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23T340-2022中晚熟玉米华西948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程-(高清正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443745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523T340-2022中晚熟玉米华西948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程-(高清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6523T340-2022中晚熟玉米华西948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程-(高清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6523T340-2022中晚熟玉米华西948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程-(高清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6523T340-2022中晚熟玉米华西948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程-(高清正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6523T340-2022中晚熟玉米华西948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程-(高清正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6523T340-2022中晚熟玉米华西948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程-(高清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523T340-2022中晚熟玉米华西948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程-(高清正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20CCSB 206523 昌 吉 回 族 自 治 州 地 方 标 准DB 6523/T 3402022中晚熟玉米华西 948 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edium and late maturing maize Huaxi 948 leaf agemodel cultivation2022 - 11 - 17 发布2022 - 12 - 07 实施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础条件24.1 土壤肥力24.2 灌溉条件25 产量构成技术指标25.1

2、 目标产量25.2 群体结构25.3 滴灌指标26 栽培技术要点26.1 播前土地准备26.2 播前种子准备36.3 播种36.4 田间管理36.5 追肥46.6 灌水56.7 病虫害防治67 收获与贮运67.1 适期收获67.2 收获要求77.3 销售及贮藏77.4 秸秆处理7附录 A(资料性) 华西 948 玉米品种叶龄及生产记录表8附录 B(资料性) 华西 948 玉米品种抽雄后特征记录表9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

3、单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昌吉市乡村振兴综合保障中心、昌吉回族自治州药品检验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强、杨惠、李晓梅、乔新林、赵瑜、王国强、饶晓娟、熊素玉、魏建刚、孙泽昭、李卫广、王鸿儒、白璐、刘远、张夏杰、姚明、薛云昌。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昌吉市文化东路29号)。 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昌吉市文化东路29号)、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昌吉市北京北路45号)、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吉市西外环与健康西路交汇处)。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昌吉市文化东路29号),联系电话:0994-2345498;

4、传真:0994-2338015; 邮编:831100。 邮编:831100。 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吉市西外环与健康西路交汇处),联系电话:0994-2329097; 传真:0994-2381050,邮编:831199。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昌吉市北京北路45号),联系电话:0994-2366258;传真:0994-2345361;中晚熟玉米华西 948 叶龄模式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晚熟玉米华西948叶龄模式栽培的基础条件、产地要求、技术指标和叶龄模式栽培技术的要求。 本文件仅适用于昌吉州行政区域范围内,年有效积温(10)27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域。 2 规范性引

5、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21962 玉米收获机械 GB/T 23391.3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3部分:玉米螟GB/T 34379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可见叶 visible leaf叶尖露出叶心达1 cm以上的叶片。 3.2展开叶 spread

6、ing leaf充分展开的叶片。指叶枕从下位叶的叶鞘中露出,或上位叶的叶枕与下位叶的叶舌重叠且可以看出, 整个叶片全部从下位叶鞘中伸展露出。 3.3叶龄指数foliar age index某个时期玉米展开叶片数除以该品种总叶片数乘100而得的数值。 3.4叶龄模式leaf age pattern以同伸规律为基础 ,以叶龄为主线 ,把玉米的生育进程、生育期及产量形成等建立起来的关系。 3.5“5 光 6 毛”叶龄计数方法 leaf age counting method of 5 lights and 6 hairsGB/T 17997 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生产中利用玉米

7、第五叶及之前的叶片表面光滑、第六叶及之后的叶片表面有茸毛的特征,识别第五、第六叶片,以免第一、二叶枯死或农事活动损伤第一、二叶导致无法区分叶龄的计数叶龄的方法。 4 基础条件4.1 土壤肥力有机质含12 g/kg,碱解氮70 mg/kg,速效磷10 mg/kg,速效钾150 mg/kg,含盐量0.2%以下,且土地平整(坡降5),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 4.2 灌溉条件具备完整的加压滴灌条件及配套设施。 5 产量构成技术指标5.1 目标产量1000 kg/667 m21200 kg/667 m2 。 5.2 群体结构收获有效株数6000株/667 m26500株/667 m2,平均穗粒数540粒左

8、右,单穗粒重180 g200 g,千粒重367 g左右。 5.3 滴灌指标根据土壤质地及地力的差异,滴灌玉米全生育期一般需要滴水8次10次。除干播湿出滴出苗水较多,即667 m2灌水50 m360 m3外,其余每次滴水量30 m3/667 m245 m3/667 m2。总定额为360 m3/667 m2 400 m3/667 m2,戈壁地相对偏多些,灌水量500 m/667 m2700 m/667 m2。每次灌水量应偏少,间隔期缩短。 6 栽培技术要点6.1 播前土地准备6.1.1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良好的地块。前茬作物以豆科、小麦、油葵、瓜菜等作物为宜。

9、 6.1.2 整地、深施底肥秋翻前可选用适宜的机械施氮磷钾复合肥30 kg/667 m2或磷酸二铵25 kg/667 m2、硫酸钾8 kg/667 m210 kg/667 m2。施用底肥后,秋翻,深度27 cm以上,做到无漏耕、无立垈、无坷垃,翻后对角线耙 地,耙深15 cm20 cm,结合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等标准。机械作业整地、深施肥应符合GB/T 34379的要求。 6.1.3 除草剂封闭播种前用90%乙草胺乳油120 mL/667 m2150 mL/667 m2或33的二甲戊乐灵80 mL/667 m2100 mL/667 m2兑水30 kg/667 m240 kg/66

10、7 m2,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喷后立即用圆盘耙、丁齿碎土轮等进行对角耙地混土。 6.2 播前种子准备6.2.1 种子质量要求及用量种子选用纯度应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3%、水分不高于13%、净度99%的优良种子。种子用量准备2.5 kg/667 m22.7 kg/667 m2。 6.2.2 种子包衣优先选用包衣种子,包衣种子规格应符合GB/T 15671的要求。 6.3 播种6.3.1 播种期当地表5 cm地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新疆春玉米区适宜播期一般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在适宜播期内,适时早播。 6.3.2 播深覆膜播种深度2 cm3 cm,露地播深5 cm7 cm。沙壤土可以适

11、当深播,粘土、灌淤土应适当浅播。 6.3.3 播种方式与播种质量播种机械宜选择带有卫星导航的牵引机械。采用气吸式单粒播种机,单粒率85%,空穴率5%, 碎种率1.5%。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四膜八行播种机单粒点播,40 cm+60 cm宽窄行种植,株距18 cm19 cm,播种深度3 cm5 cm。播深误差不超过1 cm。在玉米播种时,通过玉米铺膜播种机一次完成铺带、覆膜、播种、覆土、镇压工作。 6.3.4 防风措施对于春季多风地区,在铺设支管和毛管时,每隔20 m左右用塑料编织袋装半袋土压住支管,同时在地头要人工挖坑15 cm深埋毛管头,防止大风吹起支管与毛管。覆膜种植的,注意膜两边和中间土要压实

12、,不能跑风。 6.4 田间管理6.4.1 灌水出苗采取干播湿出,确保出苗率和幼苗整齐度。播种后当天即可连接田间支管和毛管,达到随时滴灌状态。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尽早滴出苗水。滴水量根据土壤水分及土壤质地状况确定,壤土以50 m3/667 m2 60 m3/667 m2为宜,确保出苗率在95%以上,并为蹲苗准备好下层水分。砂土以30 m3/667 m240 m3/667 m2为宜,黏土介于二者之间。 6.4.2 中耕时机及要求中耕时选择土壤合墒时进行,因降雨等原因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宜延期中耕。中耕铲与行侧间距宜在8 cm10 cm,伤苗率3%。 6.4.3 中耕要求出苗显行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中耕

13、深度10 cm左右。第二次中耕在定苗前进行,中耕深度15 cm 左右。最后一次中耕7叶8叶,中耕深度15 cm20 cm。机械作业,应按照GB/T 34379的要求实施。 6.4.4 苗后除草未封闭除草或封闭效果不好的田块,在玉米3片5片可见叶期选用4的烟嘧磺隆80 mL/667 m2 100 mL/667 m2,杂草出齐且5 cm左右株高时,兑水25 kg/667 m2做杂草茎叶喷雾处理。农药喷雾机的使用,应按照GB/T 17997的要求执行。 6.4.5 化控防倒种植密度大、生长过旺、易倒伏地区或地块,在玉米9片10片展开叶(12片13片可见叶)期间, 用玉黄金20 mL/667 m2兑水

14、30 kg喷雾化控;也可选用玉米健壮素、羟基乙烯利、吨田宝等玉米化控制剂,具体用量按商品说明。 6.4.6 蹲苗与灌头水玉米叶片在中午出现萎蔫现象,黄昏前又恢复,即轻度缺水。观察此时玉米叶片数,壤土及上沙下黏等保水效果好的地块,13片14片展开叶上头水,偏沙性保水效果较差的地块,11片展开叶上头水。头水应浇足浇透(40 m3/667 m250 m3/667 m2)。 6.5.1 第一次追施肥料结合灌头水(展开叶13片),随水追施尿素10 kg/667 m212 kg/667 m2、磷酸一铵10 kg/667 m2 和硫酸锌3 kg/667 m2。 6.5.2 第二次追施肥料结合第二水(展开叶15片)追施尿素12 kg/667 m2、磷酸一铵8 kg/667 m2; 6.5.3 第三次追施肥料结合第三水(展开叶17片)追施尿素10 kg/667 m2、硫酸钾8 kg/667 m2和硫酸锌3 kg/667 m2; 6.5.4 第四次追施肥料结合第四水(展开叶19片)追施尿素10 kg/667 m2和磷酸一铵10 kg/667 m2; 6.5.5 第五次追施肥料结合第五水(展开叶21片)追施尿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