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1 级适用)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系统的林学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适应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专门人才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拥有奉献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精神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2、掌握现代林业基础理论,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和林业技术应用、管理和研发的能力3、具备从事林业行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基本工作能力4、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外文专业文献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 )人员三、学习方式与年限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 年,最长不超过 3 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 年四、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28 学分一)公共课(9 学分)1、自然辩证法(2 学分)2、专业外语( 3 学分)3、森林生态学(2 学分)4、现代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2 学分)(二)专业课( 10学分)1、森林培育学专题( 2 学分)2、 “ 3S技”术及其应用(2 学分)3、林木遗传改良(2 学分)4、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2 学分)5、林业生物技术(2 学分)(三)选修课(6 学分)1、天然林保护理论与实践(2 学分)2、野生动植物资源学(2 学分)3、经济林研究法(2 学分)(四)专业实践(4 学分)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6 个月的林业生产实践,并结合实践开展学位论文相关研究工作。
专业实践结束后需撰写实践报告,考核通过者取得学分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五、学位论文(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林业和生态建设领域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技术难度,工作量饱满,能充分体现研究生运用林业基础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分析、解决林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二)论文形式可以是技术研发论文、管理策划、项目规划与设计等三)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察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林业和生态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学位论文应至少由2 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 位专家组成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 答辩成员中须有林业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六、学位授予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1 / 22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