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24393888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湛蓝、清澈、唱和、玄奥、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2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德育目标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童趣的散文。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2联想想像法。本文的叙述方式独具匠心,运用想像的手法与自然界的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等朋友们互诉心声,动情的叙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展开丰富的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文章灵气飞扬、新奇丰富的特色。3自读点拨法。本文属自读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习要点。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学生充分阅读,以悬测揣摩写作意图,速读抓重点词语感知课文,精读探究艺术特点。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教师配乐深情诵读)“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

3、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衔向远山远水。”同学们,这段如溪水畅流栩栩如生、灵气飞扬的精彩景物描写的观照视角新颖、独特,树与“我”融为一体互诉心声,使人耳目一新。今天我们学习的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便是以这样的叙述方式而成文的。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山林,走进幽谷,走进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去探访山中的众朋友。设计(二)唐代苦吟诗人贾岛,以“推敲”的诗坛佳话而为人们熟悉,有谁能够背出他的寻隐者不遇?(学生背诵:“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作诗人去探访的是一位隐居山林名

4、士,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也是这样的吗?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山林去看个究竟。二、感知课文,理清思路1悬测:文题为山中访友,按照惯常的阅读经验判断,作者到山中去寻访友人,那么课文中叙述的友人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速读全文印证自己的猜测。学生回答,教师归结:作者所说的山中访友指的是进山看风景,山中朋友指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落叶、小花、阵雨、蚂蚁、归鸟等自然界的景物。2学生轻声诵读,勾画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利用词典疏解。投影:(1)注音。栀子() 唱和() 禅心() 湛蓝() 憔悴() 逝川()(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流水,比喻消逝的时光。(

5、)精神高度集中,不分散。()玄秘深奥。()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道德高尚,有很高的声望。()形容有滋味或有兴趣的说道。()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明确:(1)zhhchnzhnqio cush(2)逝川凝神玄奥唱和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憔悴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感知课文内容。4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亲切感人、生动活泼,优美、精彩的语句俯拾皆是。请勾画标注出喜欢的语句并理解、积累。语句积累示例:(1)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2)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3)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

6、,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4)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5听读课文录音,(或:指名语感较好的学生美读课文的精彩片断)学生丰富地想像作者动情叙述的充满诗意的画面,尽享童心童趣的童话世界,体会作者的心境。6合作研讨:(1)“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本段文字中,对古桥,作者在叙述时人称有无变化?如果有,请揣摩一下变化的原因,并思考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2)“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

7、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成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本段文字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将自己写成一棵树,这充分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4)你认为本文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1)本段文字中对古桥的叙述人称有变化,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似面对面的倾诉,更亲切自然,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请注意使用呼告语,如本段文字中的“德高望重的老桥”。(2)本段文字作者运用想像的手法,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热爱自然之情。(3)作者把进

8、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用的是拟人化说法。将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等自然景物看成是自己的山中朋友,将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样说既使行文生动,又为下文写与景物对话铺垫。(4)本文突出的艺术特色表现在独具匠心的叙述方式上和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上。文章的叙述方式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也是每一位读者的,更加感到亲切。根据表达的需要,还适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加充分。本文的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

9、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会时时为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三、诉心声 拓展延伸盐城市的黄海滩涂湿地,又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名录,这里生活着丹顶鹤等许多珍稀鸟类。请结合你对滩涂湿地和丹顶鹤等鸟类的了解,合理想像,说一段与游客互诉心声的文字(或以你熟知的某一处风景为话题)。学生在说话拟稿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照视角的提示。每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师生共同评议。四、课堂练习1句段仿写要求:仿照下面的句式(长短句结合,句式整齐),写一段熟悉的景物。炮声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

10、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第段中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若换成一般说法,应是_。(2)第段中“我闭上眼睛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一句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吗?为什么?(3)第段中“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一句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该句侧重写了雷阵雨的什么特点?(4)“像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中国古代文人的许多篇章中都离不开酒,许多文人的名字与酒连在一起,这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你所知道的这样的诗人名字(一位)_诗文名篇题目(一篇)_。(5)第段中“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11、是_句式。(6)第段中“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交待了什么内容?参考答案:1略2(1)进山看景(2)不是。这是作者身心完全融入大自然后的感觉,写的是想像。(3)比喻。该句侧重了雷阵雨的声势。(4)李白或陶渊明等篇目须与之对应(5)反问(6)返回的时间。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自然是美好可亲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善待她,正如德国作家歌德在诠释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启迪人们的,“她在幻影里得着快乐。谁在自己和别人身上把它打碎,她就责罚他如暴君;谁安心追随它,她就把他像婴儿般偎搂在怀里。”生活在自然怀里的我们如能以一颗挚真的童心去呵护、关爱她,那么她就会荫庇我们,因为我们是朋友,恰如山中访友所描绘的。六、布置作业阅读

12、文段,完成15题。石榴郭沫若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着实兼备了杨柳之长,而舍去了杨柳之短。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就已经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单瓣的花虽没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有

13、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英译,一种尖底胆瓶)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绣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1942年10月31日1请写出你所了解的郭沫若的其他作品的名称。2用文中的词语描述石榴。

14、(1)石榴的枝干:_。 (2)石榴的叶片:_。(3)石榴的花:_。 (4)石榴的骨朵:_。3在夏天,很多花都不再争妍斗艳,石榴却开起花来,这表现了石榴怎样的性格()A独树一帜,超凡脱俗 B为秋天的果实不惧炎热C不惧炎热,美化自然 D不与世俗同流合污4石榴是夏天的心脏。对此,你如何理解?5本文写于1942年,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本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蔡文姬等。2(1)奇崛(2)清新(3)陆离、华贵(4)匀称、精巧3C4石榴不惧炎热,在夏天开花带给人以美的享受。5反映作者对抗战的胜利充满信心,对于美好的生活充满希望。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1到自然中去放飞心灵,与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对话,你会发现生活中又多了一个朋友,请以“我有一个朋友”为题,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一两个自然的“朋友”,并说说以它为友的原因。结合野外活动的照片,搞一次以“感受自然”为主题的优秀图文展览。让孩子们理解自然,体悟自然,在自然的美与真纯中获得审美愉悦。2可以给学生提供两个片断:(1)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