣陶先生倡导读书要“潜心会本文”“语语悟其神”,李伯棠、张庆都不太主张课堂上多采用齐读,因为个人的理解不同,在感情处理上不能强求一律。齐读时既要读得齐,就势必要带上某种节拍,容易形成唱读,为此应少用齐读,多用个别读,让学生自己走进“原汁原味”的语言,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当然,恰当使用齐读,精心指导,也可使训练面广,加强朗读气势,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 四、.教师要加强领读和范读。儿童的模仿性很强,教学中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范读时要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学会断句,领会文意,展开想象,还能体验情感,发展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