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章末综合测评4 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2391507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章末综合测评4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章末综合测评4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章末综合测评4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章末综合测评4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章末综合测评4 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综合测评(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过去人们习惯把铁路称为“铁老大”。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水路、民航等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铁路改革势在必行,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就是其标志,铁路货运改革帷幕已经拉开。据此回答12题。【导学号:172521161 .铁路运输的特点是()A.运量大、灵活性强B.短途价格低,连续性好C.运费最低,运量最大D.运费较低,运量大2 .动车时速一般不会超过250千米,其主要的运输对象和竞争对手是()A.大宗货物、水运B.客货联运、公路C.客运最优、航空D.长途货物、海运1.

2、D2.C第1题,此题难度较低,只要掌握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各自特点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动车速度快,但价格较航空低,以客运为主,故其竞争对手是航空。下图为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读图完成34题。3 .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在()A.50150kmB.200-300kmC.700800kmD.9501050km4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增加航运班次,节省候机时间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开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力建设航空港A.B.C.D.3.B4.D第3

3、题,由图中距离、市场份额可知,为公路、为高铁、为航空,在200300km范围内,公路所占市场份额下降幅度、铁路所占市场份额上升幅度较大,故竞争力最强。第4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要发挥长途优势,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采取直飞,减少成本,降低票价;增加航运班次,节省候机时间,不能发挥航空运输的优势;广大农村地区市场潜力小,目前不能大力建设航空港。沪汉蓉高速铁路,亦称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是中国一条兴建中的高速铁路,全长2078km,由上海出发,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到达成都。据此结合下图完成56题。【导学号:17252117】成渝经济圈5 .沪汉蓉高速铁路修建的决

4、定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国防因素D.科技因素6 .下列有关沪汉蓉高速铁路修建的说法错误的是()A.将填补中国陇海和浙赣之间无横向铁路的空白,提高中国铁路的灵活性B.把上海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有利于加强东中西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有利于东中西部资本、技术、人力资源跨区域快速流动5.B6.B当前,决定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沪汉蓉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填补中国陇海和浙赣之间无横向铁路的空白,大大提高中国铁路的灵活性;有利于把川渝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东中西部资本、技术、人力资源跨区域快速流动,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促进

5、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下图中四条直线分别代表公路、铁路、水运、管道运榆四种运输方式运费随运距的变化,读图回答78题。7.如果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天然气,最佳运输方式应为()A.DB.EC.FD.G8.F运输方式,客运周转量远低于货运周转量的原因是该运输方式()A.运费高B.速度慢C.投资大D.技术要求严格7.D8,B第7题,结合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读图可知,图中D为公路运输,E为铁路运输,F为水运,G为管道运输。中亚与我国陆上相邻,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天然气的最佳运输方式应为管道运输。第8题,由上题可知,F为水运,水运运费较低但速度慢,适于大宗货物运输,所以客运周转量远低于货运周转量。)下图示意某岛国城市、铁路与河流分布,该国中北部地区是其重要的甘蔗种植和蔗糖工业基地。读图,完成911题。9.该国铁路发展较晚,推测该国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状况B.河流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