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二)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2394461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二)一、知识巩固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E. 偏袒扼腕而进。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 秦王必说见臣。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A. 仰天太息流涕B. 持千金之资币物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又前而为歌曰 乃朝服,设九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使使以闻大王 箕踞以骂曰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皆白衣冠以送之A.

2、 B. C. D.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2)诸郎中执兵(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4)愿大王少假借之(5)左右既前,斩荆轲(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5. 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愿大王少假借之(2)自引而起,绝袖(3)秦王还柱而走(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7.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秦武阳奉地图函 通(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通(3)秦王还柱而走通(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5)秦武阳色变振恐 通8.

3、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9、名句填空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_,为变徵之声,士皆_。又前而为歌曰:“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_,士皆瞋目,_。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二、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沿江小城民风纯朴,社会安定,即使你一个人怀瑾握瑜走在偏僻的小巷里,也不必担心被抢劫。B儿子的轮椅渐渐向远方驶去,史铁生的母亲仍孤单地茕茕孑立着,直到儿子的轮椅消失在视线之外,才缓缓地转身而回。C对于商贸往来中的欺诈行为,我们工商管理干部不能采取放

4、任自流的态度,当然,更不能随波逐流。D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开了逐鹿中原的序幕。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

5、得的成绩。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A、B、C、D、4、请参照所给例句,以“承诺”为话题再写两句话,注意语意以及修辞格式、句式特点。(6分)承诺如同蜂蜜,它的甘甜是蜜蜂勤劳的结晶,也是蜜蜂的骄傲; ; 5、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句,每句均以“静”字开头。中国古典园林不论

6、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作为自己独特的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静”_“静”_“静”_三、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注】荞麦: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1)这首诗中“卢岵山居”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2)诗歌的尾联为什么要写荞麦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增长的极限一书从资源和生态两个角度分析了增长的极限。

7、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到来,人类正在突破这一增长的极限,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于是就有“知识壁垒”,这是人类面临的新的极限。目前,关于知识壁垒大致有四种用法:与技术壁垒类似,用在和知识产权相关的领域;用在国家之间并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如西方国家或资本主义的知识壁垒;用于人群间,如农民面对的知识壁垒;用于行业或学科间。知识壁垒的含义包括知识的复杂性、知识的丰富性、知识的积累性、知识的创新和知识的共享几个方面。知识的复杂性属于知识的质的范畴。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的认识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于是知识也越来越复杂。就科学而言,认识对象的复杂在于三点:沿量子阶梯上行、下行和扩展。沿量子阶梯上行,人类

8、将面对生命和意识。至今我们仍难以说明生命的本质,至于人的意识,涉及150亿个脑细胞及彼此间的关系,更涉及无限的千变万化的环境。沿量子阶梯下行,组成与被组成,极大与极小越来越纠缠在一起,不可能单独去认识。最大的复杂性在于扩展,由严格的规律扩展到偶然性,由孤立的研究对象扩展到环境及其干扰,由实体到关系,由线性到非线性,由纯客观到主体参与。如果说,沿量子阶梯上行和下行主要涉及自然科学,那么“扩展”则完全适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例如知识的社会建构论等。我们能获取并掌握如此复杂的知识吗?例如用遗传算法来解决排序问题,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比依据任何现有的排序算法的程序都要快得多的排序程序,但科学家并不

9、理解这些指令是如何工作的,也无法将其分解为由可理解的各部分组成的分层体系。知识的丰富性属于知识的量的范畴,如何对海量的知识进行选择和应用,这是知识壁垒的第二方面。例如,在科学网上,究竟如何向首页推荐博文便会引起争议。知识的积累强调的是知识的连续性、循序渐进,知识的创新则强调知识的中断、跳跃。在前者的情况下,需要的是已沿袭了数百年的逻辑思维或线性思维,而知识的创新则需要非逻辑思维或非线性思维,如联想等形象思维,以及灵感、顿悟等直觉思维。当前,由于新知识不断涌现,知识加快老化;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作用,知识共享的量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贬值也越来越快。知识的老化和知识的

10、贬值共同表明,知识的创新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由此也就对非逻辑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人类发展至今对于逻辑思维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研究,而对于非逻辑思维,特别是直觉思维几乎尚是空白。知识共享的壁垒可以由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理解。客观视角考察知识本身的状况。随着认识对象的个性化,背景的个性化,以及认识主体的个性化,必然是知识的个性化。然而个性化的知识如何交流,如何共享?主观视角考察知识持有者的状况。几千年来持有知识,特别是持有独一无二的知识从来是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这种情况随着知识的地位日益重要而有增无减。研究者指出,在企业中要建立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比与对手竞争更困难。3下列关于知识壁垒的理解,不正确

11、的一项是(3分)A.知识壁垒是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到来,人类面临的一种新的极限,它因人类越来越依赖知识而产生。B.知识壁垒既可用于和知识产权相关的领域,也可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还可用于人群、行业或学科之间。C.在科学网上,如何向首页推荐博文都会引起争议,这实际是知识壁垒中对海量知识进行选择和应用的问题。D.独一无二的知识是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随着知识的地位日益重要,知识共享的壁垒自然而然就被打破了。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知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分属知识的不同范畴,前者属于知识的量的范畴,后者属于知识的质的范畴。B如果将150亿个脑细胞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了

12、,那么,人的意识问题及生命的本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C科学家不能理解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极快的排序程序是如何工作这一事实,说明了知识的复杂与难以掌握。D知识的创新需要的是与知识的积累不同的思维方式,如灵感、顿悟等直觉思维及联想等形象思维。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识的复杂程度是与人类认识对象的复杂度密切相关的,而人类认识对象越来越复杂则是因为认识路径的拓展。B知识的共享促使知识的贬值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C人类对非逻辑思维即直觉思维的研究还做得很不够,而时代的发展,恰恰对非逻辑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知识老化加快,知识贬值

13、增速,表明创新思维能力在知识的获取与更新上有了更为突出的地位。参考答案一、1. C、E 析:A. 反返;B. 还环;D. 振震;F. 卒猝;G. 说悦2. 析:A. 涕: B. 币: C. 穷困: D. 提:3. C 析:皆为名词做动词4. (1)袒露一只臂膀(2)宫廷的侍卫(3)不得志,走投无路(4)宽容,原谅(5)近随,近侍人员(6)殿前的台阶下(7)有德行的人5. (1)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2)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6. (1)稍微 (2)断 (3)跑 (4)没有用来的办法7. (1)“奉”通“捧”(2)“见”通“现” (3)“还”通“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