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2442981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南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南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南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南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 (2018九上温州月考) 阅读下列诗句,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世界在踌(ch)_之心的琴弦上跑过去,奏出忧(y)_的乐声。使生如夏花之(xun)_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安静些吧,我的心,这些大树都是(q)_祷者呀。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2. (7分) (2016七上莆田期末) 名句默写。 (1) 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遥怜故乡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终古高云簇此城

2、,_。(谭嗣同潼关) (5) 非宁静无以致远,_。(诸葛亮诫子书) (6) 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 论语中点明时间流逝之快,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 (8)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思乡句子是_。 (9) 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三、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8分)3. (1分) 解释下列划线词。已而_被甲_持满_先驱_开壁门_介胄_为动_称谢_曩者_固可袭而虏_4. (2分) 综合探究: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

3、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西方学者没有把藏学、满学等排入汉学之列。国学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1) 请用线段连接下面国学经典著作及其相关内容。墨子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孟子见贤恩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子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2) 西方学者把藏学、满学等排除在汉学之外有何意图?5. (5分) (2017重庆模拟) “朗读者”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邀请各行各业具有影

4、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传播思想,传承精神。下面两个任务中请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任务一:“邀Ta读诗”作为文学爱好者,你一定想在“朗读者”听到你喜欢的某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朗读。给主编发一条短信,推荐你喜欢的作家,并说服主编邀Ta前来。(要求:40字以上。)任务二:“我要读诗”你想在“朗读者”为亲友朗读,给主编发一条短信,说服他同意你的请求。(要求:40字以上,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6. (6分) 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一文中_和_(事件)

5、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的想法。(2)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曾经教给我很多道理,如:“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这其中包含了要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B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读书入神时,学生“做戏”“画画”,侧面说明儿童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进一步说明封建教育内容脱离儿童的实际。C . 五猖会描写被父亲强迫背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D . 琐记回忆了与衍太太交往的几件琐事,在南京矿路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日本的东京和仙台求学的经历。五、 现代

6、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7. (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生命赋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挺拔的巨树,葱茏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野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当柳芽发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

7、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麦收过后,麦地里新播种的大豆,不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无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我害怕看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看见它,就如痴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巅峰的想象: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积蓄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间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员,在终场前得到一个绝佳

8、的射门机会,即将起脚攻入致胜一球的那一刻,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 :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齐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他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它们并不可怜,我是敬仰它们!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却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若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

9、一副怎样的葱茂!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严肃的展示吧。(1) 文章至段所写的“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有_、_、_、_。(2) 文章第段“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 第段中,对奇松怪柏、苔藓、骆驼草等,作者为什么说“它们并不可怜”,我应该敬仰它们?(4) 将画线的句子换成“世上再也没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了”,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5) 文末“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一句,对你有什么启示?8. (20分) 阅读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完成习题。李雪峰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

10、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担忧的是。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是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汪汪的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狗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 就连那些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洁白洁白的,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镀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会

11、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而每一种花朵也是一种草。(1) 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话。兴奋的是 担忧的是 (2) 文中第段画线

12、句子优美生动,请你用自己的语言从两个角度简要加以赏析。(3) 校长要我们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他要告诫“我们”什么?(4) 乡下的教育条件和城里相比,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这对乡下孩子的成长果真没有影响吗?请你谈谈看法。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 (16分)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

13、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_往来翕忽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 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潭中鱼可百许头_ 怀民亦未寝_(3)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其岸势犬牙差互。念无与为乐者。(4)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5) 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 (6分) (2019七上天台月考) 诗歌阅读 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释】湖:指洞庭湖。中流:指江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