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10KB
约12页
文档ID:42397768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1/12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本试题分为Ⅰ、Ⅱ卷共计120 分,120 分钟第Ⅰ卷为选择题卷,第Ⅱ卷为文字表述题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50 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 1-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 liáng? 黄 晕.?yùn ? 发 髻.?jì ? 栀.子 ? zhī?B、唱和.?hé ? 肥 硕.?shuò ? 鳊.鱼?biān) 乌桕.(jiù )C、寥.阔(liáo) 枯 涸.(gù) 清 洌.(liè) 梦 寐.(mèi)D、澹澹.(dàn) 耸.峙(sǒng) 栖.息(qī) 禅.心(ch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获益非浅 绞尽脑汁 愚蠢 窒息B、小心翼翼 随声附合 祈祷 显耀C、蜂围蝶阵 多姿多彩 酝酿 抖擞D、毕恭毕敬 黯然飘渺 恣情 弛骋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指果实又大又饱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高高地挺立)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指声音响亮明朗)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姿态优美)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人、排比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拟人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选自《预言》 ,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B、《夏感》选自梁衡的《梁衡文集》 ,文章写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D、朱自清, 字佩弦, 现代著名散文家、 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 《春》《背影》等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 0 比 2 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7、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 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这位发言人▁▁▁▁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2)尽管这只是一次▁▁▁▁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 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开通了3)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 必然▁▁▁▁日本年青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9、下列古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B、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C、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D、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10、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 “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A、表现了诗人宽宏大量 B、表现了诗人高雅风度C、表现了诗人反击艺术 D、表现了诗人自命清高二、阅读理解(完成 11-2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 11-15 题,每题 2 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11、阅读语段,联系全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著名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背影》《雪朝》《欧游杂记》等B、作者围绕“春”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美的追求和对光明的向往C、第一语段是春风图,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D、第二语段是春雨图,写出了春雨贵如油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12、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拟人)C、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排比、比喻)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比喻)13、如果将第 1 自然段划分层次,正确的划分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14、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 (3 分)A.混 脑 罩 静默 B.夹 恼 盖 沉默C.混 恼 笼 静默 D.混 恼 飘 静默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第①句从人的嗅觉出发,写出了春风温柔温暖的特点B、第一段中的第③句从人的听觉出发,写出了春天里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C、“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依次写了春雨的亮、细、密的特点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青翠、浓绿的特点 “逼”极写了小草的青翠,以一个动词达到了形容词达不到的效果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16-20 题,每题 2 分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6、给这段话选一个标题 ( )A.雪后的景色 B.冬天群山美 C.雪后图 D.雪后山更美17、.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C、小雪可以把小山衬托得更加美丽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18、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19、本文写景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件先后 D、景物主次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B、作者围绕“妙”字,描述了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这四个方面的景色C、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

D、本段文字作者主要描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三)读下面古诗,回答 21-25 题,每题 2 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B、《钱塘湖春行》 的作者是白居易, 字乐天, 宋代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C、《观沧海》一诗选自《乐府诗集》 ,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D、《钱塘湖春行》通过对初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之情22、阅读《观沧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并以“观”字统领全文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是写的实景,静动结合,写出了岛上的数目繁多、百草丰美和波涛汹涌的海面。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实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借助奇伟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和自己的宽广胸怀、伟大抱负23、阅读《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24、下面选项中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 /沧海 B、秋风/萧瑟,洪波 /涌起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 /新/燕啄春泥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才能没/马蹄25、对两首诗歌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之后的欣喜与喜悦之情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竦峙”意为“水波荡漾的样子”C、“早莺“新”燕”“渐”“浅草”等词语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D、“水面初平云脚低”中“云脚低”是因为初春的时候云彩靠近地面,所以看着很低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2122 23 24 25第Ⅱ卷三、诗词默写:(5 分)26、《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 , 。

2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28、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唐)《夜雨寄北》四、课外阅读理解(阅读文章,完成 30-34 题,共 15 分)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①看看日历, 知道已是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