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后现代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26078965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的后现代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态学的后现代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学的后现代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的后现代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学的后现代化生态科学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学科, 如果海克尔1869 年提出“生态学”概念作为其产生的标志,从创立至今才经历了150 多年的历程, 它已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 提供了美学、伦理、道德和思想方法的见解, 并发展成独立的学科, 成为现代生态学。由现在正在举行的第七届现在生态学讲座,我们忆起第六届现代生态学讲座,从全球变化背景下,对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响应与反馈、全球变化背景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水文、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区域生态管理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从不同时空尺度、不同学科角度探讨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的响应以及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适应性管理对策。现

2、代生态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急需一个出口。后现代思潮几乎已经席卷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科学也不例外。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的出版, 使这个问题的研究从“潜”到“显”, 尤其是作为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科学的出现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后现代科学浪潮中, 生态学被认为是其中的“基本模型”。它自产生之时在科学的群体中就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物,虽然是一个比较难以证实的存在,但是它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魅力。生态学作为一门处在自然科学边缘的学科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意蕴。生态学被看作是建设性后现代科学的代表。生态学思想的有机整体论对机械还原论的超越、关系本体论对实体论的超越以及它具有的科学的“返魅”特征都是其后

3、现代意蕴的重要体现。后现代生态学的作者Daniel R. White认为, 生态危机是“在全球性尺度上的坏作品”, 因为其仅仅从人类的单边主义出发, 很少考虑其他生物。直接后果就是不仅对人类生存而且从技术角度而言, 都是灾难性的。他认为, 生态危机的产生与自然被认为是无意识的、可随意处置的对象, 和将自然看成是柔弱的, 具有女性特征的, 只能充当服从的角色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关系。在这种思潮的主宰下, 文明仅仅从逻辑的( logical) 、理性的(rational) 角度去解释, 而从未想到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生态科学是一种与现代分析科学的认识论模式完全不同的整体的思维方式。当然, 生态学家们

4、在其研究方法上需要并使用分析。他们需要对复杂的化合物进行化学分析, 对港湾系统进行地球物理学分析。但对于生态学家们来说, 这些分析永远是达到一种更广阔目标的手段, 这一目标就是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保持生态系统的意识。生态科学涉及一种实在观, 它与从现代科学中阐发出来的毫无生机的、异化的形象截然不同。后现代的实在观点来源于生态学对世界形象的描绘: 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和无机体密切相互作用的、永无止境的复杂的网络。在生态学家的世界中, 价值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同时, 与被研究事物相异化的现象也得到了克服; 生态学家本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从积极参与科学而不是漠不关心的观察者的意义上讲,是

5、精神将生态科学与其他学科截然分开。一种致力于当今社会的改革、热衷于唤起一种新意识的生态运动的兴起便不是偶然的了。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 生态科学与它已经背弃了的现代观念的方法和信念都有本质上的不同。但生态学的价值观并不憎恨人类。 这一点与现代科学培育的控制意识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生态意识的基本价值观允许人类和非人类的各种正当的利益在一个动力平衡的系统中相互作用。世界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源库, 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 而是一个有待照料、关心、收获和爱护的大花园。“生态学”这个语词涉及对事物之间特别是有机体及其整体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承认相互关系因而承认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

6、对人的尊重甚或亲敬其他被造物,并可能对它们有一种亲切的感情,是“生态学的态度”应有的观念。科布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连续性。内在价值不只限于人类,构成人类存在的各种关系也不只限于人和人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以及其他创造物之间的关系。人类的一切都与自然相关,人与自然的这种连续性也包括了人与其他创造物之间的连续性。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倡导一种“整体性的世界观”,强调“事物的相关联系性”。它昭示人们:我们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中,而且包含在自然中。事实上可以说,世界若不包含于我们之中,我们便不完整;同样,我们若不包含于世界之中,世界也是不完整的。“那种认为世界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存在之外的观点,那种认为我们与世界仅仅存在着外在的相互作用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格里芬认为当代科学的新发展,已否定现代化研究了现代科学的机械论与还原论、唯物论,现代性已造成生态危机和精神文明的衰落。他主张:人和自然万物不仅有外在的物质方面,而且有内在的“意识”或“智力”,作为动力因、目的因,实现宇宙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进化,因此应当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因此,后现代的生态学的世界观是一种系统的和整体的世界观,它能够指导人类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