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拍摄,摄像机巧,摄像师必备知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23911774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拍摄,摄像机巧,摄像师必备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清拍摄,摄像机巧,摄像师必备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清拍摄,摄像机巧,摄像师必备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清拍摄,摄像机巧,摄像师必备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清拍摄,摄像机巧,摄像师必备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清拍摄,摄像机巧,摄像师必备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清拍摄,摄像机巧,摄像师必备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清拍摄,摄像机巧,摄像师必备知识 基本的技巧是通过彩条、灰条,目前困难的情况下。设定一个比较接近正确色调的规范。摄像机上的观景器是黑白的如果拍 24P 图像的话,图像转换成每秒 48 场隔行扫描来显示,观景器的闪烁度比我 PAL 制式的闪烁度还要大,所以这对摄像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再者,也不能从黑白的监视器上看到黑色的效果,所以现场的监视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大小最好不要小于 20 英寸 比较深奥的教程,高清拍摄技巧。仔细看会很有帮助的 如何获取高清最高画面质量 一、曝光问题: 用胶片来拍电影还是数字摄录机来拍电影,曝光是摄像的基本问题。无论你用传统的胶片拍照片、拍电影。又或者是拍数字照

2、片,都要面对曝光这个问题。过去二十年的电影工作中,大概拍了两、三百万英尺的胶片,也就是八、九十万米左右,对曝光的控制也不敢说绝对掌握。现在使用高清摄像机有另一些曝光的特性,发现很多人刚开始接触高清摄像机的时候,都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傻瓜机一样,因为它有自动曝光功能,很多新闻纪录片的摄像师比较喜欢用自动光圈的镜头,这种自动光圈的镜头所提供的光圈数值,不太能满足电影、电视剧摄影的需要。 因为机内置的自动光圈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式测光表,原因很简单。就像拍照片的近代照相机里面的反射测光表量度画面的亮度,给你提供一个平均数值,这个数值会随画面内容变化,测光表总不能代替人的思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提

3、供的光圈数值常常是错的不是最好的曝光数值。所谓最好的曝光数值,就是从暗部到亮部,把我想重现的亮度都能重现,想保留的层次与色彩都能还原,站在摄影的角度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反射式测光表如果看到大部分的画面是黑的暗的时候,就是说这个环境很暗、很黑,所以就把光圈开大了相反,对着天空来拍,大部分的画面都是很明亮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说这个画面很亮,这个环境非常明亮,所以把光圈缩小了这是最基本的机械思维。 最主要是抓住事发当时的情境,拍新闻片的时间非常紧张。没有时间考虑其它事情,自动曝光是无可厚非,内置测光表是非常好的工具,但是制作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类制作比较慎的节目时,反射测光表给你曝光量可能有偏差。虽然 Soni

4、 摄像机已经有所改善,数字摄像机的几个型号里,有不同的敏感部位测光表让使用者挑选。使用者可以挑选画面中心一小块,可以是下半部、上半部或整个画面来进行测量,提供一个平均值。这是一个进步,一个补救的方法,但是对我来说,好处还是不大的 HDW-F900 高清摄录一体机出来以后,因为它针对电影制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光学机械部分精密度更高的高清镜头,镜头上去掉了电子部分,没有自动光圈功能,所有曝光量都得靠摄影师自己去决定了 曝光的参考工具就剩下示波器、斑马线、监视器和独立的手持式测光表。四种工具都各有应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人们把它混在一起使用。示波器对很多工程人员来说是绝对重要的唯一的参考工具。很多

5、时候,工程师都建议我使用示波器,但是个人的经验中,拍摄电影或电视剧时,示波器给我协助不大。如果给摄像机一个灰条,无论是 11 格或者是 9 格的从黑到白的不同灰条,示波器可以帮助我怎样达到规范的光圈,比如说百分之一百的 IRE 最黑的局部如果按美国的规范 0%IRE 这个光圈值就是规范了示波器只能够是这样给我一点点参考。但是如果要拍一个远景、一个中景、一个有特殊气氛的夜景、一个黑人、一个白人、一个黄皮肤的人,光圈到底是怎样才是规范的呢?作为一个创作者,作为一个导演,作为一个摄影师,对某个环境一定有特定的要求,有自己预想的视觉效果,怎样才干达到这个效果,这是示波器无法给我提供的 如果传输图像逾越

6、某一个亮度和彩度的话,美国广播法律中对亮度和彩度有严格的规定。会视为非法传输信号。示波器和 VECTORSCOPE 可以分析一个画面的技术数据,但不能为创作用曝光决定提供多少参考。斑马线在观景器显示画面中达到某一亮度 例如 70% IRE 或 100% IRE 部位,个很重要的参考,但对于整个画面的明暗控制,仍未足够。有些摄像师在拍夜景的时候,为了达到统一的效果,会使用手持式测光表,可以是普通拍电影时用的入射式测光表,也可以是单点测光表,先用示波器把摄像机的敏感度量一下,再转换成 ISO 或者是 ASA 数字来反映敏感度,其做法已有不少人发表过。 就是 3200 K 色温标准下,Soni 近年

7、生产的数字摄像机的基本敏感度在没有滤光片的情况下。大概是 320 度 ISO/ASA 400 度左右。但我个人对这个方法有点保留,因为从技术上考虑, CCD 敏感度会随着做白平衡以后会有轻微变化,不同的滤光镜组合、不同的环境会有轻微的变化。连机器开机使用的时间长短,热量升降变化也会使 CCD 敏感度有偏差,所以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不用测光表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觉得采用高清来拍电影、电视剧是从胶片的束缚中解放,为导演和创作人员带来了很多弹性,有各种好处。但是如果我为了控制曝光,要回到胶片的时代,拿着手提测光表来量度,每一点一点地去量,然后去决定你用什么光圈的话,觉得这是一种倒退,

8、没有把数字制式的工具、科技应用得好。 跟大家都熟识的标清工作方法一样,个人比较喜欢用监视器。可以把摄像机接到监视器上去看你画面构图、亮度、彩度、黑色的还原等。好处是拍的时候,已经预知到将来所得到效果的 90% 95% 左右。因为我拍的东西,大部分都转换成胶片,然后进行放映,其中要经过很多可以出错漏和变化的工序,所以现场监视器所看到画面也不能完全还原。监视器的质量以及自身还原的水平、清晰度、彩度,都跟胶片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看监视器里的画面和最后在银幕上放映的拷贝会有偏差。尽管如此,对电影人来说已经是一大惊喜。 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现场监视器对于拍电视节目的人来说。但是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说,过去

9、我一直用监视系统,画面都不清晰,有一些甚至是黑白的所有亮度和反差都是不能准确反映出来。现在从高清得到信号,接到高清的监视器上,就马上可以准确地看到构图的全部,基本的反差和色调,整个画面的气氛,甚至于对美工、道具和表演的要求,都可以通过 24 英寸的监视器看到这对于摄像师来说,也少了一层估计的过程,非常好的方法。当然,其中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每一次转换机器角度的时候,要拉一大堆的信号线,工作上虽有不便,但是好处绝对比缺点要多。 监视器的设定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标清时代。很难找到规范。大概十年前,开始接触高清电视,以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科技,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案,来设定

10、监视器的亮度、彩度、反差等。结果,愿望并没有达成。今天我从模拟标清过渡到数字高清,摄像师、导演还是面对着这样一个没有绝对标准、没有绝对参考值的现实,可能在电视台的控制室里,厂家派来的专家用昂贵的仪器,可以把监视器设定标准,但是对于拍外景、拿着单机拍摄的人来说,监视器的设定是一门学问,一个没办法完全解决的问题。 两者的透视效果会不一样,当然我这样做。这是目前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法中的一个补偿方法。德国 P S Technik 公司生产了一个转换器,把普通 35 毫米电影摄影机镜头,转换到家用 DV 摄像机上使用,保存了原镜头的景深和透视的效果,将来这个半专业产品的技术如果能改良到高清的摄像机上使用,

11、就可能会突破今天的局限。 基本的技巧是通过彩条、灰条,目前困难的情况下。设定一个比较接近正确色调的规范。摄像机上的观景器是黑白的如果拍 24P 图像的话,图像转换成每秒 48 场隔行扫描来显示,观景器的闪烁度比我 PAL 制式的闪烁度还要大,所以这对摄像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再者,也不能从黑白的监视器上看到黑色的效果,所以现场的监视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大小最好不要小于 20 英寸 二、光学问题 :而且是高倍率的变焦镜头,今天摄像机用的镜头几乎全是变焦镜头。这是因为电视行业的激进习惯,当然也有其工作上的实际意义。法国安琴 ( ANGENIEUX 镜头的设计师对我说,设计变焦镜头基本上是一个妥

12、协的过程。制作镜头时,只能选择某个焦距或某个距离作出最佳光学纠正,其它范围就要作相对的牺牲。虽然,今天的 HD 高清的镜头清晰度的线数已经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是实际上高倍率变焦镜头如 16 倍、 20 倍等,严格来说影像还是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其它缺点。最常见的例子如广角镜头,现在流行的 9 倍、 10 倍广角变焦镜头,广角端的桶状变形非常严重。此外,长焦距端光圈会变小,反差及锐度下降也很明显。标清的世界里,这些缺点都会被隐藏起来。高清用的变焦镜头产量少,富士、安琴以及佳能公司各只生产了几款,而且设计是由标清产品延伸过来,质量还未能完全显示高清的威力。 定焦镜头的质量比变焦镜头好得多,反过来。

13、如果我打算用高清拍摄电影或电视剧,将来作高倍率放大的话,可以考虑用定焦镜头。定焦镜头的光圈较大,锐度较高,而且变形纠正较好,耀光控制甚佳,只是涵概范围固定,不能在拍摄中途变换,当然不适合很多其它类型电视节目制作。目前只有富士和佳能生产这类产品,美国 PANAVISION 公司也设计了一套给他改装的 Soni 高清摄像机使用的镜头,但并不 * 鶽 EISS 公司将会于今年 NAB 发布一套新的为 B4 接环高清摄像机而制的定焦镜头。此外,法国安琴公司则做了一个转换器,把 35 毫米用的电影摄影机镜头用在 B4 接环的摄像机上。 习惯了标清的方法,测距的问题上。就是简单地把镜头推到长焦距处,对一下

14、焦,然后拉开,取景器或监视器上看一看,没有问题,就算是对好了其后主体移动也不会有精密的跟焦操作。今天,电视机平均的尺寸是 25 英寸、 29 英寸,但是将来高清的世界里,很容易找到投影机来放映片子,这样放大比例的情况下,加上高清本身极为清晰的图像特点,画像焦点稍微有一点不准确,观众都会看出来,这也是很多制作人说高清拍摄会使成本增加的原因,因为利息增加不单在于设备和器材租金支出,而是整个制作环境、制作态度等方面,都要严谨。对美工、道具、服装、化妆、头套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像标清一样做法。因为所有东西都是清清楚楚地重现出来,所以制作各个环节都要更加认真。当然,高清制作的节目带来的潜在额外收益是制片人

15、考虑应否投资的最重要因素。 但是由于内在基本的结构还是 720 乘 586 像素 ( PAL 制式 ) 就是放映的画面再大,标清环境看背投射电视、投影机等。也只能看到这么多数据量,但是高清世界是 1920 乘 1080 像素,整个图像的感觉和清晰度都不一样,光学上的种种缺点都会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对焦是更加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后焦点。会令操作人带来不便,甚至出错。用胶片摄影机拍摄时,摄影机和镜头的 FLANGE FOCAL POINT 一经调好,不会轻易出现偏差,就会得到绝对清晰的画面。 也可能是因为这种变量,可是摄像机的后焦点是会随着温度、使用时间有轻微的变化。镜头厂家提供后焦点调节环,使我现

16、场拍摄的过程里可以调整。标清的年代,每天动身拍摄之前调一下,便可用一天了因为轻微的偏差是不明显的但是高清的观看环境都是大屏幕的后焦点的准确性就变成非常关键。后焦点可能每三个小时或每半天就要调一次。要注意的普通的 9 英寸、 14 英寸的监视器上根本看不出来其中的毛病,建议如果制作环境允许的话,用大一点的监视器。 高清摄像机的 CCD 尺寸比超 16 毫米底片的尺寸还小,至于景深的问题。跟 35 毫米底片的尺寸差别更大,两者发生的景深效果是不同的如果 ” 底片 ” 大,成像的画面大,景深就会浅,相反 ” 底片 ” 小,成像景深就会大,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物理定律。这对电视创作人员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用所谓 “ 2/3 英寸 CCD 高清摄像机来拍摄电视剧影响不大,景深效果与标清摄像机差不多。但是国外比较流行用 35 毫米胶片拍摄电视系列片,创作人员都不习惯景深大很多的高清画面。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