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与简史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教、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三个核心因素)2、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发生的现象3、小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4、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1)应用任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与解决学科本身不断涌现的理论问题;为教改服务并在服务中发展自身;不断探索与运用教、学、环境互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5、奥苏伯尔:1957年“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实验(自然实验);布鲁纳:1960年“课程改革论”;苏联阿格法诺夫“拾柴火”(自然实验)6、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原则1)客观性原则: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提示而不凭臆测加以歪曲,是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系统性原则:也叫做分析与综合的原则3)教育性原则(简答P16):研究学生心理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因此,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7、心理实验法:是有意创设或改变条件以引起特定的心理及其变化,并依据外部影响与心理反应之间的相关情况去探明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方法。
特点:精确易于重复检验8、教育心理研究方法(简答):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和自然实验)、问卷调查及相关法1)观察法:是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发现问题或事实材料,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假设,然后有计划地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予以证实或加以否定观察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特殊手段,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观察不同,是带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性和计划性的一种观察方式是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实施背景是自然条件;特点是简便易行2)实验法:特点:需严格控制条件(尤其是实验室实验),数据可反复论证A、实验室实验:“蔡戈尼克效应”;B、自然实验:是指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所进行的心理实验,它既排除了实验室实验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性,又保留着实验研究所固有的特色3)问卷调查法:科学性的保证是被试者的诚实合作9、自然实验的程序:进行初试、选择与设立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10、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三期教育任务;亚里士多德三期教育任务11、捷克夸美纽斯提倡泛智论,专著《大教学论》;瑞士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德国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教育的最基本手段,提出“五段教育法”;1879年,德国冯特建立心理实验室,创立了心理学体系,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学生霍尔被称为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先锋。
12、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的学科;“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13、“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乌申斯基,著《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认为是第一部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14、十月革命后,偏重用巴普洛夫学说解释教育心理学问题15、辛亥革命后,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是廖世承16、西方教育心理学的特色之一是重视理论尤其是重视探讨学习理论17.教育中的互动系统:是指学校教育中教、学、环境这三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动力系统18.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与阶段过渡发展规律的学科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这是因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学与教互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的产生和过程既受到头脑活动的规律制约,也受制于社会生活、人际互动和个体经验等,因此,心理现象是介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现象所以说,教育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哪些特色?(1)不断引进进和出版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献与教材。
2)正式出版了我国自己编写的教材与资料3)全方位地开展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心理学课题的研究4)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电脑的普及对教育心理学,特别是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从理论到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社会心理学及其他人文学科的发展又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更加重视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因素、人际关系对学生素质的影响3、简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特色与趋势1)重视理论特别是学习理论的探讨2)重视有客观数据的实证和实验研究,特别是现场实验3)关注教学进程及其改革与学生学习能力及良好品质形成、发展的关系4)善于吸收各有关学科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论、社会心理学的成果与新进展,扩充自己的研究内容4、观察法的优缺点是什么?(1)观察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特殊手段,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观察不同,是带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性和计划性的一种观察方式2)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3)缺点:由于它是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的,要获得足以说明某些心理现象的表现材料往往需要长期的等待;加上心理现象的多因性与条件的难以控制,如果没有一定的分析经验与技能,要作出精确的判断是相当不易的 5、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其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具体领域的应用学科6、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教、环境三者互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即教、学与环境1)“教”即教师按社会旨意对学生进行教书育人,是施教的主体,并起主导作用2)“学”即学生通过学习去接受教师和群体所给予的广泛影响而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能力、品格、个性得以成长,学生也是学习中有能动性的主体3)教与学一刻也离不开环境对它们的制约和影响,而教与学的成效也会相应地引起社会的反响和学校情境的变化三者构成一个互动的系统学校中的一切现象、问题与发展,都是由这个互动系统造成的7、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与阶段过渡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全程,而教育心理学是从横向角度研究某种教学、教育条件或措施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及形成能力、品格之间所具有的内在有效的关联。
他们是相互交错、彼此补充的研究领域8.如何理解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答:(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环境互动中的心理活动与规律2)“教”即教师按社会发意对学生进行教书育人3)“学”即学生通过学习去接受教师或群体给予的影响而获得知识、技能,使能力、品格、个性得以成长4)教师、学生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制约下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这种活动反过来也会影响社会环境5)教师、学生、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中存在许多特殊的心理现象预测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桑代克D冯特2.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 5B.7+2C.10D.3 3.麦克里兰德(McclellAnD.D.C)认为______关系到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快慢()A社会成员的创造能力B.社会成员的文化程度C社会成员的凝聚力D.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水平4小学生学习了加法规则之后,再学习乘法规则,这乘法规则就是_____,这种学习又称为______ . () A.初级规则,一级规则学习B高级规则,一级规则学习C初级规则,二级规则学习D.高级规则,二级规则学习5.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A.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B.正迁移和负迁移C.正向迁移和逆向迁移D.特殊成分的迁移和非特殊成分的迁移20。
道德感是伴随着道德______产生的内心体验动机B.认识C意志D信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教育心理学22.规则23.计划24.发散思维25.社会助长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是什么?27.动作技能获得的心理过程有哪些?28.解决问题最一般的基本条件有哪些?29.比较竞争与合作的不同心理效应30.简述性格和气质的关系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题.任选2题3题都答,只记前2题分每小题工5分.共30分)31.试比较联结派理论和认识派理论的主要差异32.结合实际谈谈竞争和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影响33.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如何避免和解决师生冲突参考答案 一、1.C2.B3.D4.D5.B6.A7.B8.A9.Dl0.B11..Bl2B14.Al5.D16.Dl7.Bl8.Al9.C20.B二、2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环境中学(学生)、教(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以前两者互动为主)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22.规则指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应这里讲的规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概念之间某种关系的表述。
23.计划即确定学习活动的时间程序,对问题进行归类或分解,确定完成任务所需的操作步骤24.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25.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三、26.答:教育学探讨的是教育的本质、目的、任务、原理、原则、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制度等,即教育的宏观方面,面教育心理学探讨的是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时的心理现象,即教育中的微观方面而两者又都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他们的考察对象必然有许多交叉的问题,其研究结果也应当是互为印证、互相补充的研究教育学必须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特别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特殊心理过程即规律,并以此作为判定教育原则和方法或进行教育改革的依据之一所以,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27.答:动作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认知阶段也叫做动作定向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首先认知动作技能的结构,对动作系统有初步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用表象调节动作,掌握分解动作熟悉动作操作程序,掌握动作技能的基本单元联结阶段是由动作定向阶段向动作协调完善阶段发展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尝试把分解动作联结成动作连续体,通过练习,不断排除动作之间的互相干扰,视觉和听觉反馈不再与动觉反馈发生冲突,而且逐渐为动觉反馈所代替.动作表现为协调、迅速、稳定和连贯,肌肉不再紧张,多余的动作减少随着不断练习,逐渐熟练,动作定向阶段的表象的调节和有意识的控制也减少了自动化阶段是以动觉反馈调节为特征,肌肉、骨骼、动作实现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意识的参与减少,只有在出现动作偏差时才起作用相当于一个自动控制中的一个动作操作功能模块,只要有启动信息,不管是外界输入的还是从记忆存储中提取的,都能自动完成一套技能动作28.答:解决问题最一般的基本条件,也即是解决问题能力互异的根源,有三个方面:第一,具备有关课题的知识并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逻辑推理法第二,认知的决定因素 第三,人格特性29.答:竞争与合作是两种不同的人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