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2491198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松原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吉林省松原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吉林省松原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吉林省松原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吉林省松原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松原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松原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松原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99分)1. (2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同执着前行漫漫人生路,我们会遇到各种考验、各种磨难,而获得成功和实现梦想需要我们的坚持,坚定梦想,同执着前行,照亮前方的路。同执着前行,照亮求学之路。学习是一个持续坚持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学习需要坚持和耐心。谢觉哉云:“万事从来贵有恒。”明初文学家宋濂为了学习知识,不顾路途的遥远,去百里之外的地方向前辈请教。烈日挡不住他,风雨阻止不了他,斥责打骂也无法使他退却。他心中只想着学习,执着干对知识的渴求,便感觉不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累

2、。漫漫求学路,宋濂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孜孜不倦,最终成为明代著名的大学士。同执着前行,照亮事业成功之路。凡成大器者,必有志。只有心中有梦想,为了梦想执着前行,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巴尔扎克曾说:“经历磨难,而仍旧坚持下去,才是奋斗者的本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他潜心修史,遭受宫刑之辱后也不改其志,忍辱负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翻阅着前人记载的史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将其整理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十三载春秋,桌上的灯花燃了又落,落了又燃,若没有他的执着坚持,怎会有史记两千余年

3、经久不衰的传奇?然而,仍有许多人在经历磨难考验时不能够执着前行,荷兰画家梵高,其在世时没有人理解他的作品,懂他的艺术。在世人的冷眼嘲讽下,他没有执着投入艺术创作,而是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假若他能向着自己的艺术执着前行,他将会给世人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放弃了执着,留给后人,也留给自己一个永远的遗憾。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那么,这放弃与坚持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我想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无不是在求索路上不畏艰辛执着前行的勇士。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克服一切阻力,与

4、执着同行,才能在前进的路上勇往直前,一路高歌。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足迹前行,向成功的大门迈进!(选自作文通讯2015年第5期,有改动)(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2) 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4) 选出不适合充当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 )A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B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C . 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D . 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5) 成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你认为,除了“执

5、着”,还有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答出一点并阐述其对成功的重要意义。(50字左右)2. (15分) (2014连云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周慧虹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食材、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种仿照舌尖解说词的“舌尖体”文字在网上悄然走红。这些“舌尖体”文字,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情这些文字表述得形象生动、蕴涵着一定哲理,有的因充满戏谑而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因饱含深情而催人眼圈发热,有的则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无以名状的美好。读着这些精美的“舌尖体”文字,不免使人感叹,网络这口大锅

6、,终究还是能够熬制出一些语言、思想上的美味。虽说,与经典名著相比,它们不过只言片语,然而,即便这些只言片语,也能令人读出感觉与感动,带给人一些深邃的东西。相比于“舌尖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凡此种种,虽不缺调侃戏谑,可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此类文句,是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的,别看它们裹挟于烟熏火燎中呈现出一副生意兴隆之状,其实,食客们大啖过后,付出的都可能会是自己语言表达、内心思考等方面遭受无形伤害的代价。自从网

7、络走入我们生活,有太多的人对之既爱且恨。人们满怀欣喜地热爱它,因为它展现了无限可能;人们又无可奈何地指责它,因为它身上还充斥着显而易见的浅薄、粗俗与戾气,直接影响到网络表达的纯净,影响到网民思想的提升,影响到网络交往生态的健康和谐。置身网络时代,我们无法拒绝网络,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他人携手,让与己相关的网络表达多一分熨帖,就像“舌尖体”所描述的家常美食,“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选自工人日报2014年O5月26日,有删改)(1) 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2) 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舌尖体”文字为何

8、能悄然走红。(4) 网络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体”,让你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产生了哪些思考?3. (15分) (2012大连) 阅读名,完成下列各题。名人渴望成名。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然而,最近我读居里夫人自传,却发现名的另一面。当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他们平静的科研生活被打破,丈夫皮埃尔抱怨说:“他们一个劲儿地要我写文章,要我作报告,如果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即使那些请我写文章作报告的人也将惊讶地看到我竟然年华虚度,什么也没干。”从这段中,我们意识到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只有摆脱这种重负,才能让事业之树常青。一个人没有出名的时候,可能对“名”充满无限艳羡,而一旦成名,可能就会不胜其扰。这时候

9、如果不能像居里夫妇那样,淡然处之,就可能被“名”吞噬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名的重负呢?人做事的出发点,不应是出名,而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居里夫妇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地全部献给了人类,没有申请任何专利。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人们赞誉他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然而,季先生将这些桂冠一一摘去。他说:“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在他们心中,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才是最高的目标,“名”呀“利”呀,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人才会即使成名,也依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往前进。中国文化有

10、一种淡泊名利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一定要好好继承。譬如南朝梁人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出来为官。他撰写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为中国的中医学做出了贡献。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名,能逃则逃,能逃得名,不为名缰利锁所缚,才能取得更大成绩。现代社会,充满一种浮躁的风气,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于是投机取巧者有之,花招百出者有之,这样即使获得所谓的荣誉,那也一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居里夫妇从成吨的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成功,是靠扎扎实实努力的。年轻人更应踏踏实实,不要被名利所诱。名是无根的花,虽然美艳,但总有枯萎的一刻;事业才是有根的果

11、树,一旦扎下根来,就会硕果累累。(选文有改动)(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说说本文第段中所选用的两个事例的特点和作用。(3) 第段是如何阐述观点的?(4) 从修辞角度对第段的表达效果加以分析。4. (19分) 现代文阅读,回答1-3题。守住信念才有成王慧敏有关理想信念教育,从小到大经历过不少。然而,前不久的井冈山学习,对心灵造成的冲击尤其强烈!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

12、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以致外界稍有诱惑,就会偏离人生航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人生有顺境也有逆

13、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走出沙漠”的故事就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了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又是3天过去了,人已渴到生理极限,大家都死死盯着那壶水。可助教呢,死活不肯让大家喝,说还没到最后关头。就在大家就要绝

14、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有的时候,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贪恋周围的“景色”,或受各种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这时,千万别忘了告诫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选自人民日报2015.05.26 有删改)(1) 下列最符合选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 . 守住信念才有成。B . 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C .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D . 因

15、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2) 选文第段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 . 比喻论证B . 道理论证C . 对比论证D . 举例论证(3) 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采用的结构形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 . 毛泽东秋收起义失败后坚定革命信念的事例在文中既是一个引子,又是强有力的论据。C . “走出沙漠”的事例,意在高度赞美老教授甘于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D . 文章末段意在进一步强调千万不要忘记“守住信念”。5. (1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焦国成我们活在世上,免不了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朋,大至对国家、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世间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