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番禺区市桥街东郊村(北基大街)安置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8MB
约50页
文档ID:424197366
番禺区市桥街东郊村(北基大街)安置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1/5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番禺区市桥街东郊村(北基大街)安置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市桥街道办事处 编制日期 2015 年 9 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番禺区市桥街东郊村(北基大街)安置区工程建设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市桥街道办事处法人代表金丹华联系人曾桢华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富华中路2号联系34807207邮政编码511450建设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东郊村北基大街地块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K721 房地产开发经营占地面积(平方米)40538绿化面积(平方米)13733.4总投资(万元)88163.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广东三旧改造是指广东省特有的改造模式,分别是“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三旧”改造是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开展部省合作,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的重要措施2009年,随着迎亚运整饰工程在广州火热开展,广州市的“三旧改造”进入开展热潮番禺区作为广州南拓的前沿阵地,是“城”字空间结构的核心地区,将很好的承担广州外延居住的转移功能,而本项目是作为打造广东省特有的改造模式“三旧改造”在番禺的首个示范点。

本项目根据片区的总控规划,主要作为居住用地、商业居住用地及旅游开发用地使用,对于片区内现有的村落进行保留外,部分进行改造,零星分布的工厂进行逐步搬迁本项目所处的北基大街现状大多为临建或自建房屋,从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考虑,该位置经过三旧改造重新规划后,不但可以对本村居民用户进行充分的安置,而且可以提供一大部分资源安置周边扩建改造工程所牵涉的用户(例如何贤医院扩建项目)本项目涉及东郊村北基大街居住区和天方园居住区,约400户的村居民,涉及人口约414人,需拆迁住宅建筑面积60592平方米,需复建住宅建筑总量为约100000平方米,而北基大街安置区承担复建住宅建筑量为约80000平方米,剩余约20000平方米的复建总量在其余改造地块统筹安置因此,本项目是提高当地生活和经济水平的需要,也是番禺区打造“三旧改造”示范点的需要,还能改善周边的出行和生活环境,从而提升市桥街的土地价值,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2、建设项目规模及功能布局番禺区市桥街东郊村(北基大街)安置区工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东郊村北基大街地块(经纬度为:22.930°N,113.374°E)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8163.2万元,总占地面积40538平方米,建设九幢安置住宅楼工程,总建筑面积134333平方米(含地下停车场)。

本项目经广州市番禺区发展和改革局的“番禺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建设番禺区市桥街东郊村(北基大街)安置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番发改[2013]142号)的立项批复本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为40538m2,规划建设用地28303 m2,总建筑面积134333m2,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87245m2,总建筑密度1.7%,综合容积率3.08本项目共分为地块一、地块二、地块三、地块四共四个地块,拟建单体9栋住宅建筑,地下二层,地上九至十九层,其中九层住宅单体2栋,十七层住宅单体3栋,十八层住宅2栋,十九层住宅单体2栋,建筑高度控制60米,安置住户695户;拟建公建1栋,地上七层,该公建功能为: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年人服务、文化室、村委会、警务室、公共厕所等本项目停车位1032个(地下停车位1006个,地面停车位26个)本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用地平衡表见表2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数值规划总用地平方米40538规划建设用地平方米2830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34333保留总面积平方米0规划总面积平方米134333计算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平方米87245保留总面积平方米0规划总面积平方米87245不计算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平方米47088地下平方米45963保留平方米0规划平方米45963架空平方米1125保留平方米0规划平方米1125保留总面积平方米0规划总面积平方米47088综合容积率3.08总建筑密度%31.7塔楼建筑密度%14.7绿地率%39.4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2577机动车泊位数个1032非机动车泊位数个919表2 本项目用地平衡表用地名称面积(平方米)比例(%)规划总用地40538100规划建设用地2830369.8住宅用地15112.837.3公建用地972.12.4商业用地1061.02.6绿地11156.627.5公共绿地2576.86.4其他用地12235.630.23、项目给排水情况本项目用水全部由市政管网供给。

本项目室外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室内实行污、废分流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单设污水管将小区内的污水排至市政污水管道,小区的粪便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然后与其它生活污水通过新建污水管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最后输送到前锋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4、用电与用能情况本项目电源由市电网统一供给设一台柴油发电机组(800kW)作为消防等重要负荷的备用电源采用天然气作燃料,由煤气管道公司统一埋设,每栋住宅都统一安装煤气管道5、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的规定,本项目的行业类别及代码为K 房地产业—701、房地产开发经营该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的限制类或淘汰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东郊村北基大街地块,项目东面为东江市场及居民住宅;南面为长堤东路(路宽25m,双向四车道,城市次干道),隔路即为市桥水道;西面至环城东路,大部分也是居民居住区;北面为东丽园及其他居民住宅详见建设项目四置图)主要环境问题:1、项目周边村民住户产生的“三废”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2、项目南面邻近的长堤东路的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现状照片:项目东面(东江市场)项目南面(长堤东路)项目西面项目北面(东丽园)用地现状(1)用地现状(2)用地现状(3)用地现状(4)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东郊村北基大街地块(经纬度为:222.930°N,113.374°E)番禺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总面积529.94km2,是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穗港澳“小三角”的中心位置番禺区东面是珠江,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相邻;北是广州市荔湾区、海珠区、黄埔区;南面是南沙区番禺是广州“南拓”重点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利,是广州重要的工业强区和重要的工业出口基地之一2、地形、地质、地貌番禺全境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境内地势平坦,由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主要是海拔50米以下的台地,南部是连片的冲积平原市桥至莲花山公路以北为市桥台地,以南为冲积平原台地久经侵蚀,风化层厚,以低丘岗地为主,最高峰大夫山海拔226.6米。

冲击平原河网密布,主要河道有北部的珠江后航道、沥滘水道、三枝香水道、大石水道,西部的陈村水道,东部的莲花山水道和狮子洋,中南部的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全境约略为“一山三水六平原”3、气候、气象番禺地处亚热带,春季(2~4月)气温回升,冷暖交替,雨水逐增,前期常有低温阴雨;月平均气温14.6~22.0℃,雨量300毫米左右夏季(5~7月)初夏温暖,盛夏炎热,高温强光,雨量集中,间有台风;5~6月平均气温25.5~27.1℃,7月平均气温28.5℃;雨量730.7毫米,占全年降雨量45%秋季(8~10月)早秋炎热,晚秋凉爽,日夜温差较大;全季雨量504.3毫米,占年雨量的31%冬季(11月~次年1月)气温较低,雨量稀少,寒潮南下,低温霜冻;平均气温逐月下降,1月为13.5℃,有记录极端最低温为-0.4℃;全季雨量97.4毫米,占年雨量的6%4、水文特征(1)地表水番禺区有珠江干支流12条,多自西北流向东南支流宽约100~250m,河深在-2m~-6m之间;干流宽多在300~500m,河深在-4m至-9m左右河流属平原河流,水流平缓,潮汐明显,潮差平均为2.4m,多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本区进入珠江口的虎门、蕉门、洪奇门三大口门出海;主要河道有北部的珠江后航道、沥滘水道、三枝香水道、大石水道,西部的陈村水道,东部的莲花山水道和狮子洋,中南部的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

已通航的莲花山港,有两个1000吨级的泊位;在建的对岸海鸥岛东岸段,有1250m 水岸线,可停靠5000 吨级的船泊部分建成的南沙港,有9~15m深的水岸线长达7km,已建成1万吨级的码头1个和2.5万吨级泊位2个已开通的南沙港和莲花山港,至香港客轮约一个半小时航程广州地区河流属珠江水系,珠江水系可分为珠江广州河段和东江两大水系,其中珠江广州河段部分包括市桥水道、后航道、黄埔航道以及市区部分河涌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污水接驳入市政污水管道送前锋净水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桥水道市桥水道又名市桥河,因经番禺县市桥镇得名市桥水道源于钟村镇陈头水闸,向东南经屏山、市桥、雁洲至清流汇入沙湾水道,全长35km,目前为一般工业用水区,河宽约100m,平均深2~3m,该水道为典型的三角洲潮汐河道,潮汐日等现象明显,平均涨潮历时约5小时,落潮历时约7小时,多年平均潮差为1.4m2)地下水场区地下水主要是赋存于第四系砂土层中的孔隙水,其次为赋存于基岩裂隙带中的裂隙水,以承压水为主场区砂土层透水性较好,局部直接临水,其富水性较强;强、中风化岩裂隙发育,遍布场区,厚度普遍较大,富含一定量的裂隙水,其余岩土层富水性较弱,综合评价场区富水性较强。

场区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及地表沟渠渗透补给,其次为侧向迳流补给,并受珠江潮汐的影响,补给量较丰富;总的来说,场区地下水较丰富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番禺区社会环境简况广州市番禺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穗港澳“小三角”的中心位置,北与广州市海珠区相接,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与佛山、中山两市相邻,南与南沙区相连番禺区全区总面积529.9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9.92万人,下辖南村镇、沙湾镇、石碁镇、石楼镇、新造镇、化龙镇6个镇,市桥街、桥南街、东环街、沙头街、洛浦街、大石街、小谷围街、钟村街、石壁街、大龙街10个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驻市桥街2、市桥镇社会环境简况本项目所在地属于市桥街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