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25958772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每过环形山谷,左顾右盼 , 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坡,有时显得险而美,有时却险而不美,美与险并不是一回事。B .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C . 父亲老实厚道低声下气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D . 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心力交瘁 , 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2. (2分) 下列句中,没

2、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由于总统查韦斯逝世,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使委内瑞拉国内形势成为焦点。B . 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斩获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C . 刘翔、李娜、孙杨等,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在原本难觅中国人身影的领奖台上大放异彩。D . 公款大吃大喝现象越来越隐秘的根本原因,是党内某些同志心中没有百姓利益造成的。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9七上柯桥期中) 根据拼音填写词语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jng m_、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qng s_

3、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yu yun_的情思。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 (2017九下高台期中) 古诗词名句默写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现实生活中坚守高尚的节操。苏轼水调歌头中体现诗人积极人生态度、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诗句(连续两句): 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 (1分) (2011杭州)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生活是一面镜子

4、。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_ , _ , _。五、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 (2019八下保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

5、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水尤清冽_犬牙差互_(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 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4)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 (2017九上东莞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书谢御史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

6、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注】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ng):竹杖。(1) 选出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最准确的一项( )A . 有个宠奴叫常乘和车一起出去,人们都回避他,没有人敢反问。B . 有个姓宠的奴才经常乘车和别人一起出去,别人都躲避他,没有人感坐他的车。C . 有一个受宠

7、的奴仆常乘和坐车出门,人们都躲着他,不敢问他到哪里去。D . 有一个受宠的奴仆经常乘坐和珅的车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2)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3) 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谢御史有哪些优秀品格?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15分) (2017九下会宁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迟到的牵手清扬婉兮风来了。城市的风,从各条巷道各个角落匆匆奔至,厮绕纠缠,拥挤一如街道上的车和人。母亲在看。看马路对面那家“大自在佛具店”,那是她想去的地方;看眼前的车水马龙,那是她必须穿越的一个阵。这条马路,北端斜斜伸向一条河。南头最近的十字路口

8、也得走一刻钟。所以,母亲别无选择。母亲来自伏牛山,那里满眼是绿树青山和各色庄稼,没有这么多的车和人。母亲说,车真多,这人咋都在街上哩?山村的路多是土路,坑坑洼洼,歪歪扭扭,近些年修得像模像样了,但也没有这么漂亮。母亲说,路真宽,真平,能照出车影儿了吧?但这美丽的路,母亲显然不敢过。她站了许久,左右张望,没有一辆车为她停一停脚步。我就在母亲身边,我想牵上她的手,亲亲热热走过马路去,像别的母女那样。可是,母亲不看我,只看着马路,脸上有淡漠,还有倔强,如我幼时看惯的样子。而我,也一如幼时,只能看着她的手而已。牵手,于我们母女,生疏至旁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在故乡那个小盆地里,多的是大山小山沟沟坎坎,多的

9、是黄土地乱石滩,独独缺乏温情。那里的孩子与田野上的花花草草,与满地跑的小猫小狗没有两样,都是望天收的自然生命。大人们忙大人的事,孩子们玩自己的,即使有时被指使干点儿大人的活,也没有手把手教这回事。也有被母亲拉了手扯回家的,但大抵是挨打的前奏,与牵手的柔情毫不相干。在那些母亲中,我的母亲又是个性最刚的一个。她幼时失父,战乱年代携一弟一妹颠沛流离,稍稍大些就开始帮我的外婆撑起家门。在长辈之命、媒妁之言下,她嫁的是连看也不愿多看一眼的人,只能忍受着外人的嘲谑勉强度日。国家提倡婚姻自主后,她顶着依然保守的乡民们的诋毁,冒着族中长辈们的谩骂,毅然决然与我的父亲重组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她独自应付生产队的活

10、儿,抚养我们姐弟五个,还得照应外婆一家人。白天干强壮男劳力的工作,晚上在油灯下纺棉、织布、缝衣服、做鞋子再苦再难也要让家人体体面面地立于人前。长期的生活磨砺,特殊的人生经历,使母亲有了刚强的性格,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处世方式。她克己,律己,做事力求完满,绝对不给人挑出错来。对自家孩子要求尤其严格,甚至于苛刻的地步,只要与人发生争端,千错万错都是自家孩子的错,不问缘由先打骂一番。所以,我们都很怕她。我是老小,据说挨打最少。尽管如此,即便是跟了母亲去谁家吃酒席,我也是小心地跟在她后面,亦步亦趋,诚惶诚恐,生怕一不小心出了差错。对于母亲的手,我只能远远观望,暗暗揣想;牵手,那是梦里也不敢企及的,不招来一

11、顿责打就已经很是满足了。那时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一切似乎理该如此。今天我却有些伤感了。母亲已经七十,我也不再是那个跟在母亲身后的小女孩了,岁月把一切掩埋在一个叫做七里坪的地方。也许有些事已经改变了,在我所看不见的地方?譬如,父亲去世后,母亲偶尔流露的脆弱?譬如,这两年母亲渐渐显出的温情?老一辈的感情表达是典型中国式的,花落不闻,水流不动,深潭一般波澜不惊。【A】母亲的手就在眼前,青筋暴露,皴皱瘦削,老人斑星星点点,或隐或现地昭示着苍老。这样的手,今生我还能再牵几次啊?还迟疑什么呢?我伸手过去,两寸,一寸将要触到时,我的女儿喊了她外婆一声,母亲回过头来看向人行道。我的手偏离了方向。便就势搀住母亲的

12、胳膊,心里同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B】“咋了?咋了?”母亲一边问我的女儿,一边使劲甩开我的手,用惯有的语气说:“哎呀,干啥哩?冇事儿,我冇事儿!”母亲还是那个刚强的母亲,我怅然若失。想起朋友介绍我看的一篇文章来,题目好像就叫“牵手”,大概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写的吧!也是过马路,也是牵手,原本是自幼与母亲牵手走惯了的,这一天却突然不肯再那样,因为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母亲的失落溢于言表,孩子尽收眼底,回顾十几年在爱中成长的点点滴滴,经过一番中国孩子常用的思想斗争后,孩子重与母亲牵手过马路,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溪流永远急着奔向大海,浪潮却总想重回陆地。那个不知珍惜的孩子呵,那个柔情无限的母亲呵,那

13、个可爱得令人神往的故事呵想着这些,我笑了,笑自己已过而立却突然作小儿女状,矫情了些呵。再注意母亲时,我看见她终于要过了。她小心地探出一只脚,像春汛时过村前那条翻水桥先试深浅一样,保持重心靠后,以便随时撤回。过了许久,没有发现什么危险,母亲便试着伸出另一只脚一辆雪铁龙正好疾驶而过,那刺耳的尖叫声明显带着警告,把母亲吓得连连后退。我被母亲的神态吓得赶紧过去,忙乱中不觉伸出了双手,母亲一把抓住,立定身体,大大地喘了口气。女儿在一边笑起来,大约是笑外婆被汽车吓着。母亲也笑了,脸上讪讪的,还强自镇静着,但并没有松开我的手。现在,母亲的手就在我的手中了,并没有文学作品里描述过无数次的那种柔滑母亲老了那手只

14、是一味的干燥粗糙,刺刺的,但是很温暖,是血肉相连的那种暖,一直暖到心底最深处。现在,我要过马路了,牵着我的母亲的手走我们的路了。真希望这马路再宽些再远些,让我牵着母亲长长久久地走下去,走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走出她艰辛的人生,走出一段细腻温情的晚年。现在,我的右手牵着年迈的母亲,她的身体半倚着我,脚下亦步亦趋,正如一个需要扶持的孩子一般。我的左手牵着年幼的女儿,那是母亲和我血脉流向的又一个。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牵手的幸福却已满满的了。现在,现在我说不下去了!秋日暖阳里,我突然想流泪:可是,母亲呵,我情愿你不牵我的手,情愿依旧随在你身后,只要你依旧是那个倔强有力从容前行决不后顾的年轻的母亲! (选

15、自散文百家,2007年第9期)(1) 文中画线句子“牵手,于我们母女,生疏至旁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为什么会这样?(2) 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A母亲的手就在眼前,青筋暴露,皴皱瘦削,老人斑星星点点,或隐或现地昭示着苍老。(3) 文中画线句子B“咋了?咋了?母亲一边问我的女儿,一边使劲甩开我的手,用惯有的语气说:哎呀,干啥哩?冇事儿,我冇事儿!”年老的母亲为什么要甩开“我”的手?而后文中母亲为什么又不再甩开“我”的手?(4) 本文标题为“迟到的牵手”,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