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甲文看上古狩猎与农耕的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25113531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从甲文看上古狩猎与农耕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从甲文看上古狩猎与农耕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从甲文看上古狩猎与农耕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从甲文看上古狩猎与农耕的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从甲文看上古狩猎与农耕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文;狩猎;农耕 论文摘要:文从甲文形体分析去探究上古人类的狩猎和农耕生活。并以甲文为素材,辅以考古和文献记载,再现远古先民艰辛的生活图景。 远古时期人类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生存。要生存,就要有食物。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就是从大自然中猎取食物。因此,采集和渔猎便成为远古人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中国的古文字虽然产生在三千年以前,但依旧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狩猎与农耕的蛛丝马迹。 1.艰辛的狩猎和家畜的驯养 甲文中有“网”字,说文:网,庖牺氏所结绳,以田以渔也。许慎认为网的发明者是庖牺或曰伏羲。先民受蜘蛛结网猎食的启发而发明了用来猎和捕鱼的网。甲文中还有其他一些字

2、,在网下有象、鸟和其他一些动物,均表示上古的“网”不仅用来捕鱼,更广泛用于捕捉各种动物。 甲文中有“毕”,就象用有一个树枝叉桠制作的简陋的网之形状。它有一个长长的柄,应是用来近距离捕捉飞禽的。诗经小雅鸳鸯中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证明了“毕”这种工具古人的确用来捕捉飞禽。“罗”甲文象人双手张网罗鸟之状,甲文异体字“网”上又有鸟形,更为形象。 甲文又有“敢”,象手持叉网捕捉野猪之状,凶猛硕大的野猪都用如此原始简陋的工具去捕捉,其艰难可想而知。 对于奔跑的走兽,仅用网来捕获只能够“守株待兔”,很难猎取更多的食物。甲文中又有“玄”字,即像一种专门用于攻击远处猎物的绳球,这是一种在长绳或皮条两端绑

3、有球形石块的狩猎工具,用来把石块抛向远处正在奔跑的猎物,如鹿、兔等,从而缠住猎物的腿部。甲文的“畜”字字形也体现这种工具的用途,下部疑为动物的足迹,金文下部又作“田”,亦为田猎的符号。 因为工具简陋,远古时期的狩猎一般不是单人匹马能完成的,需要整个氏族部落的人采用围猎方式才能有所收获。“田”甲文象土地有纤陌纵横之形,甲骨卜辞中“田”的多作“打猎”讲。远古时期平原地区狩猎,多采用聚众围猎方式,所获共同分享。“田”字字形正反映了远古时期在平原地区围猎的情形。 弓箭应是先民猎狩动物最先进的武器了,说文云:弓,以近穷远,象形,古者挥作弓。认为弓的发明者是黄帝的臣子名叫挥的。事实上,弓的发明者应早在旧石

4、器时代,距今七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就发现了用骨头制作的箭头。 甲文中有一系列文字都与弓矢有关,证明了弓箭的发明对于先民生活的重要性。如:矢;畀,象带有扁平箭头的矢形;射,以张弓搭箭欲射之状会意;侯,甲文从矢,象靶形;函,象箭袋之形,袋中插矢以象其形;弗,本指将箭杆用绳捆在一起,使之不至于弯曲变形而影响射击的效果。甲文中还有一些字直接描绘了用弓矢狩猎的引为。如:彘,从豕从矢,象箭射向野猪之形,或曰作一中了箭矢的野猪之形;雉,象箭矢射向飞鸟之形。 由石块棍棒到网再到弓箭,古代先民的工具有了很大进步。但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数量不断增加,所需食物仅靠原始的狩猎所获已难以为继。加之野生动物也随着气候和自然

5、的变化而减少或迁移,更由于狩猎工具的原始简陋而导致的艰辛,人们便试图将野生动物驯化以便获得更稳定的食物来源。这也可以从甲文中得到狩验证。“鸡”甲文左为奚,右为隹,而“奚”之字形显示为一被手持绳索之人拘系的奴隶之形。可见“鸡”最初即是被驯化家养的野鸡。野鸡即雉,雉的字形以一支箭射中飞禽表示它的野生性质,鸡就是被拘系驯化的雉。家的甲文更表明了先民们对于驯化畜养的重视,字形表示先民将驯化的野猪圈养家中。中国最早的家畜是鸡、犬、豕,其中尤以豕为多。夏朝时期有一个善于养猪的部落叫豕韦氏,他们以养猪为生,食猪肉,穿猪皮。商汤灭夏后,豕韦氏部落逃离中原,迁徙到北方大漠之中。上的辽、金、元、清四个朝代,就是他

6、们的后辈子孙。 甲文中还有一些文字体现了野生动物驯化的过程或结果,如豢,象双手抓住野猪,会豢养驯化之意;牢,象圈养动物于围栏之中,甲文“牢”的动物之形可以是牛,也可以是羊或马;牧,象手持鞭杖驱赶牛之形,小篆从食从羊;为,从爪从象,以手牵象之状。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森林茂密,气候温暖适宜大象生存。甲骨卜辞中就有猎获大象的记载。史书记载,周朝初年,武庚反周,即用大象之阵战周公;臭,说文:臭,禽走,臭而知其者犬也,从犬自。为“嗅”的初文。狗在很早以前就被驯化用来帮助人们狩猎,它的前身据说是狼或豺。 野生动物的驯养给先民提供了比较稳定的肉类食物。但中原地区的畜牧业终究只是农耕的一种补充,这应该是和中原地区

7、的气候和环境有关。谷类食物是主食,而肉类食物在古代都只能是一种奢侈品。礼记王制载:“诸候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豕”。连王公贵族们都必须在祭祀时才允许宰杀牲畜,那一般老百姓就更是难得一沾荤腥了。因此,孟子梁惠王上中,便提出了“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食肉矣。”可见即使到了孟子那个时代,平民家庭的七十岁老人想要有肉吃,也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论语的记载中,广收门徒,所取学费也只不过是几条熏制的腊肉干。孔子在五十多岁离开鲁国远赴卫国,其直接导火索就是鲁君没有按惯例把祭祀后的“胙肉”送到孔子府上。孔子还有“割不正不食”的饮食习惯,这并非孔子挑剔,而是自周朝以来人们太看重肉类食

8、物,故而在烹制时十分小心,十分精细而形成的一种礼法规定。到了水浒传中,好汉们啸聚山林,他们渴望的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生活。这正反衬出当时谨小慎微的布衣百姓平时的行为规范和饮食习惯。 在牛、羊、豕、犬等家畜中,又以牛的地位为最高,羊、豕次之,犬则在祭祀活动中无立足之地。“礼记王制有”天子社稷皆太牢,诸候社稷皆少牢,“太牢即是牛、羊、豕各一,少牢则是羊、豕各一。”天子和诸候祭祀时差别就在于天子可以用牛而诸候不能用牛,可见牛的备受重视。这种习惯一直沿袭至今,据山西民俗研究,山西一带历来有祭牛神的习惯。过春节时一般人家要设牛神牌位,贴赞美牛的对联,并烧香点灯供祭食物。而狗肉即使在民间的婚丧筵席中也无立足之地,至今有些地方仍有“狗肉上不得台面”之说。周朝先民更将北方少数蔑称为“犬戎”。这些都说明自古及今,华夏民族对犬的态度。 2.水平低下的农耕生产 因为古代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畜牧业没有成为古代中原人的主要生产方式。相反,先民们更倾向于采用农耕种植作为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因此,谷类食物便占据了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的“头把交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