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3.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2565315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73.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473.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473.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473.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473.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73.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73.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摘要本研究主要是了解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不同校不同专业的共308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全国常模,且文科与理科,农村与城市毕业生的焦虑水平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男生与女生,重点本科与非重点本科毕业生焦虑水平不存统计学上的差异。各变量在社会支持上的得分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但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焦虑情绪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较高负相关,且SAS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均差异显著。结论: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

2、存在显著相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主动积极地寻求各方面的支持,而作为毕业生的朋友、家庭成员、学校及社会上的人员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关键词:社会支持 焦虑情绪 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前言焦虑情绪作为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体验,它是一个人在面临具有一定威胁性的预期事件时,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不愉快的主观情绪体验。焦虑情绪在生活中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作用。轻微的焦虑情绪使个体变得心智敏锐,并推动着个体更好,更快地解决当前的事情;但过度的焦虑情绪会使人高度敏感、暴躁易怒、精神不振等。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大幅度精简,而在社会对毕业生的

3、总体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势必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供大于求导致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过分挑剔,如有的用人单位对求职的大学生既要看毕业学校、家庭关系,还要看专业能力和项目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毕业生造成了心理压力1。因此,许多对社会、对未来有无限憧憬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得不接受一次又一次的社会现实的打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是让毕业生产生心理波动的主要原因。就业难,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定位难和对社会的适应难已经成为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主要烦恼,“迷茫”,“郁闷”,“烦”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因此,过度的就业焦虑情绪困扰着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社会支持(soc

4、ial support),其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朋友支持,家庭支持和其它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和社团组织等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它具有相互依存性、可靠的纽带性、协调性等特点,包含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和安全的性质2,社会支持为个体从他人或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的一般或特定的支柱性资源,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行为模式。Malecki3等人认为,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提高个体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社会支持的主效果模型和缓冲器模型4也证实其对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心

5、理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主效果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对心理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无论个体目前的社会支持水平如何,只要增加社会支持,必然导致个体健康状况的提高;而缓冲器模型则认为,个体受到一定的社会支持,那么他将低估压力情境的伤害性,通过提高感知到的自我应付能力,减少对压力事件严重性的评价。其次,社会支持能够在压力的主观体验与疾病的获得之间起到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可以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降低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减轻压力体验的不良影响增强个人感知到的自我应付能力, 对个体的身心状况有普遍的增益作用。从逻辑上讲,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对降低其焦虑情绪能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对社会支持与心

6、理健康的关系有一定的研究,但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大学生正处于情绪情感丰富但不稳定,人格逐渐成熟,意志发展迅速的青年期5,而大学毕业生则处于一个更为敏感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由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这种角色转变的过程,其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我们急切地关注,毕业生无论在社会行为还是心理角色上的顺利转变与否,都对其以后在社会中的心理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故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关系,在社会支持方面为社会,高校和应届毕业生提供缓解焦虑情绪的干预措施,使大学毕业生能健康度过这个角色转变时期。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抽取330名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收回问

7、卷312份,删除无效问卷4份,得有效问卷308份,其中男生136份,女生172份;重点院校毕业生186份,非重点院校毕业生122份;文科专业学生138份 ,理科学生170份;农村毕业生123人,城市毕业生185人。12 研究工具121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用于了解被试的焦虑病状,量表共含有20个项目,采用04级评分,得分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12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由Zimet等编制,用于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源,这份问卷含有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它人支持这三个维度。同时以总分反映个体感受

8、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其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85,该量表共含有12个项目,采用17级计分法,得分越高,得到的支持也越高。13 过程随机抽取三所学校的六个专业学生进行团体施测,问卷不限时间完成,两日后收回。14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的管理和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forWindows10.0进行。2 结果表1 不同性别、学科、学校和户口所在地的毕业生在焦虑得分上的差异 变量人数平均分 t值 性别男136 357206-0.707女172 363605学科文科138 3717392.214*理科170 351882学校重本186 360215-0.155 非重本122 361639户

9、口所在地城市123 349268-2.103*农村185 368432 注:*p0.0521 从表一中得知,男女生在焦虑量表的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在文科生与理科生中文科生显著高于理科生,且差异显著;在重点本科与非重点本科的学生中差异不显著,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毕业生焦虑情绪的差异达到显著的水平,农村的毕业生比城市的更焦虑。表2 不同性别、学科、学校和户口所在地的毕业生在社会支持得分上的差异 变量人数平均分t值性别男13660.8162-1.497女17262.7719科目文科13862.17520.372理科17061.6882学校重本18661.5241-0.732非重本1226

10、2.5户口所在地城市12362.7741.10农村18561.316注:* p0.0522不同性别、学科、学校和户口所在地的毕业生在社会支持得分上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从表格得出,女生比男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文科生比理科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非重点本科生比重点本科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城市毕业生比农村毕业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表3 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焦虑总分的相关变量皮尔逊系数社会总支持-0.261* 家庭支持-0.193* 朋友支持-0.255* 其它支持-0.202* 注:* p0.00123 焦虑总分与社会总支持,及其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它支持三个维度均呈显著负性相关,且其相关系数均P

11、0.001。即获得的支持越多,感受到焦虑情绪越低,反之亦然。其中以朋友支持的负相关最大,家庭支持的负相关最小。表4 社会支持各维度在焦虑情绪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的差异SAS分组变量人数平均分t值 SAS低分组社会总支持13459.3-3.706* SAS高分组17464.06SAS低分组家庭支持13820.44-2.690* SAS高分组17021.73 SAS低分组朋友支持13419.94-3.794* SAS高分组17421.69SAS低分组其它支持13619.11-2.889* SAS高分组17220.63注:* p0.00124按焦虑情绪量表(SAS)的得分均值将被试分为两组,其中高于平

12、均分为SAS高分组,低于平均分为SAS低分组。SAS低分组和高分组在社会总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它支持这四个维度上得分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且在朋友支持这个维度上差异最大。3 讨论(1)在进行研究之前,笔者曾设想,男女毕业生、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毕业生、文科生与理科生、农村与城市毕业生在焦虑水平上应存在差异。但测验结果显示只有文科与理科,农村与城市毕业生的焦虑水平差异显著。从测验结果看,全体被试的SAS的平均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29.780.46,且笔者把焦虑平均得分与国内常模作了一个差异比较,发现其差异显著性均达到0.000的水平,这说明在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考研压力的影响下,全体毕业生

13、普遍焦虑水平较高。男生与女生在焦虑水平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从平均得分上看女生的焦虑得分略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当代社会女性的独立性不断增强有关的。在当代社会,女性的独立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女性更明显,她们都要求自己在社会享有一定的地位,能够有自己固定的职业,自力更生,因此,女生在求职过程中同样面临与男生一样的压力,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文科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理科生,这很大原因是因为文科生中绝大部分是女生,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求职上女生由于性别,生育等问题而获得更多的社会不公和歧视6,还有可能是因为男女生的思维模式存在差异,女生相对于男生更敏感、矜持、善妒和易过度防卫,因此更易焦虑。且

14、从社会需求来看,社会对理科专业的需求更大,因此造成文科理科生的焦虑差异。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毕业生的焦虑平均得分差别不大,虽然在就业或考研的过程中重点大学的学生相对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他们对自身的期望也相对比较高,因此在就业过程中的焦虑感与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差异不大。而来自城市的毕业生与农村毕业生比较,城市毕业生的焦虑水平远底于农村毕业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相对城市落后,物质条件比较差,待遇水平也比较差,许多来自农村的学生都不想回家就业,都希望能在城市就业,立足于城市之中。但普遍来说,每个地方都会对本地生源作出一些优惠政策,且对于土生土长的城市学生来说,他们的人脉关系相对农村学生更广,且在就业过程中的住房等经济压力更少,城市学生获得的外界支持相对更多,且从表四也得知,在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上来说,来自城市的毕业生比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得分要高。因此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的压力要相对更少。(2)不同性别、学科、学校和户口所在地的毕业生在社会支持得分上差异不显著且平均得分均高于60分,说明大学生总体上获得的社会支持还是比较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