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闻传播论文节目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1KB
约4页
文档ID:426307401
新闻传播论文节目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_第1页
1/4

节目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 节目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 O张沈平【摘要】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有着很大差别,他们的主持表现是一种非角色表演 本文介绍了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时主持人非角色表演的看法;探讨了非角色表演在实践中的得与失,提出节目主持人要把握非角色表演的分寸,努力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非角色表演所谓非角色表演,是节目主持人根据节目定位,有选择性地展现自我真实个性的表演方式,是主持人塑造优良气质、传播科学知识、释放综合素质、形成独特风格的有效手段在节目中,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贯穿始终且决定成败一个主持人的“表演”能够自然到位、恰到好处,会使节目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观众爱看,进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建立起节目与观众的情感桥梁 一、西方学者看非角色表演 美国的《电视表演》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电视不像戏剧,一般不要求表演者展现某一特定角色作为信息和娱乐媒介,许多电视节目要求的是‘人物’而不是演员一个人物化的表演者可以是采访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新闻广播者、故事讲述者、演讲者;而演员是创造各种性格类型的表演者,多数总要有点不同于自我人物化的表演者给人的印象则是:他们在摄像机前后都一样,他们不是塑造角色,而是表现真实的自我”。

英国的罗伯特·蒂勒尔在他所著的《电视新闻的采制方法》一书中谈到,演员面对摄像机演戏时,他可以不去理睬摄像机和观众,只管自己进人角色就行节目主持人则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他表演的是自己 以上英美学者观点说明,早在很久以前外国专家就已经承认了非角色表演在主持艺术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这一点在新闻媒体,尤其是西方新闻媒体的发展历史上也是有证可查的 二、主持人非角色表演的形成 回顾世界电视发展史,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36年11月2日正式播出,这一天成为世界电视的诞生日 电视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真正兴起要推迟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播音员直到1955年9月4号才首次在屏幕上亮相 值得强调的是,播音员和主持人有着很大差别播音员、主持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在不同的传播理念的影响下相继产生的不同传播形态作为电视媒介联系受众的纽带,他们虽然共同担负着传播信息、宣传政策法令、普及知识、提供服务、串联节目等任务,但他们属于不同的范畴,是电视媒介根据不同节目表现形态的不同需求而设置的不同的传播方式 在电视新闻发达的美国,播音员被称为Annoucer或Newscaster,《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播音员的解释为:在电视或广播中播读信息和新闻的人。

播音员的职能是将文字信息经过二次加工转换为有声语言,就是把新闻读给受众听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Anchorman”这个术语诞生于1952年唐纳德·帕内斯主编的《美国新闻百科全书》(1982年版),意思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关键人物,各种仪式的主宰,节目中的‘明星”’ 节目主持人在英语中被称为Host(男主持人)或Hostess(女主持人)即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现场的“主人”,介绍嘉宾、引出话题的人节目主持人是在有现场嘉宾或观众的节目中引见嘉宾,调剂话题,控制主题走向和节奏进程的人比如主持访谈节目《芝加哥早晨》的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莉,以及在《拉里·金直播》中始终穿着吊带裤的拉里·金,他们都是采用录播或直播方式,通过现场或非现场访谈,借由与当事人的问答,让受众得到关于事件的形象而逼真的信息进而了解新闻事件的真相可见,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区别是:前者的主要功能是“读”,而后者的主要功能是“介绍” 从以上对于二者的定义来看,播音员的个人发挥空间少之又少,而后者却可以进行大量的加工修饰,这就为节目主持人提供了非角色表演的可能性也正因为如此,电视节目主持人首先诞生在美国的娱乐节目而不是新闻节目当中,他们被称为Emcee o真正的Host出现在1948年12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节目《天才展现》中。

演播室被布置成家庭会客厅,主持人阿瑟·格弗雷自己以“主人”的身份出现而斯毕瓦克主持NBC著名新闻专访节目《会见新闻界》是作为电视新闻辩论节目的主持人出现的,他的对面坐着两位政治嘉宾,是地地道道的“Newshost”(新闻节目主持人)特别是在斯毕瓦克的出现之后,众多的广播公司尝到了这种播出模式的甜头,开始要求自己的主持人和节目效仿起成功的例子,逐渐使得主持人和播音员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清晰,从而进一步导致了非角色表演的形成 三、我国学者看非角色表演 1986年,在北京召开的“节目主持人专题研讨会”上,我国学者壮春雨提出了”节目主持人的表演,是一种无角色表演”的论点之后他撰写了“非角色表演论”其内容大概是:主持人工作的关键字眼是“显示”而不是“塑造”显示与节目内容、风格相吻合的自我的优秀部分每个人的自我是由多方面组成的,节目主持人不可能也不应该把生活中自然形态的自我统统带到节目中去.他们总要根据节目的内容,根据他们所在媒体对将要传播的内容的态度,或扩充自己的某一部分,或收缩自己的某一部分,把经过筛选的自我显示出来一个成功的节目主持人,首先是因为他们能清晰完整地了解自我,知道选择自我的哪些方面来显示,并能在节目中把握何时显示和显示到何种程度,分得清表演和扮演的界限,分得清口齿伶俐和油嘴滑舌的界限,分得清热情大方和轻浮卖弄的界限。

因此,准确而恰当地显示自我,便成了主持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争论也由此展开,其后的两三年,学术刊物上的许多文章更倾向于“主持人是非角色表演”的观点这即是非角色表演在我国的起源 四、节目主持人是否存在“表演” 做为个体的人—节目主持人当然有其多重属性,但是在节目中,主持人所显示的必须是符合节目要求的公务性的自我可以这样说,主持人在屏幕上彰显的形象,是个体属性筛选之后的效果,而这一彰显的过程应该包含表演成份比如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在节目中的语调、表情、动作,既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又鲜明的彰显出她本人的个性特征但试想,生活中的她也用同样的语调、表情来对待家人和朋友,显然不合常理因之,在以感染受众为目标的工作中,主持人筛选了个体属性,并不是简单的适应工作要求进行自我调节,而的确是一种表演创作 由此可见,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是存在表演的也不难看出主持人和演员的本质区别:演员的任务是塑造不同性格的角色,与自我是分离的,他们在摄像机前后是不同的“两个”人,他们的表演是“角色表演”;而主持人的任务是通过真实的自我表演来传达节目内容,他们在摄像机前后应是同一个人,他们的表演是“非角色表演”像曾经是央视《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曹颖,当她做为主持人在主持《正大综艺》节目现场时,是“非角色表演”。

而当她与陶红合作,同样在《正大综艺》节目现场表演小品时,就是演员式的“角色表演”了 五、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握非角色表演的分寸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电视行业、传媒行业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超乎想象利益的驱使,为节目主持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被要求不断强化非角色表演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握分寸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控制、自我塑造的过程主持人出现在屏幕上时,通常被局部放大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生活中很细微的表情习惯,都会被清楚地展现出来让人品头论足,所以必须控制不良习惯、不良情绪再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只有当观众内在的社会经历和情感流动节奏与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达到对应的时候,才能引起心灵的共鸣,才能产生愉快和美感因此主持人的表演只能淡化自身个性,塑造自然、得体、不造作的表情和语言,积极寻找贴近受众的契合点,以求引起他们的正确反响 当然,魅力构成有多种因素,潇洒的仪表、渊博的知识、善辩的口才、机敏的反应等等,善于运用本人的特点进行恰到好处的非角色表演,是使节目获得成功的重要方面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不论主持哪一类节目,也不论主持哪一档节目,以节目定位为标准是永恒的原则过分的表演,甚或设想创造一个游离于节目定位之外的,甚至是刻意讨观众喜欢的自我形像,注定会失败。

六、非角色表演在实践中的得与失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涌现出许多为广大观众追捧的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李咏、黄健翔等主持人,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善于非角色表演 敬一丹曾经说过:“我不可以随意的笑”她在为节目定位做出正确的筛选,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李咏最早给人们留下了比较另类的深刻印象荧幕里的李咏总是身着一身花哨的西装,留着长发,他反应快,幽默感也无疑为他增色不少但是他的个性风格也曾给他带来过一些批评,有些媒体和专家就曾说他的个人风格过于强烈,以至于喧宾夺主对此,李咏说:“我的任务就是通过我的表现,我的主持,为广大的观众带来快乐现在,我做到了,至于我的风格被别人批评,我并不在乎而且,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延续我的个人的这种风格是的,正是李咏的非角色表演为观众带来了快乐和欢笑李咏也依靠这一点,连续数年获得了央视最受欢迎主持人的殊荣 再说争议性极大的黄健翔他从一出道就被很多观众所喜欢和欣赏,幽默、机智、直率,甚至在媒体眼中都毫无瑕疵他口语化的主持方式也引领了新体育节目的潮流但也恰恰由于他的一次角色把握失位,在节目中放大了自身直率的个性,脱离节目主体,让自己等同于一名普通球迷而在2006年世界杯转播中口无遮拦的大喊大叫.而不被多数人认同。

俗话说:犷篡漏撇“演”砸了!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主持人需要个性需要表演,但是要把握好“度”非角色表演也讲究控制 七、努力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 主持人非角色表演是一种长时间的“公益性”演出,必须时刻保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我是公众人物并制定出符合身份的行为规范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人手 1.仪态仪态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何况公众人物在众多的主持人里,像倪萍,董卿等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自己亲和的状态,使观众们对她们亲切又喜爱而塑造仪态保持仪态,所要依靠的一方面是自身先天良好的外在条件,另一方面就是后天的文化修养以及气质培养 “修身养性” 2.表达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程度应该是超越大多数人语言流畅,口齿清晰已经对他们是起码的要求,他们还应当不时有口吐莲花,字字珠矶的表现甚至有的话都有可能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现实社会里最吸引眼球的那批人之一 3.形象主持人要追求健康公正的形象、积极的状态、智慧与善良,去创造具有正确引导意义和健康向上的电视文化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可以在生活中得以延伸公平正义、捐资希望小学、为百姓讨回公道等社会行为,也是建立良好个人形象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伊丽莎白·蒙克:《电视表演》,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罗伯特·蒂勒尔:《电视新闻的采制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3]新华出版社编样部:《新闻工作手册》,新华出版社,1985年必(作者单位:江苏广电总台)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