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串讲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24760596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月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串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月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串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月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串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4月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串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4月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串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月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串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月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串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4月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串讲2016年4月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串讲 考点串讲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7世纪中叶产生的。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

2、,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其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紧密统一。第二章 物质资科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第一节 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人们为了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进行的劳动过程

3、,必须具备三个简单的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象。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工具,此外还包括各种容器,如导管、桶瓶等等。广义的劳动资料还包括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各种物质条件,如厂堡、仓库、道路、土地等。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 一、社会生产力的构成 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二、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三

4、、生产力状况和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性质是指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是由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四、分工与协作 【单选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第三节 社会生产关系 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这个辩证关系中

5、,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不是单纯消极被动地由生产所决定,它们又积极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生产的发展。第订节 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由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势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生差关系。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第五节 经济规律 一、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所说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

6、系。 二、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经济规律的特点: 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各种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 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一、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二、简

7、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 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和产业结构一、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包括:综合性比例、部门之间的比列、部门内部的比例、地区之间的比例、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比例。二、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

8、势是:第一产业生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丝;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 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二、经济增长速度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就是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即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在一年中的增长率,体现着经济的增长速度。 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国外净要素收入后的社会最终产品价值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就构成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9、是当前国际上通常使用的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三、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经济制度。四、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涵义。 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褐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实现的经济增长。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

10、联系的经济形式第一节 劳动联系的经经济式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的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第二节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条件。 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第三节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

11、同的、相矛盾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涛。一切有用物品虽然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用物品都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且,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还存在矛盾。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先支付其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

12、交换才能解决。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形成价值的实体。第四节 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创造一、商品价值的形成 形成商品价值的是生产商品时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和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 二、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13、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第五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制。第六节 货币的产生和职能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是金银所具有的天然属性,也不是人们进行协商的产物,更不是聪明人的发明创造。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体现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在发达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中,货币的职能有: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第七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配置社会资源。 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