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 SCI论文发表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35KB
约5页
文档ID:424136475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 SCI论文发表_第1页
1/5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 SCI论文发表 SCI论文发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自愿披露应规披露 本文是一篇SCI论文发表,基于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本文搜集了我国 2022 至 2022 年持续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 A 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企业自身和外部影响因素入手,探究企业商誉、核心管理人员变更、企业融资约束、市场地位以及媒体关注这五大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同时,结合我国的现行政策,将因各类规章制度必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与自愿披露的企业分为两组,研究各因素对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披露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迎来了蓬勃开展的新时期,截至 2022 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已经占了 129 席但是局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及披露却未能跟上经济开展的脚步,许多企业未能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整体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较低2022 年 12 月,中华老字号北京同仁堂被曝出回收过期蜂蜜回炉重造,一时间舆论哗然,大众心中的“国货之光〞顷刻覆灭再向前追溯,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重污染企业偷排废料等事件均触目惊心。

反观改变了中国人民支付方式的支付宝,在其 APP 中推出了蚂蚁森林这一程序,将用户的生活方式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既激励用户锻炼身体、低碳出行,又为沙漠治理提供了巨大帮忙众多企业为何会在社会责任层面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别,其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开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的开展已经由原先的粗放式的开展模式向高质量开展转化这一转化意味着在促进经济开展的同时,还需要兼顾产品质量保障、生态环境报告、区域协调开展等各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开始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并针对如何改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做出持续的努力深交所于2022 年 9 月公布了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进行标准指引的第一份政府机构文件——?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尔后上海证券交易所、财政部等机构与部门纷纷颁发布了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政策文件,但这些文件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不足统一规范直至 2022 年质检总局联合国家规范委才发布了国内第一份有关社会责任报告编写的国家性规范文件这表明我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标准还有待充实与完善1.2 研究内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一、从理论层面分析企业商誉、核心管理人员变更、企业市场竞争地位、融资约束以及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

二、实证检验了上述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三、提出促进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相关倡议在目前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某一特定角度研究其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另一种是从多角度出发,探讨多个不同的因素分别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选择从多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在现有的局部不够完善或者存在较多争议的研究的根底上作出进一步的研讨,另一方面,尝试从目前尚未进行研究的角度入手,试图扩充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本文选择研究这五大因素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的原因,具体阐述如下:〔1〕本文首先探讨了企业商誉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近几年局部学者开始研究商誉资产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但尚未有学者研究商誉资产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尝试从这一视角出发,拓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2〕目前,高管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是从高管个人的背景特征或是高管团队特征入手,有关核心管理人员变更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根底上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在企业中核心管理人员变更如何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3〕企业市场竞争地位是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许多学者研究了其对企业的创新投入、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等企业行为的影响但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仅有一篇从并购的角度出发,探究并购导致的企业市场地位提高如何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本文在此根底上,将研究对象扩大至所有 A 股上市公司,并引入信号传递理论,进一步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市场竞争地位如何影响社会责任披露第 2 章文献综述与理论根底2.1 文献综述2.1.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文献综述〔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国内研究早在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就提出利用企业的道德追求来解决个人或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和矛盾,为讨论企业的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的关系留下了思想空间尔后西方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便有所停滞,直至Sheldon〔1924〕提出了企业应对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社会实体和社会环境负责,企业有责任满足企业内外部的各种需求,企业社会责任不应该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还需要对道德因素进行充沛的考虑,最终将社会利益置于企业利益之上这是西方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的首次定义Bowen〔1953〕将商人的社会责任表述为"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与价值来推行政策,做出决策以及采取行动的义务,他认为企业承当社会责任必须遵循自愿原那么。

社会责任的承当不受政府和法律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应当是公司根据自身状况自主决定是否承当社会责任这标志着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开始在此之后,企业社会责任一词逐渐为世界各国的学者所认可,并在企业管理实务界掀起波澜,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见解Matten & Moon(2022)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两种类型,即显性的和隐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其中,显性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为实现某些社会利益而承当和表述出来的责任,通常包括企业的自愿性工程和经营战略,这些工程和战略能将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并且能解决被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组成局部的议题隐性企业社会责任通常包括各种价值观、标准、规那么以及对企业〔强制性或惯例性的〕要求,要求企业解决各种利益相关方议题,并且规定企业作为集体行为主体而非个体行为主体需要承当的适当义务Shamsuddeen & Muhammad〔2022〕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关于社会和环境政策、行动和计划的活动,以提高员工、顾客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福祉这包括使公司与社会相互关联并影响公司经济、道德和社会行为的自愿活动,企业通过这些活动满足社会冀望和改善与社区的良好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Shigeki〔2022〕相信公司的道德或伦理责任是遵循道德的一般规那么,而不是像立法者所构想的那样“社会责任〞。

公司既要遵守公认的法律,又要遵守道德,两者都不需要社会责任在这方面,公司和个人之间没有区别2.2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2.2.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根底来源于 1959 年 Penrose 提出的“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汇合〞这一观点尔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围绕利益相关进行的研究也愈加丰盛起来其中影响力最为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由美国学者 Freeman 于 1984 年提出,他在其代表性著作?战略管理者: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办法》中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一个有能力影响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或者受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影响的个人或者群体在他看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应当是一种既考虑股东利益又平衡企业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而做出一种管理活动公司的开展是其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企业实现的目标是所有相关者的整体利益随着该理论的进一步开展,利益相关者的内涵也越来越丰盛,企业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定义也从股东、债权人扩充到企业的员工,供给商、客户以及社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开展推动了学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因为如果仅仅从股东利益之上的角度出发,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社会责任信息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这种投入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这对股东而言是不利的。

但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企业与社会责任相关的这些行为与员工、供给商、消费者等群体密切相关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加以披露,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这种信息了解到企业为维护他们利益所做出的努力,这可以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同这种认同可以为企业带来资源,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开展第 3 章 研究设计......................203.1 研究若..............................203.1.1 商誉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203.1.2 核心管理人员变更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21第 4 章 实证分析.............................32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324.1.1 描述性统计..............................324.1.2 相关性分析.........................33第 5 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性倡议................................425.1 研究结论..................................425.2 对策性倡议............................43第 4 章 实证分析4 12 SCI论文发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自愿披露应规披露 .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4.1.1 描述性统计从表 4.1 中显示的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CSRD)的均值为 42.030,中位数为 38.541,这较 60 分的及格线还存在较大差距,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21.748 和 76.960,表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各企业之间的披露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别。

〔2〕反映企业商誉的变量(GW)取值范围在 0 到 0.514 之间,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0.017 和 0.1,这表明不同企业间商誉差距较大在融资约束(SA)上,其均值为3.781,中位数与最大值较为接近,表明这一变量之间的差别较小媒体关注(MEDI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8.988 和 3.611,规范差为 1.090,这说明媒体对各企业的报道数量存在较大差别表现企业核心高管变更的变量(TURNOVER)中位数为 0,说明从整体来看,样本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在本文研究的期间内不存在巨大波动第 5 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性倡议5.1 研究结论过去的十年里,我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开展和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但与此同时,粗暴型经济开展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当企业污染环境、生产劣质产品、危害公众身体健康、虚假宣传等侵害利益相关者权益的问题逐渐暴露时,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话题愈发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开始讨论和关注社会责任相关的信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