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输变电工程案例课后习题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01KB
约10页
文档ID:425148657
输变电工程案例课后习题_第1页
1/10

 1.输变电工程主要污染因子是什么?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1)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是: 施工噪声、施工扬尘、生活污水、植被破坏、土地占用、水土流失、拆迁安置   主要环境影响是:   ①线路和变电所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②线路和变电所施工土地占用对植被的破坏和对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农业生产的影响  ③拆迁安置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2)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是: 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场、主变噪声、电晕产生的可听噪声、生活污水、油污水   主要环境影响是:   ①变电所和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②线路和变电所运行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对环境的影响;  ③线路和变电所运行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场对环境的影响;   ④变电所运行产生的生活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⑤线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2.如何确定输变电工程的评价范围、评价等级?   (1)输变电工程的评价范围的依据是:   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②《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   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环境》   ④ 其它文件:如环评大纲的批复试文件。

  (2)输变电工程的评价等级:   ①电磁环境影响评按《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的深度进行   ②声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   ③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案例为二级,因为本工程沿线距边线1.5~10km范围内有7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环境》的规定应定为二级   3.输变电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1)工艺流程   (2)主要设备   (3)总平面布置   (4)技术经济指标   (5)路径方案   (6)施工工艺   (7)杆塔和基础   (8)输电线交叉跨越   (9)工程占地   (10)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分析   如是扩改建工程应说明原有工程的情况(概况、环评及竣工验收情况、达标排放情况和存在的环境问题等)   4.输变电工程现状监测内容、监测布点原则是什么?   (1)现状监测内容:   ①地面1.5m高度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   ②0.5MHz频段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   ③等效A声级   (2)监测布点原则是:   ①每个变电所围墙外1m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四个点,关心点设1个;   ②输电线路沿线的主要居民点及学校设监测点。

 5.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1)工程施工期的土地利用和拆迁安置问题;   (2)工程运行期工频电场及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的环境问题;   (3)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可比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最佳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缓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   6.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设置哪些专题?   (1)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2)调查及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对工程涉及的地区的声环境、电磁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现状监测和评价   (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主要预测工程建设对声环境和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   (4)拆迁安置   (5)方案比较   (6)环保措施   (7)公众参与   (8)环保管理   7.如何对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进行合理性分析?   (1)总体要求:   ①与规划相容性分析;   ②与法规相容性分析;   ③符合产业政策;   ④推荐方案合理性分析   (2)具体要求   ①选址:变电报、开关站选址要尽量少占农田、远离村镇,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等   ②选线:输变电线路路径应避开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城镇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机场、军事目标及无线电收台等重点保护目标。

  8.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有哪些?   (1)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敏感区域有: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城镇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机场、军事目标及无线电收台等   (2)输变电工程的保护目标主要有居民和学校   9.如何开展输电工程公众参与工作?   (1)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要求进行   (2)公众调查时应选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主要是评价范围内的公众和团体进行调查,并对公众和团体提出的意见和和建议归纳、整理、分析,说明对意见采纳与否   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对公众参与的几次公示和要求应注意:   (1)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有关信息   (2)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向公众公告如有关内容   (3)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可以采取某种方式,公开便于公众理解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简本   (4)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在发布信息公告、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后,采取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5)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在其政府网站或者采用其他便利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的有关信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告的期限不得少于10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作出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决定后,应当在政府网站公告审批或者审核结果   其中(1)~(4)是建设单位或环评价机构要做的工作1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变电所(开关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变电所(开关站)施工占用土地对植被的破坏;   ②变电所(开关站)施工土地占用引发的水土流失分析;   ③变电所(开关站)施工土地占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对林业资源影响对影响林业资源的量、种类、面积分析   ②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从影响野生动物的种类、时间、程度、生活习性等分析   ③对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对评价区的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影响因素分析   ④输电线路大跨越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3)生态制图   2级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和预测成果图   11.输变电工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变电所(开关站)噪声环境评价   从噪声的产生与传播、接受过程分析噪声衰减规律,预测变电气(开关站)运行时厂界噪声是否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Ⅱ类标准要求;以及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Ⅰ类标准要求。

  (2)输电线路声环境的影响评价   通过类比分析和计算,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各居民点和学校噪声本底值叠加后居民点和学校的声环境是否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Ⅰ类标准要求  12.输变电工程电磁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及主要内容有哪些?   (1)变电所(开关站)电磁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是类比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①类比分析内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水平   ②类比分析对象的选择类比分析对象的选择应注意类比条件的相似性具体如下:电压等级相同;建设规模、设备类型、运行负荷相同或相似;占地面积与平面布置相同或相似;周围环境、气候条件、地形相同或相似   ③类比对象的监测监测项目、监测布点、监测结果   ④变电气(开关站)电磁场环境影响变电气(开关站)围墙外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能否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变电气(开关站)对所(战)区外居民点和学校的影响能否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   (2)输电线路电磁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类比分析和理论计算主要内容如下:   ①类比分析内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水平   ②类比分析对象的选择类比分析对象的选择应注意类比条件的相似性。

具体如下:电压等级相同;架设方式一致词;相序均为逆相序;导线排列为4至6分裂导线;周围环境、气候条件、地形相同或相似   ③类比对象的监测监测项目、监测布点、类比监测结果   ④理论计算按《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⑤输电线路电磁场环境影响理论计算和类比监测结果的比较,输电线路工频电磁的分布规律,无线电干扰水平能否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输电线路工频电磁、无线电干扰水平对所(战)区外居民点和学校的影响能否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   13.输变电程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1)线路和变电所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线路和变电所施工土地占用对植被的破坏和对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农业生产的影响   (3)拆迁安置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14.输变电工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和内容有哪些?   (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   ①野外调查;   ②定位或半定位观测;   ③从地图、航片、卫片上提取信息;   ④从有关部门收集、统计和咨询   (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①生态区域规划;   ②植被;   ③动物;   ④土壤;   ⑤土地利用现状   ⑥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情况   15.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监测、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监测、调查的重点与环评的重点相同,具体来说如下:   (1)电磁环境是否满足评价要求。

变电气(开关站)和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场是否达标,对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   (2)声环境是否满足评价要求变电气(开关站)和输电线路产生的噪声是否达标,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   (3)生态环境生态调查   ①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以及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文件所提生态保护措施的情况;   ②建设项目已采取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护措施实施效果;   ③针对建设项目已产生的环境破坏或潜在的环境影响提出补救措施或应急措施   (4)公众意见调查   开展公众意见调查,了解公众对项目在各期环境保护工作满意度,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其中(1)(2)是监测,(3)和(4)是调查1)(2)可展开论述问题及思考:   1、危险废弃物处置工程评价重点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评价重点为:   (1)根据该市固体废物产生数量、种类及特征,分析评价处理危险废物工艺可行性,是否达到废物利用、资源回收、清洁生产的要求;   (2)工程运行后其对选址区范围内的地下水、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3)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综合分析和判断项目选址的合理性,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选址的环境可行性以及填埋场渗滤液对地表水的污染(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地表径流),以及防渗层破坏后对地下水的影响   2.危险废物处置工程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