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2390897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县XX村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 XX县XX村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区项目 项目申请单位:XX县XX镇XX新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项 目地 址:XX县XX镇XX村 项 目 负责人: 联 系 电 话: 申 报 时 间: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目录第一章 总论- 7 -一、项目名称- 7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及依据- 7 -1、项目提出的背景- 7 -2、项目编制的依据- 9 -三、 项目概况- 10 -1、项目地点- 10 -2、项目负责人- 11 -3、项目建设规模- 11 -4、项目建设期- 11 -5、项目建设性质- 11 -四、问题与建议- 11

2、 -1、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2、建议- 12 -第二章 市场预测及风险分析- 12 -一、市场现状调查- 12 -二、产品供需预测- 13 -三、价格预测- 13 -四、竞争力分析- 13 -五、市场风险分析- 14 -六、防范风险对策- 14 -第三章 自然资源与社会条件评价- 14 -一、资源可利用量- 14 -二、资源品质情况- 15 -三、资源赋存情况- 15 -四、资源开发价值- 15 -五、自然资源分析- 16 -六、社会评价结论- 17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8 -一、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构成- 18 -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比选- 18 -三、推荐的建设

3、规模与产品方案- 18 -第五章 场址选择- 19 -一、场址现状- 19 -二、场址方案比选- 19 -三、推荐的场址方案- 19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19 -一、技术方案选择- 19 -(一)、半夏种植技术方案- 20 -1、土地整理- 20 -2、繁殖方法- 20 -(1)球茎繁殖- 20 -(2)珠芽繁殖- 20 -3、田间管理- 21 -(1)及时追肥- 21 -(2)做好排灌和培土- 21 -(3)适时摘蕾- 22 -4、病虫害防治- 22 -(1)球茎腐烂病- 22 -(2)缩叶病- 22 -(3)蚜虫- 23 -(4)菜青虫- 23 -5、采收加工- 23

4、 -(二)、独脚莲种植技术方案- 24 -1、选地整地- 24 -2、种植方法- 24 -种子种植- 24 -直播- 25 -育苗移栽- 25 -根茎种植- 25 -3、田间管理- 26 -间苗补苗- 26 -中耕除草- 26 -遮荫- 26 -培土- 27 -病虫害防治- 27 -、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 27 -、采用经济有效的物理措施- 28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29 -、安全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31 -几种病害的防治- 32 -施肥- 33 -水分控制- 33 -打花薹- 33 -4、采收处理- 34 -二、主要设备方案选择- 34 -1、种苗培育主要设备- 34 -2、大田扩繁

5、主要设备- 35 -3、产品加工主要设备- 35 -三、工程方案选择- 35 -1、工程规划设计- 35 -(1)平整土地- 36 -(2)水利灌溉工程- 36 -(3)输电工程- 36 -(4)田间道路、仓库、烤房、住房工程- 36 -2、土建工程内容- 37 -3、安装工程建设内容- 37 -第七章 原材料燃料供应- 37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方案- 37 -1、主要原材料- 37 -2、原材料供应方案- 38 -(1)种苗- 38 -(2)肥料农药- 38 -(3)农药- 38 -二、燃料供应方案- 38 -1、主要燃料- 38 -2、燃料供应- 39 -第八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6、 39 -一、总图布置方案- 39 -1、规划原则- 39 -2、总平面布局- 39 -二、场内外运输方案- 40 -三、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方案- 40 -1、给水排水系统- 40 -(1)、给水系统- 40 -(2)、排水系统- 41 -(3)、消防设计- 41 -2、供电系统- 42 -3、通信系统- 42 -4、园林绿化工程- 42 -第九章 节水节能措施- 42 -一、节能措施及指标分析- 42 -二、节水措施- 43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44 -一、环境条件调查- 44 -二、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44 -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4 -(1)、噪声振动污染- 44 -(2)

7、、粉尘污染- 45 -(3)、废水污染- 45 -(4)、建筑垃圾污染- 45 -2、项目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45 -(1)、污水- 45 -(2)、固体废弃物- 45 -(3)、噪声- 45 -三、环境保护措施- 46 -1、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46 -(1)、严格执行有关标准- 46 -(2)、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46 -2、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46 -(1)、严格执行污水排放标准- 46 -(2)、及时处理各类垃圾- 47 -(3)、绿化、美化环境- 47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7 -一、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47 -1、施工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 47 -

8、2、项目运营过程中危害因素- 47 -二、安全防范措施- 48 -1、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48 -2、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48 -三、卫生保健措施- 48 -四、消防设施- 49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0 -一、组织机构设置及其适应性分析- 50 -二、人力资源配置- 50 -三、员工培训- 51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 51 -一、建设工期- 51 -二、实施进度安排- 51 -1、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51 -2、项目建设实施阶段- 52 -3、竣工试投产阶段- 52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2 -一、建设投资估算- 52 -二、流动资金估算-

9、52 -三、投资估算表- 52 -四、融资组织形式- 53 -五、资本金筹措- 53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54 -一、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54 -二、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 54 -三、盈利能力分析- 55 -四、不确定性分析- 55 -五、财务评价结论- 55 -第十六章 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55 -一、社会效益- 55 -1、促进农村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55 -2、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56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6 -4、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人员素质- 56 -5、增加农民收入- 56 -二、生态效益- 56 -第十七章 研究结论与

10、建议- 57 -一、项目研究结论- 57 -1、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57 -2、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 57 -3、建设方案合理- 57 -4、综合效益显著- 58 -5、管理系统健全- 58 -6、技术条件及市场供销有保障- 58 -二、建议- 58 -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58 -2、加强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59 -3、严格工程实施管理- 59 -4、建议国家和地方给予支持- 59 -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名称XX县XX新型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园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及依据1、项目提出的背景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

11、的以高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以产业化经营和现代科技支撑的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建设农业科技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是推动现代农业的重要方法,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现代农业科技园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展示与科技服务于一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也是为农民提供科技示范的综合平台。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对于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是建立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适应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实际意义。进入二十一世纪,XX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

12、有了显著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2010年,XX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工业强县”,将XX镇列为区域中心和重点城镇,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战略举措,利用XX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以XX为中心,建设XX镇工业园区,XX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机。XX镇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在XX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建设XX农业科技示范园,有利于提高XX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竞争率;建设XX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发展

13、XX镇现代高效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XX镇地处南昆铁路旁,区内有XX南电厂、XX煤矿、小雨谷火车站。近年来,由于支持国家“一厂一矿”及威红公路的建设,XX村大部分人口已无耕地可种。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由于山高路远、坡陡谷深等原因,当地土地利用水平极差。今年县委县政府把中药材种植列为八大产业的其中一项,为了带动我镇的中药材种植,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在此大背景下发展本项目有很重要的带头作用。根据国家国土部门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为了加快我村的经济发展步伐,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合理利用土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XX村委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XX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最后决定走集约化道路开发土地项目,机械化耕作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此项目实施必然给XX村大部分群众带来实惠,因此,XX村广大群众对本项目非常支持。2、项目编制的依据 本项目编制以下列文件为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业部农计发200933号);(3)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4)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