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天文台的筹建与发展过程研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25695800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天文台的筹建与发展过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山大学天文台的筹建与发展过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山大学天文台的筹建与发展过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山大学天文台的筹建与发展过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山大学天文台的筹建与发展过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天文台的筹建与发展过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天文台的筹建与发展过程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大学天文台的筹建与发展过程研究 中山大学天文台多次代表中国参与经度联测、日食观测等大型国际科学活动,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中国近代较早出现的天文台大多由外国人修建,如徐家汇观象台、青岛观象台等。这些天文台站极少吸纳中国职员,其观测结果也不为中国所有。民国成立后,这些天文台先后被收回,成为中国现代化天文台的一部分;同时中国人开始自主筹办天文台,其中建设时间较早的有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天文台(封二)和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的前身,1928年筹建,1934年竣工).后者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开端,并已有专著详细记述1.然而对

2、于稍早筹建和建成的中大天文台,学界的重视程度却明显不足。作为地方上的科研机构,中大天文台未能获得如天文研究所一般充裕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支持,然而在困难重重当中,其创始人张云(18961958年)根据有限的条件,建成可供教学实习的天文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较为先进的设备有计划地开展了变星观测、太阳黑子观测、气象观测等多项常规观测工作,并多次代表中国参与经度联测、日食观测等大型国际科学活动,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从国际学术界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支援,逐渐成长为当时天文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中大天文台还定期出版台刊,对天文学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校天文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在校期间获得了大量实践

3、训练的机会,多数成为优秀的天文学人才,如邹仪新(19111997年)、叶叔华(1927)、席泽宗(19272008年)等,为当时和后来的天文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前人关于中大天文台介绍和研究比较简略25,或未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6,347349页;7).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史料,包括新近发现的一些海外档案资料,试图厘清中大天文台的筹建与发展过程,详细考察其仪器设备与工作成果,并将之与当时国内其他自主天文台比较,以分析中大天文台的发展特点及其历史贡献。1张云与中大天文台的创建中大天文台得以建成,其首任台长张云可谓居功至伟。张云(封二),字子春,广东开平人,1917年毕业于武

4、昌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8,1921年赴法国里昂大学留学,1926年获得天文学国家博士学位。9留学期间,张云便十分关心国内的天文事业。他曾受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高鲁(18771947年)派遣,出席1925年在英国剑桥召开的第2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0,2829页),并因此结识了一批当时国际知名的天文学家,包括美国哈佛大学的沙普利(HarlowShapley,18851972),为后来他执掌中大天文台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打下了基础。11作为该会中国唯一的代表,张云目睹当时天文学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就,深感吾国斯学急待振兴之逼切;(12,51页).他还曾与徐家汇观象台在上海郊区所设佘山天文台保持通讯联系,关注

5、佘山天文台的仪器设备和研究情况,感慨中国在天文台建设方面的不足。131926年7月,张云受聘至中大担任天文学教授。留学期间的见闻,使他对中国天文学面临的艰难状况深有体会;而在教学实践中,他也很快意识到天文学作为一门观测的科学,没有天文台以供实习而仅依靠理论讲述,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于是他开始积极筹建天文台(12,5052页).最初张云认为应在当时的国府广州设立一个大规模的国立天文台,并得到了中大校长戴季陶(18911949年)、副校长朱家骅(18931963年)、以及国民政府大学委员丁惟汾(18741954年)等人的支持。12月,张云正式将筹建国立天文台的建议书与预算计划上呈国民党中央党部

6、。他的这篇呈文情辞恳切,充分阐述了天文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在末尾附有详细的预算计划,其中一次性支出的项目包括仪器设备费约港币10万元、建筑安装费约广州洋毫10万元,建成后每年的运作经费约4万元洋毫(12,5355页).当时国民政府忙于北伐,不久政府北迁,张云兴建国立天文台的愿望亦随之东流(12,55页).无奈之下,张云只得转变计划、缩减开支,拟先在校内筹办一个规模较小的天文台,仅保留最基本的配置,以供天文专业的教学,其余部分则等待时机合适再行扩充。张云校办天文台的计划博得了戴季陶、朱家骅二人的同情和支持,最终校方决定从学校经费中先行拨款建设天文台。1927年2月,中大校办天

7、文台开始动工建设。此时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尚未成立,天文台的筹建更无正式方案(1,2628页);而国内其他高校或有筹建天文台的打算,但并未付诸实行。尽管天文台的规模已经缩小,但其建设并非一帆风顺,而经费来源仍然是主要的问题。校方领导因为学校财政支绌,转而向广东省政府请求拨款赞助。经副校长兼民政厅长及省政府委员;朱家骅帮助下获得的3万元省府拨款14,迟迟未到学校。张云多方奔走游说,校方再次催促政府提前拨款。15直到6月17日,第一笔拨款1万元才下发到学校。而剩下的2万元款项,政府仍旧以各种借口拖延16,经校方再三催促,方于1927年10月、1928年5月和6月分3次下发学校。由于反复的请款与等待

8、,中大天文台的建筑工程被迫时停时续。加之北伐之后广州的政治环境极不安定,学校的雇工常常罢工,工程质量根本无法保证,甚至连工程师也先后换了3个。1927年12月,广州爆发起义,整个城市陷入混乱,纸币贬值、物价飞涨,本就经费见绌的中大天文台建设几乎走到尽头。等到局势较为安定,张云重新与负责工程的建筑公司接洽,协商减价,使天文台得以重新开始建设。由于工程曾出现过质量问题,张云对建筑质量尤其关心,常常亲自督工,因此建成后的天文台异常坚固,抗战时还曾被用作防空设施(17,42页).1928年夏天,中大天文台的主体建筑基本完工,订购的仪器设备也相继运抵广州。但由于工匠对于装配天文仪器缺乏经验,遇到了不少困

9、难(11,60页),直到1929年上半年,各种仪器才陆续安置调试妥当,开始进行实际观测。是年6月29日,中大天文台举行了正式的开幕典礼(封二).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天文台的中大理科主任何衍璇(19011971年),盛赞张云具有穿石;成针;的毅力,几乎以一己之力促成了天文台的建设。18张云后来谈及此事时,也感慨今国人皆知学术之落伍矣,亦复感学术之需要矣,然空论居多,实施殊少;(12,60页).然而他的苦心孤诣没有白费,中大天文台成为中国人在本土自主建成的第一个现代化天文台,在当时被寄予厚望:本台规模虽小,但实际工作,不无足述。查本台为南中国国人自办之唯一天文台,其所负使命,至为重大,将来继续进展,未

10、始非为我国学术界之曙光也。;2中大天文台的配置规模中大天文台从教学需要出发,购置有15cm的赤道仪和6cm的子午仪两具主要仪器,修筑有专门的赤道仪室和子午仪室。其中赤道仪室有圆形铜顶,用电机控制自动开合,并附有电力自动旋转机,随日周运动速度,以方便跟踪观测各种天体。而子午仪室通过室内电时钟与地窖层时计室之天文标准时钟连接,二者节奏一致,且装有电话,传达灵便20.值得一提的是中大天文台的子午仪(封二)附有超人差测微器和电行计时器,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人为误差;而时计室又位于天文台地窖下之地窖;(17,42页;21)中,四面密封,冷热空气不易对流,确保天文钟的精度不受温度湿度影响。两处配置双管齐下,

11、使观测精度大大提高。除此之外,中大天文台还拥有诸多其他仪器,包括20cm的反射望远镜、13.5cm的折光望远镜、天体摄影机、分光仪、六分仪、经纬仪、坐标仪、双眼望远镜、天球、火星球、大铜球、平均时表、自动开止表等;另外还有一台德制幻灯放影机,可以播放各种天文教学影片,也可用于检查天体摄影机拍摄的各类天体照片。(20,21页)不仅如此,天文台建成时学校还将物理系的气象仪器并入天文台,以方便管理。这批仪器包括地震仪、自记雨量计、气压自记计、湿度自记计、蒸发计、寒暖计等18件。(22;23,56页)可见,中大天文台的这些设备虽然不能和天文研究所斥巨资购置的大赤道仪相比,但也基本齐全,能够确保基本的教

12、学和科研,和同时期地方上的天文机构相比,还是颇为可观的。例如:齐鲁大学建有大小两座天文台用于实际观测的仪器主要有:10英寸反射镜就因为底座损坏以致观测时不能保证稳定;4英寸的望远镜可用做太阳黑子的观测,偶尔也可用于观测其他星体(如变星)(24,8283页).即便与从外国人手中收回的青岛观象台相比,中大天文台的仪器设备也丝毫不显逊色。1924年中国接管青岛观象台后,为准备参加1926年的国际经度联测,添购了等高仪、无线电发报机、电钟、时辰计等设备。(6,283页)1928年又购置了赤道仪、子午仪、经纬仪、六分仪和各类天文钟表等。青岛观象台这两次购置仪器的种类和数量与中大天文台大致相当。图书资料方

13、面,由于经费缩减,筹集面临困境。自1928年3月始,台长张云积极向包括哈佛大学天文台在内的世界各地重要天文台低价求购、募捐图书资料。10月,该台发布致世界各地天文台的公开信(图1),以天文学研究唯有通过国际合作和互助才能取得更大进步为由,请求捐赠图书、杂志和图表或以最低折扣购买相关资料。通过这种方式,中大天文台先后与世界各地不下300个天文台取得联系,其中多达279个天文台做出了积极回应,共收到寄赠的天文气象书籍共46种463册,杂志15种共340册,此外还有摄影天图等图表上千幅。(12,6366页;20,2122页)哈佛大学天文台特将其列入免费接收研究通讯的名单中,并主动询问需要哪些方面的资

14、料25.另外,中大天文台成立后,接收了原数学天文系研究室内的约4百余册天文图书与2百余册杂志。(20,19页)其藏书量和青岛观象台1930年设立的图书室不相上下(6,280页).此外,自1930年开始出版国立中大天文台两月刊(图2,以下简称两月刊),主要报道本台职员的观测成果以及国内外天文界的最新发现,是我国三四十年代仅有的3种天文学术刊物之一。(6,348页)相比之下,齐鲁大学天文台因为与外界的交流十分有限而影响到自身发展。该台早期由该校毕业生王锡恩(18721932年)主持天文教学和研究,虽然他本人在天文学上造诣颇深,但却不通英文。26王锡恩离世之后,天文课程难以开设,选修天文的学生也极少

15、。后来继任的台长英国籍数学家斐礼伯(E.L.Phillips)不通天文,尽管后期还有天算系毕业生程庭芳(19111968年)勉力维持,但终究势单力薄,以至于天文台一度停办。(6,345346)中大天文台在研究人员的安排和后备力量的培养方面则具有突出优势。成立之初,该台即设主任、助理、技助、技术员兼书记等职务。27后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天文台将工作分为教育和研究两个方面,增设了专门负责学生实习的助教。台内各项职务分工专理;:如属于研究问题,属员或有未甚明了者由主任指示其研究方法与途径完成后,再由主任审查,始分别执行或公布;28.这种人事安排是保证其正常运转并且取得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之一。事实上,除了在某些特殊时期(如抗战胜利后复原时期)(29,112页),天文台的职员都至少保持了45人的规模,最为关键的是,第一任台长张云之后,始终有继任不惧艰难,挑起重担,勤耕不辍,这在民国时期的天文机构中也是不多见的。而中大数学天文系选修天文专业的学生数量在成立初期就已达到32人27,并成为后备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