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2404922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总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总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总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的长度分布如图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这种虫在树干的深度分布如图乙。有四位同学围绕“下一代鸟喙的长度可能如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四位同学的观点分别阐述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 甲 乙 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短,因为在树干深处就很容易捕捉到虫 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 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能进化成较长的喙 A B C D 【解析】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

2、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 物性状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2下图表示小鼠原种进化为某种小鼠新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使该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1是形成小鼠新种的必要条件 C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X来源与突变和基因重组 D某个小鼠有利变异的产生不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 【解析】 Y是自然选择,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Z1为地理隔离,图示由于地理隔离形成的小鼠新品种与原种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没有形成新物种,而Z2为生殖隔离,为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

3、件;X表示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突变和基因重组,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某个小鼠发生了有利变异,但种群的基因频率若未改变,该小鼠的种群没有进化。 【答案】 D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B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 细菌在未接触青霉素前就产生了抗药性的突变。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抗药性变异逐渐变成有利变异。由此推知 B

4、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B 4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分别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 A发生了隔离 B发生了自然选择 C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D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解析】 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A、a的基因频率均为1/2,连接自交n代后,所获得的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为(1/2)n/2 (1/2)1(1/2)n1/2,a的基因频率也是1/2,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该种群在这些年中没有进化,C正确、D错误,A、B两项可

5、能没有发生。 【答案】 C 5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则子代中( ) 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 BFf基因型频率为52% 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 D 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 【解析】 考查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的知识。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个体总数。故选B。 【答案】 B 6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

6、,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在变化过程中,P点时Aa的基因型频率最小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D该种群基因库中A和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产生 【解析】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0.50,Aa的基因型频率(20.50.5)最大。Q点后,A基因频率增大,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答案】 C 7 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二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

7、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解析】 二倍体与四倍体属于不同物种,两者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三倍体是不可育的;物种与物种间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不一定存在生存斗争;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但该原因导致的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定向的。 【答案】 C 8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家群来源 敏纯合子(%) 抗性杂 合子(%

8、) 抗性纯 合子(%) 甲地区 78 20 2乙地64324丙地84151下列叙述正确的()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 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自然选择 的作用。某通道蛋白中只有一个氨基酸被替换,可推知控制此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项错误。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的频率为(2022)/(1002)100%12%,B项错误。通过计算可知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是最高的,但是不能得出抗

9、性基因突变率最高的结论,C 项错误。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抗性基因频率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正确。 【答案】 D 9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右图中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的种群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 600。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B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解析】 从图示看出,种群到50代时则只有A基因,说明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在125代时a基因频率为25%,aa基因型

10、频率则为1/16;150代后3个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自然选择可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 B 10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解析】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 11(17分)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图1 图2 图3 (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 (2) 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不同种群内的_发生改变。 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表所示。 甲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个体数 20 22 4 20 12 3

12、 9 8 2 100 乙 基因型 AATT AaTT 基因型aaTT 个体数 196 168 36 400 (3)甲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 (4)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 (5)已知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 【解析】 (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且产生的后代可育,这表明地雀A与地雀B属于同一个物种,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表明地雀C与地雀A、B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并非同一个物种,因此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和B,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B与C。(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

13、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海洋环境的变化。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是不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3)种群的基因库指的是某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4)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2022220212298)/2000.7。(5)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400210410580。 【答案】 (1)地雀A和B 地雀A、B与C (2)海洋环境的变化 基因频率 (3)基因库 (4)0.7 (5)80 12(17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 材料一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

14、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 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变小。 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A种群(个) B种群( 个) VaVb 200 0 VaVa 50 12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_。 (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