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加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25720816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焦油加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煤焦油加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煤焦油加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煤焦油加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煤焦油加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焦油加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焦油加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焦油加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价及措施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分布情况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详见表1表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表部位危险 名称有害因素生产车间仓库配电室锅炉房办公区消防系统备注危险、有害因素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爆炸粉尘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淹溺高处坠落坍塌中毒和窒息车辆伤害灼烫高温化学低温其他伤害噪声辐射 注:表示该部位存在的危险因素二生产工艺及操作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火灾、爆炸1)蒸馏过程中如使用明火加热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极易造成设备氧化腐蚀,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一旦发生泄漏会引发火灾事故。2)蒸馏过程中,工艺管道和设备容易被凝固点高的物质凝结堵塞

2、,如果蒸馏设备没有安装压力表或安装的压力表失灵,没有对设备、管道中残存的凝结物及时清理,一旦发生堵塞,会造成设备超压,有发生爆炸的危险。3)管式加热炉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若采用法兰连接,法兰连接处是泄漏的主要薄弱环节,密封不当会造成物料泄漏,有火灾和灼烫的危险。4)管式加热炉中设置的加热盘管,没有采取耐火隔温措施,或耐火隔温措施不完善,明火加热盘管,易造成盘管氧化损坏而引起物料泄漏到炉内,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5)管式加热炉使用的加热盘管材质不符合要求,在加热过程中极易发生管线破裂而而引起物料泄漏到炉内,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6)由于操作人员工作是失误,在没有打开加热炉盘管出口阀、管道没有安装压力

3、表或压力表失灵情况下,开去油泵进料,会因系统超压导致管线破裂而引发火灾爆炸。7)加热盘管因维修质量差,如焊缝存有夹渣、气孔等及焊接后没有进行检验、试压,在使用过程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8)生产装置区域、储罐区没有安装防雷接地设施或安装的防雷接地电阻没有进行检测,在发生雷击时不能及时将雷击电流导出,强大的雷击电流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9)生产装置区域、储罐区的设备及其工艺管道没有设置静电接地设施和法兰跨接、静电接地电阻没有进行检测、设置的法兰跨接检修后没有及时恢复,煤焦油、酚油、萘油等易燃物料在设备和管道中,流动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导出,静电聚积,当静电聚积到一定电压时就会放电,静电火花有可能引

4、发系统发生火灾爆炸。10)电气设施不防爆,在设备运转时易产生电火花,会引起泄漏在空气中的易燃、可燃物质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电气不防爆主要以下列方式存在:装置区安装的物料输送泵电机、照明设施及其相应的附属设施未采用防爆电气。采用的防爆型电气防爆等级不够。使用的防爆电气因检修在安装时失去防爆性能。使用的电气设备不是有资质的生产厂家制造,或是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缆未穿阻燃管,或阻燃管密封效果差。11)系统在正常开停车时未进行置换或置换不彻底,系统中氧含量超标而导致的火灾爆炸。12)正常运行处于高温状态,停车后系统温度降低会造成空气进入系统,如系统在停车后没有置换或置换不彻底,进入的

5、空气会和易燃物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13)由于操作人员大意或失误,向已经装满原料和成品的储罐继续充装,储罐在未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安装的高低液位报警仪失灵的情况下,会导致储罐发生冒罐现象,泄漏的物料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14)在储罐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失灵或未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以及操作人员未及时观察储罐的液位情况等情况下,盲目原料储罐和成品储罐进料,会导致储罐发生冒罐现象,泄漏的物料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15)原料储罐和成品储罐没有安装放空阀,或安装的放空阀不符合设计要求、选用的泵较大,即物料的进出量大于放空阀空气的进出量,会造成储罐被抽瘪(出料时)或胀裂(进料时)而导致物料泄

6、漏,泄漏的物料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16)原料储罐区和成品储罐区,在装卸车处没有设置静电接地极,设置的静电接地极接地电阻没有检测,或设置静电接地极在装卸车时没有使用,静电火花会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17)生产岗位没有对散落在地下的煤焦油、轻油、萘等及时清理,有发生火灾的危险。18)锅炉、导热油炉因操作人员工作失误,锅炉、导热油炉及其安全附件未按期检测、系统超压等原因造成的火灾爆炸。(2)粉尘爆炸1)萘包装岗位没有安装通风设施,或安装的通风设施安装部位不合理,通风设施损坏没有及时修复,没有按照规定的通风次数进行通风等,萘粉尘在空间聚积,遇明火有发生粉尘爆炸的危险。2)萘包装岗位使用的电器设施不防爆

7、,电器火花有可能造成萘发生火灾或粉尘爆炸。3)在包装过程中,没有将散落的萘及时清理,遇明火有发生火灾或粉尘爆炸的危险。(3)中毒的危险1)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未采用密闭操作,造成产品或原料挥发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会造成人员中毒。2)作业人员在进入精馏塔、原料储罐、成品储罐等密闭、狭小空间时,没有对其所含成分进行检测且未佩戴防护用具,极易发生中毒和窒息。3)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没有告知从业人员接触物料的危险性,极易发生人员中毒事故。4)生产场所未配备防毒面具,或配备的防毒面具失效未能及时更换;配备的防毒面具与使用的场所不相符,均有发生人员中毒的危险。5)生产岗位没有配备通风设施,配备的通风设

8、施损坏或没有投用,挥发的有毒物质会造成作业人员中毒。(4)灼伤该装置在对进行酸洗、碱洗使用的原料氢氧化钠和硫酸属于腐蚀品,加热过程使用的介质为高温蒸汽和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人员接触它们会造成灼伤,造成灼伤的原因主要有:1)蒸馏过程如采用高温蒸气加热,如果没有采取保温措施,或保温措施不完善,人员接触高温设备或设备及管道发生泄漏均会造成人员灼伤。2)该厂所使用的氢氧化钠和硫酸属于碱性和酸性腐蚀品,因为设备、管道及其密封点发生酸碱泄漏,作业人员接触酸碱会造成化学灼伤。3)作业人员在进入碱洗釜、酸洗釜等具有酸碱存在的密闭、狭小空间时,没有对其进行清洗,人员接触残余的氢氧化钠、硫酸会造成灼伤事故。4)作

9、业人员从事酸碱作业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5)酸碱作业人员没有配备防护用品,或配备的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6)物体打击等外力造成的酸碱、蒸汽管道破损。7)有酸碱的生产区域没有配备洗眼器、淋浴器,当发生人员化学灼伤事故时不能及时救治,从而导致事故扩大化。(4)机械伤害 装置中安装的物料输送泵等转动设备。因为危险部位(如皮带轮、联轴器等)没有防护设施,以及人员检修没有监护或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的机械伤害。(5)高处坠落在设备平台、人行通道等超过2m的场所从事高处作业时,因没有完善的防护设施造成的高处坠落;作业人员从事禁忌工作,如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高空作业而导致高处坠落。(6)起重伤害在从事高空作业

10、、吊装作业的生产场所,因为物体摆放不到位或作业人员失误以及检修吊装时重物捆绑不好造成重物下落,引起的起重伤害。(7)触电的危险电气设施没有安装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电气线路长期使用绝缘老化且没有及时更换等原因,造成设备带电,人员接触漏电的设备而造成的触电事故。设备检修中,未佩戴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不合格,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 触电。(8)车辆伤害厂区道路没有设置限速标志,锅炉储煤厂、成品储罐区、原料储罐区等有车辆行驶的场所,因为车辆超速、驾驶员违章行车或无证驾驶等原因造成的车辆伤害。(9)淹溺循环水池、消防水池等具有水池的所业场所,没有安装防护设施,或安装的防护设施因工作需要拆除没有及时恢复,安装的

11、防护设施损坏没有及时修复,人员误入池内而导致淹溺事故。(10)噪声该装置设有机泵等较多的运转设备,当其在运转时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噪声,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作业会对人的听觉系统造成损伤。此外对人的心血管、消化系统等具有一定影响。4.6 电力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供配电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灾害;另一类是电气设备本身和运行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导致的危险,主要有触电、火灾、爆炸、断电等,分析如下:(1)触电的危险供配电设备、设施在生产运行中,由于产品质量不佳、绝缘不好;现场环境恶劣(如高温、潮湿、腐蚀、振动等)、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等导致的绝缘老化或放电;设计不合理、安装工艺不规范、

12、各种电气设备安全距离不足;安全设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备、违章操作、保护失灵、没有安装接地或接零等原因,在电气运行时,人员不慎接触带电的设备或过分靠近带电部分,都有可能发生电击、电灼伤的触电危险。特别是高压设备和线路,因其电压值高,电场强度大,触电的潜在危险更大。(2)火灾、爆炸危险各种高低压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电器、照明设施、电缆、电气线路等,如果安装不当、运行中正常的闭合与分断、不正常运行的过负荷、短路、过电压、接地故障、接触不良等,均可产生电气火花、电弧或者过热,若防护距离不足,可能发生电气火灾或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以及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在电气超负荷运

13、行时,还可能使导线(含母线、开关)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爆炸;充油电气设备(油浸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火灾危险性更大。(3)雷击危险室外变电站、变配电装置、配线(缆)、构架、箱式配电柜及电气室都有遭受雷击的可能。若防雷装置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雷电过电压会严重破环建筑物及设备设施,危及人身安全。巨大的电流流入地下,会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雷电流的热效应还能引起电气火灾及爆炸。(4)断电危险对一级用电负荷,如消防水泵、火灾报警、检测和人员疏散指示、危险和有害气体的探测、泄漏的探测,安全出口照明,烟尘排放等要求连

14、续可靠供电的设备、设施及场所,一旦供电中断有可能导致设备或工艺发生事故,将危及人员生命和正常的生产。(5)静电危害电导率低的油类溶剂、可燃气体等在设备、管道内流动时,易产生静电,盛装这类物质的储罐、设备设施、工艺管路等,因没有静电接地设施,物料在管道、储罐、设备中流动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导出,静电聚积,当静电聚积到一定电压时就会放电,静电火花有可能引发系统发生火灾爆炸。(6)电气系统故障危害电气系统故障危害是由于电能在传递、分配、转换的过程中失去控制而产生的,系统中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故障可导致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其主要表现为:线路、开关、熔断器、插座插头、照明器具、电动机、电热器具等均可能成为引起火灾的火源。原本不带电的物体,因电气系统发生故障而异常带电,可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如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由于内部绝缘不良而带电;高压电缆接地时,在接地处附近呈现出较高的跨步电压,均可造成触电事故。造成以上六个方面危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电气设备未采取保护措施(电机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电气漏电造成人员触电。(2)电缆铺设不规范或型号偏小,电缆绝缘老化更换不及时,容易发生漏电,造成人员触电及电气火灾事故。(3)电气设施不符合生产场所的要求,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