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2573068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鲸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鲸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鲸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鲸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鲸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鲸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鲸教学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鲸教学设计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教学过程:一、板画导入,创设情境:(教师板画鲸)同学们,看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动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鲸,进一步了解这种巨大的海洋生物。二、

2、 回顾课文: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四十页,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鲸?(生汇报,师相机板书:形态、进化、种类、习性)(这些词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改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作者究竟怎样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呢?1、 我们来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动笔画出描写鲸的体形特点的语句。2、 汇报所画语句,并说说体会到鲸的体形哪些特点?(大、重)(重点指导鲸与象的比较,为学生提供数据:普通的象重六吨,相当于一百个成人体重。让学生算算它们的倍数关系,从而深切体会鲸的巨大。体现学科整合)3、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鲸的体形巨大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研

3、究作者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假设)四、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是采用三步读书法来学习第一段的,一读课文,二抓特点,三学方法。以后大家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的说明文。五、 鲸这么大,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同学们参照自学提示,按照三步读书法自主学习四到七自然段,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1、读课文,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生活习性?2、鲸吃什么?哪些语句介绍了鲸的进食特点?3、鲸怎样呼吸?你能根据鲸呼吸特点辨别鲸的种类吗?4、鲸睡觉有什么特点?你能画出鲸睡觉的示意图吗?5、鲸的生长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由读书,圈画,然后汇报。学习呼吸特点时引导学生学习

4、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鲸的进食特点重点指导朗读,鲸的呼吸特点重点指导辨别鲸的种类)(小黑板出示四种不同的水柱形状,让学生辨认鲸的种类和大小)六、 鲸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鲸不是鱼,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告诉我们鲸不是鱼呢?学习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鲸为什么不是鱼吗?(强化识记,解决重点)七、 回顾课文:通过本课学习,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八、 拓展延伸:1、除了课文介绍的知识,你还知道关于鲸的知识吗?2、阅读资料袋内容,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九、 总结升华,读写结合:鲸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是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它们正在日益减少。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5、?大家可以采用本课学习的说明方法写一篇鲸的自述,既向人们介绍鲸,又呼吁人们保护鲸,可以吗?老师代表鲸家族谢谢你们。板书设计:鲸形体:大、重、长哺乳动物种类 :须鲸 齿鲸鲸 吃什么生活习性 呼吸睡觉生长鲸教学反思一、优点:1、思路清晰。首先,我通过板画带着学生自然而快速地走进文本,然后与学生共同学习第一段抓住鲸的特点,了解说明方法。再借助自学提示让学生采用读,画,猜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第四部分,这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后借助一个问题,“鲸是鱼吗?”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探究文本的氛围中,完成第二部分的学习的同时,也解决了课文的一项重点知识。2、重点突出。这篇课文,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感知说明的方法。

6、我重点指导学习第一段,就是因为课文的说明方法在这段里体现最明显,也最集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找,自己读,自己体会。学生从不同的句子中体会到鲸的大和重,也读懂了作者的说明方法。再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虽说写作技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通过“训练学生采用喜欢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这个环节,我看到大多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这三种说明方法了。3、方法灵活。在理解鲸的体重时,我采用数据对比,让学生把“十六万公斤”“六吨”“六十千克”三个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感受鲸的体型庞大和超重。并在理解“呼吸”“睡觉”时采用简笔画帮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做到了语文与美术、语文与数学的整合。二、不

7、足:1、教材细节处理不到位。如:对鲸进食多而快的描述,鲸呼吸的不同形状的描述,以及鲸睡觉方式的特别,鲸生长之快等方面,都没能进行细细品读和体会,这主要是前面预设不到位,由于学生不熟悉计算方法,所以在鲸与大象、人的体重对比计算时耗费了很多时间,还有后面自学汇报时,显得过于流程化,缺少适当的点拨。2、对鲸的进化过程缺少探究。虽说在课中这是难点,可我怕研究起来太费时间而影响正常授课时间,所以就悄悄一带而过,这是我教学设计的一处遗漏,从这也看出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3、忽略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虽然学生汇报时已经说到这一处,可是我没有及时点拨,留下了一处遗憾。我想,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

8、的,只有遗憾才能使自己进步,所以,我一方面享受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也珍视缺失的遗憾,因为,我要在快乐与遗憾中继续研究和探索,争取上出更加精彩的语文课来。鲸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重点)3、初步掌握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难点、重点)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鲸(板书:鲸)这篇课文,请问这个字怎么念。这个字哪部分表示读音?(右边的“京”表示读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什形声字。形声字由哪两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形声字由声旁和形旁组成,声

9、旁表示声音,形旁表示意思。)这个字的形旁表意正确吗为什么(正确。因为鲸生活在海洋里,它的体形像鱼。不正确,鲸不属于鱼类。)为什么说鲸不属于鱼类鲸属于哪一类动物?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二段1、生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鲸属于哺乳动物,因为鲸用肺呼吸,是胎生的,这些都说明鲸不属于鱼类。)人类对鲸的认识,是从体形特点到生理特性的。其实,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这样由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完善的。鲸不属于鱼类,用“鱼”做偏旁显然是不恰当的。不过,人们约定俗成也就沿用至今了。2、学习文章第二段1)鲸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默读课文第二段。2)

10、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3)出示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鳍、上颚。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3、文章其他各段介绍了鲸的哪些方面,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读一读。了解文章各部内容,整体感知。三、精读课文第一段,体会写法:(1)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1、出示第一段,:齐读这句话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

11、字吗?齐读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2、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3、全班交流,试着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作业:1、阅读走进书里面32、34篇,做批注。2、查阅有关鲸的资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3、模仿课文第一段,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一种动物特点。鲸教学设计3【说教材】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

12、明文,作者用七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体形、演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本课,意思要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鲸的知识,二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运用到的“列举数字、打比方、举例说明”等简单的说明文方法,三十要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运用“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和热爱科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

13、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2、难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三、教学方法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读中品味【说教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却能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鲸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说明性文章,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它,既让学生学到有趣的动物知识,又不是去语文学科的特性,让学生获益更多呢?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这一篇课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把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1、运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了解鲸的知识分成几个部分,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研究。2、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采用以读

14、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自助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4、由于鲸是一种海洋动物,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才变成鱼的样子的,而我们的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海,对于海洋动物不甚了解,并且真正见过鲸的人也很少。因此理解鲸的进化就成了本课的一个难点,因而我采取了远程资源鲸鱼探奇让学生来了解鲸的进化过程。【说学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课时教学,我让学生先读后悟,根据问题的提示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习性,了解作者的说明方法。【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明确学习任务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上课伊始,我便让学生回顾,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了有关鲸的那些知识?这样,一方面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的记忆,知道鲸是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引起学生成就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参与研究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来共同研究,看作者使用那些说明方法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