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文 儒学的产生发展(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2628223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论文 儒学的产生发展(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学论文 儒学的产生发展(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论文 儒学的产生发展(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论文 儒学的产生发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论文 儒学的产生开展2 儒学的核心观念 儒家最核心的观念就是道德。它把解决社会一切问题的基点放在道德上,这表达了儒家的本质特征。儒家把道德视为解决一切人生、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把道德视为维系家庭、国家、社会存在的最根本性的原那么。所以道德的修贤性是儒家的第一命题,就像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就像基督教的原罪,是它的第一命题,是它最重要的命题。道德的理想主义就是人人都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君子,到达天下大治和天下太平。不断地做善事,不断地进行道德的实践,终会体悟到天地之道,就会与天地合一,这是儒家的一个最根本的观念。儒学的主要内容道是儒家的理念系统,学是儒家的学问系统,政是儒家的管理系统,行是儒家的标准系

2、统。道。儒家的道就是儒者自己的行为方式。从孔子开始,就认为在所有行为之中治理国家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为,治国平天下之道就成为儒者之道的核心内容。修身是治国的前提,儒家的道落实下来,它的关键点就是人之道,儒家讲究人性本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儒家强调人完全可以自救,不需要那样的一个上帝。人性本善,人没有原罪,人人都是一样的。我去做尧舜那样的事情,我就可以成为尧舜。我要去做桀纣那样的事情,就会成为小人。所以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完全取决于自身,自己是自己的雕塑师。学。儒家非常注重学习,认为学习一定要抓住一个东西不放,博学、慎问、慎思、思辨、笃行。主张人通过学习来彻底地改变自身,使自身由愚而明、由弱而

3、强。学习的过程是我们生命的再生和再造的过程。儒家还非常强调在兴趣中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政。政是儒家的管理系统,儒家认为如果没有一套政府机构来进行管理,让每个人放任自流,那就是纯自然的状态。纯自然的状态就是动物界,而不是人类社会。所以只有实行有效的管理,才能把人和动物界区别开来。儒家强调只有在差异当中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要使一群人形成一个团队,就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能力给予不同的名分地位,使其形成一个目标一致的群体。儒家认为天下不能一人独任。君相分工明确,才是治道之要诀。还需要“为政以德,为民表率,用良好的德行来治理。行。君臣父子、三纲五常、忠孝仁义是内在的道德要求。这些

4、内在的道德要求表现出来是什么样子,需要一个外在的行为标准。这个标准也就是礼。礼要得到遵守,首先要被制定出来。礼要合情合理,才好被人们遵守。制定这套标准是圣帝明王的事业。儒术独尊以后,协助帝王制礼就成为儒家最重要的事业。以礼治国、以礼事神,都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分,也不能达不到要求,这就是中庸。中庸之德就是正确行礼之德。君臣以礼治国,以礼行事,君像君,臣像臣;父守父道,子守子道,夫妻、师生、朋友都各守其道,“克己复礼,这就是仁德。儒学的主要经典、四书:?大学?政治哲学、?中庸?思维方法、?论语?、?孟子?。“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

5、,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熹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和称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自早期儒家的4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大学?是儒家思想系统的纲领性文字,一千多个字,概括出了儒家文化的一些最根本的特征、根本的面貌和根本的观念。?中庸?是儒家的哲学书,讲天人性命之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天赋予的,人和天有着共通性。天所给予我们的在儒家看来是我们的善性,本着人的那种善性而行,就叫做道。?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

6、典。?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2、五经:?周易?哲学、?尚书?史学、?诗经?文学、?礼?伦理、?春秋?政治学。?周易?,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周易?形式上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约1500多年。根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诗经?,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聚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原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礼?,又称?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春秋?,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3、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