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2387040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高考文综复习的四大误区 目前,我国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推行“3+X”方案。很大一部分同学学习上认认真真,埋头苦学,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是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原因何在?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陷入文综学习上的误区,走入死胡同。 误区之一:只抓重点、热点,忽视双基有的同学认为由于总复习时间紧,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每科涉及的题量小,考查的知识点少,知识的覆盖面窄,因而只需要抓重点、热点就行,不需要系统地学习和复习,甚至认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再也不重要了,从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高考以能力立意,但能力并不是空中楼阁,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缺乏

2、扎实的基础知识,任何能力培养都无从谈起了。题目学科要求的模糊性就是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学科准确性。综合能力的形成首先是学生建立在对单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单科知识的系统把握,绝对不可能形成所谓的综合能力。而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体系,人为地断章取义、分割支解,都势必造成知识的断层和知识把握的盲点,无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因为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没有知识,绝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更何况综合测试部分只占到整个试卷分值的20%,单科知识仍占考试的80%。而且随着单题分值的大幅度增加,使学生每错一题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课本、地图、练习题,将课

3、本知识全面不漏地复习一遍,制定好复习计划,把握好复习时间,集中精力,以基础不变应高考万变,这才是复习中最基本的策略。如何复习、掌握基本理论?首先是把握基本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不清楚产生思维混乱就是必然的。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概念,找出相似概念的相异点,从而做到准确把握。其次是理解基本关系。特别要注意其内在的联系,即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纵向串联 , 横向串联。其次是掌握基本观点。“背”会的知识永远是外在于自身的东西,无法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也就不可能随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能力。另外,在复习中还要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寻找贯穿知识点的红线,通过比较、列表、画图等方法构筑知识体系

4、,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比如历史学科的双基,就是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线索、阶段特征、每一阶段的关键史实以及重要的历史人物,为综合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忌盲目地、过多地追逐跨学科的综合。主要包括:(1)基本的历史知识:五大知识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近年来新趋势:考古知识、文物知识、艺术修养(书法、篆刻)。(2)基本的历史概念:专制与立宪;革命与改良;宗教、神权;经济全球化;世界统一体化。(3)基本的历史规律:封建盛世的条件;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劳动力、市场、技术、资金等。(4)基本的阶段特征:明清时期落日辉煌。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思想等层面反映。(5)历史

5、主体(干)知识:中古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世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误区之二:忽视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单兵作战有的同学还像过去那样局限于单科范围之内,忽视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而不去涉及其他相关学科,关起门来搞复习,其结果肯定是适应不了综合能力测试的。综合能力考试的测试,不是各学科单科考试能力的考核,而是考查考生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渗透、融合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不经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和专门的学习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因此,考生不仅要研究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更要加强政史、史地、政地以及政史地三科之

6、间的联系,使自己的学习逐步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复习中必须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这就要求考生更要重视挖掘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必须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教材的知识渗透,把不同内容的政治知识融合起来。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并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提高自己从变化中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因此,考生在复习中必须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例如,对于政治学科的学习,必须根据各个学科知识的内在

7、联系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经济常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对外开放)、哲学常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观)和政治常识(国家、政党、民族、宗教和外交)三个学科来把握,然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思想政治的整体印象,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另外,综合能力测试既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为此,对于每个知识内容,我们必须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重点知识点。高考化学热点知识的复习作为基础学科知识

8、内容考查的依据,以下所列的知识点在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呈现率达90%以上希望同学们在临考的复习中能一一对照来巩固相应的基础,如果某些点的认识不够,建议重温相应的教材和资料,确保该内容的高得分率。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 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 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 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5) 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6) 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1) 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2) 同周期、同主

9、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3) 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4) 建议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3、 阿氏常数与阿氏推论(1) 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2) 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3) 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4、 化学能量(1) 今年该内容被独立地罗列于考试说明中,请多加注意(2)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3)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5、 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1) 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2) 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

10、量共存(3) 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4) 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5) 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6)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7) 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6、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1) 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2) 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3) 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4) 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7、 pH值的计算(1) 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2) 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3) 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8、 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

11、衡(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 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4)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5) 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9、 电化学知识(1) 以家庭里的干电池为参照物理顺“电极名称”(2) 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3) 学习规律 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4) 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5) 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10、 盐类的水解(1) 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2) 不

12、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3) 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4) 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5) 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11、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1) 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2) 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3) 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4) 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5) 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1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

13、的推断(1) 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2) 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3) 熟悉含(-COOH、-OH)、(-COOH、-NH2)、酚醛之间的缩聚反应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 该内容的作答并不难,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2) 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3) 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14、有机物的燃烧(1) 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2) 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15、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有机化学推断题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2) 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

14、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1) 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2) 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3) 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17、化学计算(1) 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2) 回顾近几次综合考试的计算题,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干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物理冲刺复习与考场应对绝招南京市物理学科

15、带头人、南京一中初三物理备课组长单锦浦中考前的这段时间内,同学们应找出自己曾经做过的习题,将不会做和做错的题目拎出来,集中分类,看看是在哪些概念和环节上经常有错,通过看书、问老师和同学,总结出解决这类习题的办法,以及今后应注意的事项。同时,同学们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看、练结合,不可偏废。“看”,就是看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看错题集,看重要的练习卷,看自己使用过的复习资料、讲义、课件等;“练”,就是找同类的错题、重要的试题重做一遍,注重解题过程。实验是试卷中的重要考点,如何复习实验呢?一是复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要从实验原理上着手分析。对于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应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自己最容易错的;二是了解实验中基本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作用和读数要求等;三是熟悉各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对于有些实验,还要知道减少实验误差的办法;四是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